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评析
2018-07-28冯博
冯博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行超声乳化治疗,试验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结果:试验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更理想,干眼症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好发于老年群体中,随着当下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白内障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1]。为明确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现对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依次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与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白内障患者68例(68只眼),均为单眼患病,依照研究要求平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女14例,男20例;年龄65~80岁,平均(70.15±5.67)岁。试验组34例,女13例,男21例;年龄66~79岁,平均(70.76±5.3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基础性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本次研究要求。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3次滴眼散瞳,并给予0.5%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麻+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①参照组f超声乳化吸除):约12点方位做透明角膜切口,在3点或9点方向做辅助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6cm,充分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晶体核,能量20%~30%,时间40~50s。吸除皮质,注入黏弹剂,推注器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将残留的黏弹剂吸出,切口自闭。②试验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11—1点方位角膜缘后2mm处行一平行于角巩缘的巩膜隧道切口,厚度为1/2,宽度在5~6cm,分离至角膜缘lmm处,于隧道顶部穿刺进入前房,开罐式截囊或者环形撕囊,直径6~7cm,水分离分层到晶体至囊袋内自由转动,晶体旋出至前房,将黏弹剂注入晶体核的前后方,依照患者晶体核的大小劈核或娩出核,对晶体皮质进行抽吸,再将黏弹剂注入,于囊袋内植人人工晶体,后续操作与参照组一致。
疗效评价(观察):观察、记录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1个月、3个月干眼症发生的情况。①干眼症观察方法如下:SIt试验,采用泪液测试滤纸,按指示线一端返折,在无局麻的状态下,轻轻置于患者下睑结膜囊中外1/3交界处,另一端自然下垂,嘱患者轻轻闭眼,5min后取下滤纸,用直尺测量泪液浸湿滤纸的长度。②BUT试验:结膜囊内使用荧光素染色纸染色,嘱眨眼,计数从最后1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是继BUT检查完毕后在裂隙灯蓝光下观察角膜,观察各象限内有无荧光素染色。
干眼症的诊断:①BUT≤Ss,主观症状l项阳性;②5s< BUT≤10s,主观症状l项阳性,SIt湿长≤5mm;③BUT≤10s,主观症状1项阳性,角膜点染阳性。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组间差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兩组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参照组视力矫正情况与试验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分析:参照组术后各时间段干眼症情况与试验组对比均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超声乳化术后产生干眼症比小切口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同超声乳化手术中超声所用时间有密切联系[2],超声用时愈多,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概率会愈高。②手术器械可损伤到患者角膜表面[3]。③局部用药频繁,包括术前表麻以及术后皮质激素[4],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直接损害到角膜上皮,亦是导致干眼症的原因。④患者术前有干眼症史。⑤手术切口可能将三叉神经眼支眶上分支切断,减弱或者丧失角膜反射[5],促使交感神经功能受到累及,减少了泪液分泌,最终诱发干眼症。⑥术中操作时暴露角膜的时间久,促使角膜受损。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需尽量减少超声用时;术中操作应当周密仔细;减少局部用药的次数;提高对干眼症病史患者的重视,减少术中患者角膜暴露的时间。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眼科操作设备的更新优化,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最为多见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6,本次研究提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可减少组织损伤,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选取的患者多数为硬核白内障,超乳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高导致,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后于术后1周水肿逐渐消退。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效果确切,尤其对于硬核白内障实用价值更高,除术后视力提高外,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也更低,具有经济投入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静,玉民.揭静,等.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4(4):207-208.
[2]钟世强,司马晶,曾令斌,等.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基层防盲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4,35(11):2064-2065.
[3]赵祥贵.非超声乳化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34-35.
[4]朱安仑.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手术性散光的预防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8):99-102.
[5]陆琼,孙劫.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2):169-170.
[6]吴柄成,戴红梅,李兰,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2015,11(5):88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