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7-30赵福艳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教学

赵福艳

摘要: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去研究和探索,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同时注重积累教学课题组教师之间的交流经验,结合学科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提升学习力、实现学习目标的强大动力,兴趣远比智力对学习的影响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引起每一名教师的高度关注,并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如此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

一、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多为学生考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给每个学生制订出一个近期的具体目标,比如这次考试跟下次考试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需要注意的是,制订的这些目标一定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很容易达到的,而不是不现实的目标。当学生有了奋斗目标之后,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好的计划,达到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时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另外,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鼓励,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加强烈。

二、师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而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师生互动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才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营造紧张有趣的小组讨论氛围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与讨论当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创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既是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在分组时根据其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与讨论的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各个合作小组的讨论过程,针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掌握小组学习合作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这种分组学习与讨论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四、创造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通过粉笔、来讲述知识。由于传统的口讲耳听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平淡、枯燥,而且也很难将知识全部讲解透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强大的动态效果和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声音、图片、图像、文字以及动画等信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文字滚动、图片展示、色彩变化和声响效果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教学环境,使原本乏味的知识学起来具有趣味性,给课堂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五、实施层次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学校培养学生要“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走特色竞争发展之路,就必须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坚决贯彻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同学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同,在学习新知识方面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并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动力,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六、意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授课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故意制造一种“不协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并在课堂上自己去寻找答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的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难度适当,还要具有启发性和提示性,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要让学生疑在知识规律中,思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既不能故弄玄虚,又不能使疑问深奥莫测。

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學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总结并且反思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性格特点把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趣味性,最终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李荣辉.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