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金融化的风险与过度金融化的危害

2018-07-28王晓艳

商情 2018年30期
关键词:危害风险

王晓艳

【摘要】适度的金融发展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正效应。经济的过度金融化是一种病态。经济金融化的结果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金融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 风险 过度金融化 危害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生产、分配、消费和投资活动,都需要依靠金融来输送营养,实现交换。金融对经济运行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让所有的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的价值可计量、可分割、可交易,从而形成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交易市场。二是实现资金融通,资金就是购买力,调剂资金余缺,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实现金融投资和实体投资的对接。三是金融市场为社会提供了保险和保障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社会、家庭和企业的风险。金融化程度表现在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货币化、证券化和资本化程度上,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可交易、可投资和可流动的水平。

一、经济金融化的含义

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是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使用的有效工具,再借助这种金融工具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值之间的比值逐渐得到提高的一种趋势。金融化程度越高,两者的比值越大,金融化程度越低,两者的比值也就会越小。

有关经济金融化的概念最早是从激进政治经济学对实体生产与虚拟金融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提出的。现在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六个角度定义经济金融化的内涵:

(一)资本之间关系

从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来探讨经济金融化的内涵。戈拉德爱波斯坦把金融市场、机构和参与者连同其进入市场的动机以及金融在国内和国际经济进行中的重要性的不断增强定义为经济金融化;热拉尔迪蒙和多米尼克莱维认为货币借贷者们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和权力的不断增加均是经济金融化的表现。

(二)积累模式

阿瑞吉把经济金融化解释为一种资本积累模式的转变,利润通过金融渠道获得而不是通过生产和贸易渠道。并把美国当今的金融化看作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第四个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金融扩张阶段,每个体系积累周期都由物质扩张阶段和金融扩张阶段两个阶段组成,当体系积累的中心国家达到了金融扩张之际就是该中心以及该体系危机之时,作为体系积累中心的热那亚、荷兰、英国和美国都难逃此规律。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处于体系积累中心的国家难以摆脱金融化的最终趋势。但金融资本毕竟不能直接创造剩余价值,所以金融资本利润的来源终究还是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得产业资本的积累和金融资本的积累之间产生了矛盾。

(三)定性角度定义金融化

多数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从金融资本的分配来分析,更注重权力分配、阶级斗争以及规律性变化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把经济金融化理解为资本主义维持自身的长期良好发展而进行的自发改变。

(四)定量角度定义金融化

在GDP或者净收入中,金融行业的产出占比较高,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占比较低;相对于世界总产出和产品与服务的贸易量,总的国际资本流动量的增长速度更快;非金融部门资金的来源越来越依赖于金融产品,且其资金越来越多的用于投资金融产品。

(五)企业治理

企业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是经济金融化的微观基础。金融投资比例在非金融部门的上升和资本商品积累的下降导致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六)金融技术与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化是通過金融技术将实体资产置换为金融资产的过程,并以这种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发行大量的金融工具。 对经济金融化的定义,由于界定范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宏观范围的金融深化、金融部门影响力的提升。也可以表示微观层面的某些商品由于受资金推动而表现出的金融特性。

二、经济金融化的原因

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分析,金融化的动因有五方面:

(1)经济增速的减缓和停滞趋势是当代经济金融化的制度原因。

(2)货币的经济金融化是当代经济金融化的根本原因。

(3)当代经济金融化的启动力量是各国强大的国家力量,经济金融化的核心力量是金融体系和房地产体系。

(4)社会金融资产的增加、金融创新的推动和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金融化的发展。

(5)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推动力量更为复杂。

三、经济金融化存在的风险

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化程度可能表现为不足或金融化过度的现象。实体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足表现为投融资渠道不畅,各类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缺乏完整统一的交易市场。若存在金融化过度现象则表现为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金融属性过强,投机过度,交易过度,对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定价偏离了其在生产和消费中的真实价值。

适度的金融发展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正效应。适度的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公司治理功能、动员储蓄功能、便利交换功能等,现代金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完善,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适度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过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再显著。过度金融化会导致社会生活、伦理观念、思想道德的转变,在过度金融化的背景下,每个人借助于各类保险、信贷、基金等金融产品统筹一生,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超级利益交换场所,摧毁了市场信心。

四、过度金融化的危害

(一)过度金融化易诱发金融危机

金融化的过程就是信用扩展的过程。私人通过消费信贷等获得房屋、汽车等消费品来扩展有效需求;企业通过银行借贷、债券和股权融资等获得投资基金来扩大再生产;而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货币性通货膨胀来筹集资金应对日益扩大的公共支出。私人、企业和政府信用的扩展都是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等完成的,过度的信用扩展会将信用风险汇聚在金融风险。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个人和企业等发生大量的违约行为,将会引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过度金融化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

一旦金融资本通过债权或股权控制了实体经济,实体部门的企业就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或股息,这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为了取得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企业除了依靠进步创新外,依靠成本优势也是一种策略。如果资金成本升高,那么为了获得成本竞争优势,企业只能降低采购成本和工人的工资。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越有可能压低工人的工资,来获得成本竞争优势。

(三)过度金融化削弱了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投资

社会需要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推动金融市场将资金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产生效益的地方。金融投资也能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发现价格、促成交易,提高要素市场的流动性。但是,金融投资和实体投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金融投资收益最终来自实体投资收益,过度的金融投资不仅不能维护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实体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我国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实体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呈现个位数增长,民营实体投资增长率更低,大量资金从企业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金融投资泛滥,金融投资收益率高过实体投资收益率,全社会充斥着浓厚的投机氛围,对民间实业投资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形成了对实体投资的巨大负面效应,将严重损害社会的正确财富观。

我国经济过度金融化,己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全社会充斥着过度投机氛围,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损害了正确的社会财富观。能源和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的过度波动,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环境的极度不稳定,实体领域内资金短缺,投资低迷。经济过度金融化,让社会经济运行蕴藏着越来越大的债务风险和投资价格泡沫风险,两者叠加增加了发生局部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经济过度金融化,严重影响和干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执行,越来越难以把握各项政策实施效果。

综上,应高度重视我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的现象,及时推出综合性改革措施,从根源控制住潜在的金融风险。同时,应该鼓励金融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适度的金融创新,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实体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马锦生.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资本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13.

[2]张慕濒,诸葛恒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涵义与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01).

[3]林楠.当代国际经济金融化的现状、动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5,(02).

[4]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J].經济学动态,2003,(09).

[5]邵汉华,LIU Yaobin.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03).

猜你喜欢

危害风险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