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2016-07-05郭晓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

郭晓龙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60例,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加晶体植入, n=30)与观察组(超声乳化加晶体植入, n=30), 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 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即≥4.9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后囊破裂1例, 角膜水肿2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 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改善视力,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葡萄膜炎;白内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58

临床眼科常见疾病领域,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发生率居较高水平, 受严重巩膜后粘连影响, 瞳孔在常规白内障手术摘除时较难扩大, 明显增加了手术难度[1]。对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是保障预后的关键, 本次研究就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 男28例, 女32例, 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60.4±5.3)岁。右眼21例, 左眼39例。

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 并排除机体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30眼)。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案。观察组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术前准备:行视力检查, 对人工晶体曲光度计算, 并冲洗泪道。患者眼压增高者, 需将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控制, 可取曲必殊局部滴注, 6次/d, 共用3 d。另取消炎痛口服, 25 mg/次, 3次/d, 共用2 d。取托吡卡胺眼药水在术前30 min滴眼。②手术方法:常规铺巾消毒, 暴露术眼, 眼睑用开睑器撑开, 12点钟方向取宽约3.2 mm的透明角膜切口, 3点钟方向取一辅助切口, 虹膜有粘连者, 在爱维保护下, 取0.1%肾上腺素注射液适量稀释并在前房注射, 分离虹膜, 应用截囊针行截囊处理, 环形撕囊, 予以水分离核。根据病例实际核硬度应用拦截劈核法和注吸法行超声乳化治疗, 有后囊膜用低真空抛光, 将人工晶体在粘弹剂保护下植入, 若患者后囊完整, 则取晶体在囊袋内植入。若病例有较小囊破裂, 且无玻璃体溢出, 则在囊袋里将晶体植入。若有少量玻璃体溢出, 则在剪除溢出玻璃体后, 植入囊袋。若囊破裂较大, 则取人工晶体在睫状沟内植入, 冲洗置换出保护剂, 在前房注入卡巴胆碱缩瞳, 沿手术切口用1 ml折射器向前房穿刺, 针头和前房距约3 cm, 取地塞米松注射液0.1 ml注入其中, 前房良好维持后, 封闭手术切口, 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视力完全恢复, 无不适;有效:视力有较大好转, 轻微不适;无效:视力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27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8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6.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视力 随访6个月, 观察组视力≥4.9占46.7%(14/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6/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并发症情况 选取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后囊破裂1例, 角膜水肿2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 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3 讨论

葡萄膜炎及其并发症均可增加眼盲风险, 白内障为其常见的并发症类型, 中间葡萄膜炎和慢性前葡萄膜炎为多发人群, 具体致盲机制与葡萄膜炎症反应对晶状体防止循环及代谢造成影响相关[2]。温力[3]研究显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乳化技术治疗, 可将切口减至最小限度, 有效维持前房稳定, 减轻对虹膜的刺激, 极大减少伤口反复操作, 进而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视力提升为实施手术的目标, 但手术本身也可诱导炎症反应, 故结束手术后, 取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 mg抗炎, 可有效预防术后炎症反应。其机制为地塞米松在球结膜下注射, 从角膜缘淋巴网经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内眼, 可提升房水中药物浓度, 达有效浓度时可充分发挥抗炎作用[4]。结合本次研究,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可促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 改善患者视力状况。随访6个月, 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即≥4.9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此术式对增强视力所起作用显著, 可为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本次选取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后囊破裂1例, 角膜水肿2例;对照组分别为2、3例, 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提示应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术式, 具有较高安全性, 可确保患者成功康复, 缩短住院进展。

综上所述,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改善视力, 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陶凤萍.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6): 1943-1945.

[2] 吴娜, 孟韬, 王策, 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35例.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4): 3084-3085.

[3] 温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青光眼患者45例.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0):4555-4556.

[4] 雷文忠, 叶锌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并人工晶体植入与小梁切除术联合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4(21):3322-3323.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超声乳化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眼表对比分析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