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8-07-30许淑彦

魅力中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

许淑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作业的创新尤为重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关键词:形式创新; 立意创新; 培养能力; 作业创新

创新教育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其中作业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作业的设计上不断创新,就会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学生写作业不困难,甚至学生对写作业有兴趣,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创新、学会综合分析的能力,极大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形式创新

传统的作业形式无非是记、写、算加上少量的实验,形式单调,与生活实践相差甚远,很难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并且效率不高。如果改变一下作业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上来了,比如:

(一)查阅、收集信息作业

如写一篇关于青蛙的小说明文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青蛙有怎样的生活习性。2.青蛙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3.青蛙对人类有怎样的益处。4.我们怎样爱护青蛙。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讨论中交流自己对青蛙的认识,在交流各自研究成果时积极参与,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十分的高涨,就一些平时少言寡语,信心不足的学困生也争着发言,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展现了自我。

(二)观察型作业

小学生好多作业可以放到课外进行,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如黄豆的萌发,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做,两天测量一下长度,并作记录,发现规律。

(三)探究型作业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多样形式的探究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四)制作型作业

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缺少训练,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科学小制作,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学写一些简单的科学小论文,科技说明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帮助,给小学生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让作业社会生活化,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锻炼他们的才智,发展他们的能力。

(五)口头性作业

为了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布置口头作业,比如:把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故事内容讲给爷爷、奶奶听,在小组活动时,还进行过讲故事比赛,小学生人人当评委,人人当演员,小评委给每一个演员评分,打出成绩,对有故事情节的内容鼓励学生用道具表演,小学生的演出十分精彩,有时掌声阵阵,热闹非凡,教师还为优胜者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小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通过这次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小学生养成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从小培养小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二、立意创新

(一)能力创新

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更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教学在对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教师的主导性,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作业的创新中,应强调将单纯重视知识的作业转变为以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重点的作业。

(二)开放创新

开放是时代的特征,更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求教育全面变革和创新,主要是观念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高尚的素质,更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业的开放性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指的是作业创新不要拘泥与书本知识,让学生参与创造,合理判断,解决问题,从现有情境出发,通过归纳、想象,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梯度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生语文作业这一教学环节,怎样通过学生作业形式和内容的个体化设计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教师着中解决的迫切问题。小学生在年龄,知识储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重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就是要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能力分层设计作业,对于有的学生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肯钻研、态度认真、对新知识掌握很快的学生可加大作业难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攻克堡垒的成就感,增加对作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一些学困生,则降低要求,注重基礎,应适当增加作业量并降低难度,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主动的学,自己给自己出题做练习,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作业创新,是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在布置学生作业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才能使教育个性化,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作业成为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园地。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聋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