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历史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8-07-30王永军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王永军

摘要: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活化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感受人文精神价值。这样,他们才能建立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实现全面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人文精神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却忽视了这一教学的核心价值。新课改后,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知识的人,更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德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挖掘、探索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高自身素养,为开展人文教育奠定基础

高中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完善的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攻克高考这一难关,在分析问题时,会完全围绕考试展开,讲授一些考试的技巧或进行有关考试的训练等,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核心,教师不能仅仅围绕教材和考试展开教学,还要具备整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价值。然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渗透,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思考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课堂氛围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们难以在学习中感受到欢乐,教师也就难以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压力,让学生释放出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包容他们的差异性,鼓励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促进他们独立性格的形成。

在讲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们思考“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问题。同时,我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认为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组认为它给中国带来了风险与问题。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加入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还能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这是历史的大势所在;但是,加入WTO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否则很多产业都面临着淘汰的风险。最后,我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告诉他们努力学习,激发他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由此可见,在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才能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辩论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形成了“求同存异”的思想,提高了看待问题的高度,建立了正确的人文意识。

三、丰富课程资源

《标准》规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利用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乡土责任感和自豪感,而且还可以丰满历史的真实感。具有特色红色教育的淮北中学具有“铁流千里”这样集厚度与深度为一体的大型实践活动。针对这一现象,在讲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時,针对其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整理屹立于学校中的雕像——刘瑞龙、彭雪枫的相关故事,并将学生研究成果放在班级展览,真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带领学生参观泗洪县烈士陵园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做导游,最后可以以圆桌会议的形式来让学生补充、扩展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内容可以是烈士故事、文章等。同时,让学生采访自己的长辈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这种在史学上被称之为口述史学的史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历史研究的能力,又能促进对长辈经历的认同感。

四、播放历史趣味短片

针对高中学生对文字材料厌烦的状况,可以改用视频这种生动的形式来活跃课堂。发掘与课程目标密切关联的视频是日常教学的重要方面。可以寻找中外纪录片以及人文杂谈等节目,寻找充满“历史味”的历史知识短片,旨在解决每节难重点,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五、以历史故事串联历史知识

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和程序化的授课过程非常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在程序化的任务单板块中有意穿插一些趣味的、有助于记识历史知识的内容。这种以故事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讲也可以是教师的讲授,主要贴近课本内容。针对《宗教改革》,由于我们不是信教国家,学生很难理解宗教和人的紧密关系,如果谈谈宗教改革以前人和宗教休戚相关的话题,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宗教改革为什么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解放运动,解放了什么,如何体现人性的复苏。

《学记》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宗旨,牢记“贩卖知识不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全心全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惠颖. 公民教育视野下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J]. 教育科学研究,2013(04)

[2]黄勇. 重视历史思维 彰显公民教育——历史课标课程目标解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12(11)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中历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新历史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