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合作社分析

2018-07-29温华平薛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农村地区

温华平 薛嫱

摘 要:在农村改革领域, 农民合作社是联结政府和市场的最有效中间环节, 它的发展, 对在农村领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改革,为农民寻求一种合理合适的入股形式构建合作社提供途径,为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江西赣州6个乡镇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运用SPSS处理数据,分析得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陈旧,农民迫切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对构建合作社意愿强烈,并根据现实提出一些可靠建议和措施。这些研究可为我国探索适合农村发展道路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江西省;赣州市;分析

我国经过30多年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探索集体土地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既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和意愿,又尊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无疑是对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意愿的最好尊重,也是对其行使合法土地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将合法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成立合作社,从而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供载体。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根据当前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社的现状,全国只有少部分经行了实践,绝大部分的农村还停留在以前落后的零散经营上。针对该现实,对江西地区落后农村的调研,可以分析得出农民对合作社经营的最直接接看法,分析出发展合作社的现实条件和农民的接受程度,以及农民的意愿强度。根据农民反映的意愿,实行可靠有效的推广方案,对于未来落后农村地区开展一列系列工作提供参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合作社的意义

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民一方面可以享受分红,又可以继续在合作社中集约化生产,享受劳动报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入合作社,又可以保证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后,集中土地发展特色农业,集约化经营,合作社发展加工工业及农业旅游相关产业,同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有利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收入和劳动效益,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新活力。

土地流转集约经营,集中生产资料,配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合作社,有利于快速形成农村区域特色和区域品牌,刺激乡镇企业发展,吸引外流人口回归,促进新农村建设。对巩固壮大农村经济,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推进新型农村城市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空间,突破农村土地零散经营的桎梏,发展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企业等主体,为摆脱分散的农村经济、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农民与土地产出和企业利益绑在一起,促进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了农民的利益,收益也可以保证农民收入,规避农业风险,同时发挥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功能。

二、江西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现状

1.研究区域农村土地现状分析。经过调研得到问卷样本中92位土地流出方流转前家庭人均前拥有土地0.40-0.49亩的有27个(约29%),0.50-0.59亩的22个(约24%),0.60-0.69亩的16个(约17%),0.70-0.79亩的13个(约14%),0.80-0.89亩的6个(约7%),0.90-0.99亩的4个(约4%),1亩及以上的4个(约4%),在人口密集区大部分家庭人均土地亩数还出于较低状态。并且都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很低,亩产大概800斤左右,绝大部分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村中缺少青年骨干。

2.研究区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经过调研得到问卷样本中92位对象中32人(约35%)表示决定参与土地流转的因素为流转所得租金,48人(约52%)表示决定因素为流转给自己带来的便利,8人(约9%)表示他们流转的决定因素是流转的对象,4人(约4%)表示决定因素是流转的保障(即流转的可靠性)。表示大部分农民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很浅,停留在为自己带来便利的程度,并没有理解深层的法律和产权的效力,以及深层开发的价值,所有92份数据的土地流转后用途全部为种植水稻,除去调查对象的偶然因素以及地处平原地带少山地丘陵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受调查区域的农业结构还比较单一,属于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

3.研究区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意愿分析。经过调研得到问卷样本中92位对象中86人(约93%)表示对当前的农村经营模式很不满意,效益很低,难以维系生活,生活主要来源来自于外出务工以及一些手工兼职。6人(约7%)表示当前的农村经营模式虽然效益低下,但是还可以维持生活。在调查中并没有发现对当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满意的人群,在调查中发现不满情绪比较严重,但又是很无奈。当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合作社的模式后,92个对象中约有78人(约84%)表示很感兴趣,表示如果能进行合作社构建,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入股。14人(约16%)表示这种模式实行起来很难,在他们所在的农村区域不存在可能性,并且一旦实行,管理问题、产权问题、风险问题都难以解决。从中表明:大部分农民对于改变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愿望强烈,并且承包经营权入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有效途径,愿意成立合作社经行集约化经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三、调查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对土地流转权的认识程度浅。农民对改变经营方式的意识强烈,对于建立新型的合作社关系有较大兴趣。农村流转土地较为普遍,但是流转方式单一,效益低,农民收益不明显。农民流转土地原因较为被动,多为无力耕种或外出打工,当成一种生活资料,并没有考虑潜在的经济收益和作为发展资料。农民希望并迫切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土地流转为中心的农村新型合作社受到农民的广泛接受。由于我国农村老龄化比较严重,年轻劳动力希望留在家乡并且谋求农业发展的可能,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有广大的市场。依据当前农村的现状,还需要大量政府的支持,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四、结语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合作社在江西农村地区有很大的接受度和需求度。本文通过对江西赣州农村地区的农村发展模式现状和农民意愿等方面分析,利用调研数据和SPSS软件,明确了江西村农地区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经行集约化生产的合理性和各种条件及意义,同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在研究他们意愿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现实和农民意向研究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赵静,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5.

[2]孔祥智。全面深化改革與农民合作社发展[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作者简介:温华平(1997-),男,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生,在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学习,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项目基金: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421093)资助。

猜你喜欢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农村地区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及法律规制探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及法律规制探究
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流转性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法律制度的构建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