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诂通论》读书札记

2018-07-28沈洁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训诂

摘 要:吴孟复先生的《训诂通论》是一部关于训诂学的通论式著作,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吴孟复先生博学多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训诂的历史入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训诂与文字、音韵、文法等学科的关系,并有训诂的方式、方法及古代辞书简说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训诂学研究依然很有启发。

关键词:训诂;吴孟复;《训诂通论》

吴孟复先生的《训诂通论》著于1982年,次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七个部分,分别为绪论、训诂四讲、附录和后记。关于此书的写作缘由,吴孟复先生在后记中作了说明,为学院中文系青年师生讲述训诂知识编辑而成。作为先生曾任教过的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阅读《训诂通论》既是学习,也是沐先贤遗泽。

一在绪论中,吴孟复先生首先就“为什么要学训诂学”、“为什么既要尊重故训,又不能墨守故训”,以及“用训诂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等三个读者们通常最感兴趣的问题作出了解答。训诂,是指训诂现象,本义指解释古代典籍中的字词,其任务在于“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1]。训诂学则是对训诂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学科,白兆麟先生认为,“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的科学”[2]。由此可见,训诂学对研究古代文学、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战国末期的《尔雅》被认为是最早的训诂学著作,而训诂学的传统观念形成于唐代的孔颖达,宋代产生了很多的革新,至清朝训诂学发展到最盛。众所周知,语言自产生以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献的语言是古人的书面语言,历经多个时代自然也是产生变化的,因此训诂研究者距离文献产生时间越近,越能准确地解释书中的语义,其注解的可信度也就越高。既然训诂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在我国也很有研究历史,那么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说我们研究训诂学要“尊重故训”;但“尊重故训”并不等于“墨守故训”,更比意味着前人的注解就是绝对正确的。清代以来的训诂学研究对前人学者的旧说就有很多更正,随着时代发展学者们更可以利用多种考据方式和方法对古书辨伪存真,释其真义。吴孟复先生从三种情况说明了不能“墨守故训”,但又都必须以故训为主要依据,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而對于我们今天的学习,训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解释词义,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个别词的词义而产生阅读障碍,这种词往往是从字面或语句推断不出来的,这就需要通过训诂来进行解答。以中学课文诸葛亮《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臧否”为例,不同于有些注解为“评论人物”,吴孟复先生结合诸葛亮出师的背景与汉末“月旦”之“评”并不出于“有司”,指出“陟罚臧否”是赏善罚恶的意义,也对应了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公正无私的思想作风;其次是分清句读,这是在上一点解释词义的基础上而来的。但反过来,分清句读也有利于对词义和文史事实的了解,同时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再次是校正文字,关于这一点,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言:“经典之文,往往形似而讹,仍之则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指出了训诂中校正文字这一方法;最后一点是探明语源,研求规律。吴孟复先生指出,训诂时探明语源有助于词义的研究,分析出时代的先后,这样才能使训诂真正成为一门研究语史的科学,而非只是经学的附庸。同时,这也是如今我们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关键之处。

二中国传统语文学被称为“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等。在《训诂通论》第一讲中吴孟复先生讲述了训诂及其历史,分别为“注释之别名”的训诂释名、实用方面的训诂与传注和训诂理论等,对于训诂理论,我们应对前人理论进行吸收和扬弃,同时注意学习运用前人总结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训诂与文字、音韵的关系也很密切,这是由汉字的构造方法决定的。从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开始,决定了汉字始于指事和象形。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图画和各种符号指代固定的意义,发展到后期,象形源于图画,指事本于符号,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字的字形得知其读音和意义。形声字也是由两个象形字组成的,我们可以从形旁或声旁推出字的音义。而“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法,因此因形求义是探求词义的重要途径。汉字由古至今是不断演化发展的,所以可以由今形求得古形,从而推出本义。但古今文字的演化和传播也有讹变,所以研究训诂的学者们还要熟悉汉字的演变情况和各种字形,才能更好地推断出字的本义。综合古代汉字演变轨迹和如今的繁体字简体字可以看出,汉字笔画是由繁趋简的,所以明析古今字对训诂研究是有一定作用的。此外,因音求义也是训诂的重要途径之一。音指上古音,因此了解上古音的声类韵部和演变规律是很必要的。

吴孟复先生书中的“词气”和“文法”应是指古人遣词用句和行文修辞中的一些特殊规律,将训诂和这些规律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后人对古语的理解。按照吴先生的观点,首先必须分清字、词及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如不能将多音词拆开解释,平列结构的合成词不能误作偏正结构;其次必须分清词之虚实和词义的区别与相通;最后还须联系上下文体会古人的文理和语气,注意对文、省文、变文以及借代、虚数等修辞特点。

训诂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形训、声训和义训。形训是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这一方法在有广义象形字的汉语训诂中运用很早,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如《左传》中的“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等。声训又称音训,是指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推求词义的来源,以说明其命名的原由。这种方法起源也很早,具体方法有同音相释、同声相训和同韵相训等。不同于形训、声讯主要用来解释词义,义训应用更广。前人的方法主要有以古语与今语相训释,以通语、凡语和方言相训释,以本字与借字相释等。

三在《训诂通论》的后记中,吴孟复先生特别点出训诂治学的五个要点:(1)要结合文字、音韵,以穷其源;(2)要注意古人文法、语气,以知其变;(3)要掌握并运用故训,了解旧解致误之由,以得其据;(4)要善于吸收前人经验,领会他们“曲证旁通”“巧?不违”之处,以观其巧;(5)如要深造自得,还应进而阅读各种原著,以致其深。[3]由此可以看出,吴先生将自己研究古文的经验与古代学者的训诂方法相结合,对训诂学作了通论式的总结,鞭辟入里,最终凝结成《训诂通论》这本著作。吴孟复先生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写成此书,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更值得我们真正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3]吴孟复.训诂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1,146.

[2]白兆麟.简明训诂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17.

[4]纪健生.百年文献史 一个读书人——山萝学案[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作者简介

沈洁,女,1993年4月,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训诂
《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训诂术语的比较分析
《世说新语》名字解诂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古诗句词语释疑辨义两解
《孟子章句》与《孟子正义》训释方法的比较分析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简论许瀚关于“因声求义”的研究
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