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评介
2021-08-27李家傲
李家傲
清代乾嘉时期在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界早有论述;乾嘉诸大师如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卓越的训诂成就,学界也多有研究。当然,乾嘉时期的训诂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系统性、理论性不强,尚未形成独立而严整的学科体系。因此,近百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训诂学学科体系及理论框架的构建,力求使之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构建新的训诂学理论体系,无疑应当参稽和厘清传统训诂学(特别是乾嘉训诂学)已有的思想理论、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以使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既与传统训诂学血脉相连,又在现代学术语境下充满生机活力。
曹海东教授《乾嘉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版,以下简称《理论研究》),对乾嘉学术札记中零散的训诂理论材料进行发掘、整理和研讨,类而聚之,剖而析之,议而评之,展现了乾嘉学者训诂学理论的基本面貌和内在精神,能为上述新的训诂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理论研究》约50万字,主体部分设为七章,从不同的方面对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理论展开了具体研讨。
首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总论”主要考察乾嘉学者对训诂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具体涉及训诂之名实、训诂之作用、训诂之条件等。第二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对象论”、第三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体式论”,分别考察了乾嘉学者对训诂研究对象(文献中的文字、词汇、文法、文理)和训诂体式(传注体、辞书体、考辨体)的论述,梳理和阐发了相关论断。第四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方法论”, 探讨乾嘉学者在训诂方法上的见解、主张,除了阐述常见的“因声求义”“依形解义”等训诂方法之外,还着重论述了乾嘉学者在“以图解经”“名字证发”“以目验之”等训诂方法上的理论见解,而这些训诂方法在目前的训诂学体系中较少涉及。第五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弊病论”,着重梳理和阐释乾嘉学者对轻改经字、穿凿附会、望文生训、增字解经、不识文法、以今例古等训诂弊病所作的论述。此类论述文字发人深省,对当下的训诂实践仍具有鉴戒意义。第六章“学术札记中的训诂发展论”,发掘和梳理乾嘉学者对汉代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训诂研究情况的述评,揭示了古代训诂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乾嘉学者笔下的汉语训诂学史。第七章“学术札记训诂理论的综合考察”,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乾嘉学术札记中训诂理论进行考察和评价,作者以现代学术眼光审视其训诂理论的特点、缺陷、贡献及影响等,并作出了定性判断与评估。
《理论研究》中不仅内容丰赡,而且特色鲜明:
其一,旁搜博讨,资料详备。该书所使用的札记材料,主要来自乾嘉时期的札记类图书,如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之属,其次是乾嘉学者所撰的序跋、书牍类文章。上述文献的数量庞大,且含于其中的训诂理论材料大多为只言片语,零星散见,犹如零珠碎玉、吉光片羽,搜检颇为不易。而该书作者不避繁难,孜孜矻矻,从上述浩如烟海的札记文献中穷搜博辑,发掘和爬梳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故该书具有资料详备丰赡的特点,堪称是乾嘉训诂理论材料的渊薮。黄树先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此书纂集乾嘉时期大量原始训诂资料……便于读者系统阅读。是书有类书的性质。”
其二,论析客观,阐说允当。综观该书可见,作者或对学术札记训诂理论材料进行甄辨、考证和分析,作出释读,提炼出理论要点;或运用现代学术原理、现代学术话语对训诂理论材料进行富有建构性的阐释和演绎,由此激活和创生清儒训诂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与现代学术接轨;或对学术札记中训诂理论进行考察分析、理性反思,于其利弊得失作出论评……这些研究,均能做到从原材料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允当,因而能真实地呈现乾嘉学者的训诂理论研究成果。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当前,学界不乏以现代学术观念和话语对传统训诂学理论进行阐论者,但有的不免陷于生搬硬套,不得其实。相形之下,《理论研究》的研究显得难能可贵。
其三,有补实用,颇资参考。该书所发掘、整理和阐释的训诂理论材料,大都出自乾嘉时代的训诂大师或训诂名家之手,多有自得之見、精邃之论,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为今天的训诂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启示;今人以此为津梁,取资深造,可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再者,乾嘉学术札记中的训诂理论,是学者们长期训诂实践的结晶,凝聚着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理论研究》对此加以发掘和总结,既可为今天的专业人士从事训诂实践提供借鉴,也能为今天一般学人解读古代典籍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