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

2018-07-29龙维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岩溶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

龙维刚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在我国西南区域,岩溶地区大面积存在,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该地区石漠化也越来越严重。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有违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对于其治理也被国家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提出综合治理规划的方法,以期减少石漠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关键词: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岩溶地区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八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岩溶地区地表复杂,生态环境恶劣,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而石漠化是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石漠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进而造成土地极度退化、砾石丛生的现象。由于土地贫瘠,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往往受到制约,所以关于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迫在眉睫。

一、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成因概述

通过研究发现,造成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原因主要由人为因素和灾难性气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的需求量也是日渐增多,岩溶地区作为重要的木材输出区,在砍伐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规划,导致森林变荒山。由于缺少植被覆盖,导致石漠化加剧;还有就是西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方式方法迥异,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放火烧山等传统方法开垦荒地等等,这一因素是造成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由于岩溶中含有大量的化工原料,工程矿建也是造成石漠化的原因之一。灾难性气候则是由于冰冻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引发植被大面积受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石漠化。

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

通过对造成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以为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对症下药。

1.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支持

石漠化地区由于地质地貌结构复杂,所以治理起来难度要更大一些。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整治,最终目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在现有的基础上,要避免树木过度采樵,不但要适当的封山育林,还要植树造林,即选取适宜在石漠化地区生存的树木植被,在合适的时间种植,以保证植被树木能够成活生长。在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采取“见缝插针”的方法,“以点带线”,逐步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

对于部分地区人均收入低下,生产力水平欠发达这一现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原本岩溶地区就不是沃土,传统农耕靠天吃饭,土地被反复利用直至贫瘠弃用,之后再放火烧山、重新开垦林地作耕地,废弃的土地逐渐石漠化,影响周边新开荒的土地愈加贫瘠,从此陷入恶性循环。所以,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优质农作物的栽培推广,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除了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之外,还能减少家畜对植被的破坏。当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满足之后,自然就会有意识的进行退耕还林,休养生息,所以说,科技推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组织保障

岩溶地貌不是我国特有的,但我国岩溶地貌分布之广,类型之多却是世界罕见的。这也就注定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地区分布于八个省市自治区,这其中包括了国家级贫困县中的近半数,虽然石漠化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土地建设、生态建设、水利建设、经济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联合解决。岩溶地区的特点是地表水不足,地下水滚滚流。基于这样一个特征,就需要利用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相关性,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提高地表的含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前文提到的可持续发展,也亟待当地居民转变思维,顺应时代发展,改变现状;还有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封山育林,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依赖国家输血式救援,只能解决一时,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转变产业结构,能否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居民的收入渠道,以上种种,都是需要有组织进行专业的指导,落实责任,作为强有力的保障。

当然,既然这地质地貌并非我国所特有,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三、结语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西南地区存在问题的本质是在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上,人类过度的索取,致使水土流失、极端退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益追逐物质文明,却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祸及子孙而不自知。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既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们就该对石漠化这一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深层次挖掘其出现的主客观原因,进而为石漠化的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完善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从而完成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標!

参考文献:

[1] 杨加志. 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0, 26(6):67-71.

[2]周命义.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与原因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6):97-100.

[3]金志英. 浅谈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J]. 科学种养, 2016(4).

[4]曹建华, 袁道先, 童立强.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特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J]. 草业科学, 2008, 25(9):40-50.

猜你喜欢

岩溶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浅谈沿海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浅述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处理方法
废弃菌糠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