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元时期四个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兼论都城城市行政管理制度

2018-07-28韩光辉田海王洪波

关键词:和林世祖中统

韩光辉 田海 王洪波

蒙古太祖元年(120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太祖十五年(1220),定都和林。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城和林,作万安宫”,和林成为蒙古帝国的都城。忽必烈在潜邸接受大将霸突鲁定都于燕京的建议,迁延多年,先确定燕京(中都)为蒙古国都城,至元四年(1267),在原金中都东北郊外开始营造大都新城,至元二十年(1283)修完大都城。宪宗元年(1251),忽必烈受蒙哥之命,驻帐滦河上游金莲川,建立幕府。宪宗六年(1256),忽必烈命刘秉忠选址并建立城郭。世祖中统元年(1260),为开平府,忽必烈登基;中统四年(1263),“升号上都”,成为蒙古国的草原都城。在争取南北统一的过程中,大都是元帝国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而上都则是北控大漠、南屏燕蓟、保留蒙古旧俗的夏都,形成两都制。关于和林、大都和上都,已有当今学者作了深入研究①陈高华:《元大都》,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陈高华、史为民:《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陈高华、史为民:《元代大都、上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王刚:《北京城市发展史·元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关于和林城市研究的成果,请参阅本文所引文献。,对武宗所建中都已有专文作了探讨。本文发掘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元大都考古队,徐苹芳执笔:《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1期;札奇斯钦:《元代中都考》,载《边政研究所年报》第18期,1987年,第31—41页;徐苹芳:《元大都路总管府址考》,载《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1997年版;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文物春秋》1998年第3期,共发表15篇相关论文;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魏坚编著:《元上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元中都:1998—2003年发掘报告》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主要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蒙元和林、大都、上都三个都城的定都与建都、规划与建设以及城市行政管理制度加以梳理,并就中都城市建设的派出机构与中都的衰落等问题进行研究。

“国家龙飞朔土,始于和林营万安诸宫,及定鼎幽燕,乃大建朝廷、城郭、宗庙、宫室、官府、库庾,大内在国都之中,以朝群臣来万方。又以开平为上都,夏行幸则至焉,制度善矣。中都建于至大间,后亦希幸”*(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42《工典·宫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这段文献记载了蒙元时期前后建置的四个都城宫苑。宫苑是国家都城的首要组成部分,标志了都城规划建设与发展过程。蒙元时期前期和林、大都和上都形成了大三角城市体系;中后期大都、上都和中都则形成了小三角城市体系。(图1)

图1 和林、大都、上都、中都城市体系图1据《蒙元时期四都时空关系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元中都:1998—2003年发掘报告》下册彩版二,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改绘。

一、和林城市

“国家龙飞朔土,始于和林营万安诸宫”,和林是蒙古国时期唯一的都城,也是蒙元时期第一个都城。据《元史·地理志》:“和宁路,上。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明)宋濂等撰:《元史》卷58《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82页。《元史·百官志》:“国初,太祖定都于哈剌和林河之西,因名其城曰和林,立元昌路。”*《元史》卷91《百官志》,第2307页。两条文献均记载了定都或建都和林的历史事件,但没有提到具体的建筑物。时间在太祖十五年(1220),均与哈剌和林河有关,但都城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待考察。《元史·地理志》和《百官志》均将和林定都的时间定于太祖十五年。残存石刻《兴元阁碑》*(元)许有壬:《至正集》卷45《敕赐兴元阁碑》,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文在额尔德尼昭庙附近被发现:1925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研究认为,和林“自一二二〇年起即已被蒙古人定为首府了”*伯希和:《哈剌和林札记》,载《亚洲杂志》1925年,第372-375页。;1952年,美国学者科利维兹译释该碑文的蒙文,与汉文内容一致:“太祖圣武皇帝之十五年,岁在庚辰,定都和林。”*[美]科利维兹:《1346年汉蒙文碑铭》,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第15期,1952年,第69页,见曹永年《关于北元宣光天元朝的都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这些文献均认定,成吉思汗十五年,蒙古国已定都于哈剌和林。值得学界注意的是“己丑(1229),太宗即位,改造行宫幄殿”*《元史》卷153《刘敏传》,第3610页。的记载,“行宫幄殿”就是蒙古帝王的帐幕宫殿,它当然不是固定的建筑“万安宫”,所以太宗即皇帝位时,蒙古国还没有传统城郭和宫殿。“行宫幄殿”还不能算是建都,因为建都有“政治条件和政治要求”。*周良霄等:《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太祖十五年,只能讲“定都和林”、“定为首府”。

蒙古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在鄂尔浑河与霍格申鄂尔浑河交汇处“城和林,作万安宫”*《元史》卷2《太宗纪》,第34页;《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这时的和林开始建设宫城和城市。隔年(1237),在和林北七十余里“筑扫邻城,作伽坚茶寒殿”*《元史》卷2《太宗纪》,第35页。;十年(1238),在和林城南三十余里的地方营造了“图苏湖城,作迎驾殿”*《元史》卷2《太宗纪》,第36页;《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伽坚茶寒殿应位于苾伽可汗宫城中;图苏湖迎驾殿应位于图苏湖城中。。这两处建筑物都应该是当时不同季节的游猎地(行宫)。再经过设官职、定赋役、置仓廪尤其是立驿传,加强了和林与周围腹地的联系,和林已成为蒙古国的政治中心。当时建都的具体实施者是刘敏,建都时间在乙未年(即太宗七年),他主持了这一工程:“城和林,建万安宫,设宫闱司局,立驿传,以便贡输。既成,宴赐甚渥。”*《元史》卷153《刘敏传》,第3610页。元末的《兴元阁碑》也描述了太宗“始建宫阙,因筑梵宇,基而未屋”*(元)许有壬:《至正集》卷45《敕赐兴元阁碑》。的历史事实,太宗七年,宫殿始建,建设梵宇,已建基址,但尚未完成。宪宗二年(1252),“罢筑和林城役千五百人”*《元史》卷3《宪宗纪》,第45页。。太宗七年以后,和林城一直处在建设之中。经过宪宗一朝完成了梵宇建设。因此,《兴元阁碑》歌颂了太宗与宪宗二圣,经过几朝的努力,才有“前后五朝都焉”*《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前后五朝指太宗窝阔台、乃马真后、定宗贵由、海迷失后和宪宗蒙哥五段统治时期,不包括成吉思汗统治时期。事实上,元世祖中统四年,升开平号上都,蒙古国的都城才真正从和林转移到开平。。

宪宗出征,阿里不哥以幼弟身份留守和林,宪宗死于重庆钓鱼城后,第二年即中统元年(1260)四月,阿里不哥僭号于和林城西按坦河*《元史》卷4《世祖纪》,第65页。,到中统四年(1263)七月,他归降忽必烈前,和林城一直属阿里不哥的都城。同年四月辛丑(初四,5月15日*公历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文不再注明“公历”二字。),忽必烈在开平“以即位诏天下”,五月丙戌(十九日,6月29日),“建元中统”*《元史》卷4《世祖纪》,第64、65页。。中统四年(1263)五月戊子(初九日,6月16日),“升开平府为上都”*《元史》卷5《世祖纪》,第92页。按《地理志》,事在中统五年,与改燕京为中都同时,更合情理。。四年间,蒙古国有两位帝王、两个政权,随着阿里不哥的归降,蒙古国政权统一,和林便失掉了蒙古国的都城地位。

其实,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就在岭北“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总管府为和宁路总管府。。至元九年(1272)五月,“立和林转运司”*《元史》卷7《世祖纪》,第141页。,设转运使兼提举交钞使。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二月丁巳(初五,3月8日),“广和林…城”*《元史》卷20《成宗纪》,第426页。;和林城增广之后,其形制才形成南北1500米、东西长处1120米、短处580米,总周长5.2千米的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址。外城开四门,通向城门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大街交汇于城市中央。*1586年(万历十四年)修建的额尔德尼昭庙将和林城南墙和南门打破,墙基下古城墙遗迹清晰可见。从叠压情况看,石墙不是元代遗物,应该是回鹘时期的遗物,和林城遗址就叠压在回鹘城墙堆积物上。城内西南有万安宫和兴元阁等皇家建筑,形成宫城(内城),这是蒙古政权的宫殿建筑,是都城的标志。城内寺庙基址标志了和林城宗教活动的活跃。除国教藏传佛教外,还有其他不同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寺院、教堂,显示了和林宗教活动的多元局面。和林城内有回回居民和契丹(汉人)居民两大社区及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店铺遗址。*萨仁毕力格:《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和林城“周围环绕着土墙,并有四个城门。东门出售小米和其他谷物……西门出售绵羊和山羊,南门出售牛和车辆,北门出售马匹”。*[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3页。东门外关厢遗址更显示了这里古代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图2)。如果不是被额尔德尼昭庙打破,南墙和南门遗址也是交通商业服务发达之地。

图2 和林平面图图2引自[日]白石典之《日蒙合作调查蒙古国哈拉和林都城遗址的收获》(《考古》1999年第8期)第87页。

大德十一年(1307)七月癸酉(十一,8月9日),“罢和林宣慰司,置行中书省及称海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总管府”*《元史》卷22《武宗纪》,第483页。,以和林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初立的元昌路到这时改置为和林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置为和宁路总管府,是为和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路下领属的行政管理机构不详。对于一统国家来讲,蒙古国时期的都城和林虽然失去了都城名义,但为了加强对广大漠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一直派宗王、大臣镇守,遣重兵防守,如:“为北安王,镇北边”*《元史》卷29《泰定帝纪》,第637页,据《元史·诸王表》:那木罕,至元二年封北平王,十九年改封北安王,赐印。据《元史·安童传》:至元十二年七月,安童“从太子北平王出镇极边,在边十年”(疑此处太子二字为衍文)。的那木罕;“抚军北边,以伯颜从”的太子真金;“宗王阿只吉失律,诏伯颜代总其军”,后“进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出镇和林”*《元史》卷127《伯颜传》,第3113、3114页。自此始的伯颜;“至元中,奉旨镇北边”*《元史》卷115《显宗传》,第2893页。的显宗;“抚军于北边”*《元史》卷18《成宗纪》,第381页。的成宗;“抚军朔方,殆将十年”*《元史》卷22《武宗纪》,第479页。的武宗;“嗣晋王,仍镇北边”*《元史》卷29《泰定帝纪》,第639页。的泰定帝。用监察御史的话说:所设“岭北行省”,“控制一方,广轮万里,实为太祖肇基之地,国家根本系焉。方面之寄,岂可轻任”*《元史》卷31《明宗纪》,第669页。。和林作为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地位依然十分重要,和大都(燕京)、上都形成蒙古国时期的三个权力中心。元朝建立后,蒙元政权的统治中心开始了从漠北和林向大都、上都转移的过程。但作为蒙古国昔日的都城,和林仍被蒙古统治上层视为“国家根本”,尤其是元帝国被推翻后,北元统治者最后还是要返回和林。

据《明史》中《太祖纪》、《徐达传》、《李文忠传》、《冯胜传》、《扩廓帖木儿传》以及《鞑靼传》的记载:洪武三年(1370)四月,“元帝崩于应昌,子爱猷识理达腊嗣”;明军攻克应昌,“元嗣君北走,获其子买的里八剌”;北元嗣君爱猷识理达腊退居和林,改元宣光,是为昭宗,立十一年。徐达大败扩廓兵,“扩廓仅挟妻子数人奔和林”,“至黄河,得流木以渡,遂奔和林”。洪武五年,李文忠“由东道北征,出居庸,趋和林”。洪武七年,“遣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归”;洪武十一年,“元嗣君爱猷识理达腊殂,子脱古思帖木儿嗣”*(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2《太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29页。,脱古思帖木儿就是此前被明军俘获又遣返的买的里八剌的帝号。买的里八剌继立,改元天元,是为益宗。洪武二十年,冯胜北伐,“漠北削平”。北元昭宗、益宗时期仍以和林为都,“王保保拥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居和林”,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脱古思帖木儿继立后,北元官员“拥众于应昌、和林,时出没塞下”;脱古思帖木儿继续“依丞相咬住于和林”。*《明史》卷327《鞑靼传》,第8464-8467页;据《明史·鞑靼传》并参考其他文献,本文认为北元共有六代汗王,即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儿、天保奴、额勒伯克汗、坤帖木儿、本雅失里。永乐十年,本雅失里被杀,元祚终结。北元政权虽然部属纷争,但“国家根本”的都城和林未能放弃。战争对和林的破坏就在洪武二十年前后。和林从太宗七年(1235)建都,到洪武二十年(1387)前后被战争破坏,共存在了150余年,其中作为都城运转前后共计约47年。*和林作为都城前后分为两段,前段是蒙古国都城,1235-1263,历时29年;后段是北元都城,1370-1387,历时18年;共计约47年。此后,北元部属纷争,“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去国号,恢复了鞑靼部落名号。再到万历十四年(1586),外喀尔喀土谢图汗阿巴岱汗在和林城的废墟上修建了额尔德尼昭庙。

二、大都城市

据《元史·世祖纪一》:“岁甲辰(1244),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元史》卷4《世祖纪》,第57页。29岁的忽必烈利用总理漠南汉地军国事务的机会,开始了延揽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的活动。霸突鲁作为藩府旧臣之一,一直是忽必烈的重要武臣和谋士。元世祖曾“从容语霸突鲁曰:‘今天下稍定,我欲劝主上驻跸回鹘,以休兵息民,如何?’对曰:‘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世祖怃然曰:‘非卿言,我几失之。’”这是跟随世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霸突鲁和忽必烈之间关于都城选址问题的对话。宪宗九年(1259)七月,宪宗崩,阿里不哥构乱和林,世祖北还。中统元年(1260)三月,忽必烈“至开平,即位,还定都于燕”,曾说:“朕居此以临天下,霸突鲁之力也”*《元史》卷119《霸突鲁传》,第2942页。。这时的开平尽管是草原上的一处巨镇,但还不是明确的都城;而“定都于燕”是指旧日被蒙古骑兵残破的中都,也就是说燕京已经明确为蒙古国时期的都城了。可惜霸突鲁已于中统二年 “卒于军”。从霸突鲁的传记来看,两人的对话时间较早,确定燕京为蒙古国都城的思想应在开平“升号上都”*《元史》卷5《世祖纪》。按《地理志》,事在中统五年,与改燕京为中都同时,更合情理。之前。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83页。这里的大兴就是燕京金中都。“定都于燕”、“迁都大兴”,均发生于中统元年(1260),强调了蒙古国已定都于燕京。中统二年,忽必烈“敕徙和林、白八里(别失八里)及诸路金玉、玛瑙诸工三千余户于大都,立金玉局”,*(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42《经世大典序录·玉工》。开始有计划地建设燕京。据《工典·城郭》:“国家建元之初,卜宅于燕,因金故都,时方经营中原,未暇建城郭,厥后人物繁夥,隘不足以容,乃经营旧城东北,而定鼎焉。”*(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42《工典·城郭》。这里更明确地指出,建元之初即中统初年,国家正在“经营中原,未暇建城郭”,但已经“卜宅于燕,因金故都”。建都的城址就在金朝都城旧址的东北,条件成熟“乃经营旧城东北,而定鼎”。中统四年开平才升为上都。因此有理由说,燕京(即旧日的中都)在忽必烈的心目中和行动上,在开平升号上都之前就已经有了正式的都城名号。

己未年(宪宗九年,1259)闰十一月己丑(二十日,1260年1月4日),忽必烈“至燕”,“是冬,驻燕京近郊”*《元史》卷4《世祖纪》,第63页。,这是文献记载忽必烈驻跸燕京的最早年代。中统元年十二月乙巳(十二日,1261年1月14日),“帝至自和林,驻跸燕京近郊”。*《元史》卷4《世祖纪》,第68页。中统二年二月丙午(十四日,3月16日),“车驾幸开平”,忽必烈在燕京近郊驻跸了两个多月,并徙和林、别失八里及诸路诸工三千余户于大都(燕京)。十月庚子(十一日,11月5日),“修燕京旧城”。*《元史》卷4《世祖纪》,第75页。中统三年(1262)二月丙申(十日,3月1日),“郭守敬造宝山漏成,徙至燕京”*《元史》卷5《世祖纪》,第82页。。三月辛酉(初五日,3月26日),“徙弘州锦工绣女于京师(旧中都)”*《元史》卷5《世祖纪》,第83页。。五月甲子(初九日,5月28日),“自燕至开平立牛驿,给钞市车牛”*《元史》卷5《世祖纪》,第85页。。八月己丑(初五日,8月29日),“郭守敬请开玉泉水以通漕运”*《元史》卷5《世祖纪》,第86页。。闰九月庚寅(初七日,10月2日),“敕京师顺州至开平置六驿”*《元史》卷5《世祖纪》,第87页。。中统四年(1263)五月辛卯(十二日,6月19日),“诏立燕京平准库,以均平物价,通利钞法”*《元史》卷5《世祖纪》,第92页。。世祖至元元年(1264)二月壬子(初九日,3月6日),“修琼华岛”*《元史》卷5《世祖纪》,第96页。七月庚子(二十八日,8月21日),阿里不哥归降忽必烈,“诏诸王皆太祖之裔,并释不问”。*《元史》卷5《世祖纪》,第98页。八月乙卯(十四日,9月5日),“诏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仍旧”。*《元史》卷5《世祖纪》,第97页。至元二年(1265)正月癸酉(初三日,1月21日),“敕徙镇海、百八里、谦谦州诸色匠户于中都…又徙奴怀、忒木带儿炮手人匠八百名赴中都,造船运粮”。*《元史》卷6《世祖纪》,第105页。十二月己丑(二十五日,1266年2月1日),“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元史》卷6《世祖纪》,第109页。至元三年(1266)四月丁卯(初四日,5月10日),“五山珍御榻成,置琼华岛广寒殿”。*《元史》卷6《世祖纪》,第110页。由此可见,“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鸠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制局,以考其程度而给之食,复其户使得以专于其艺,故我朝诸工制作精巧,咸胜往昔矣。”*(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42《经世大典序录·诸匠》。至此,中都燕京不仅已有了都城名号,而且又为建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下一步就应该是规划和建设新都城了。这个规划和建设,已经不是中都旧城,而是大都新城。

至元三年(1266)十二月丁亥(二十九日,1267年1月25日),“诏安肃公张柔、行工部尚书段天祐等同行工部事,修筑宫城”。*《元史》卷6《世祖纪》,第113页。四年(1267)正月戊午(三十日,2月25日),“城(规划)大都(中都)”*《元史》卷6《世祖纪》,第114页。;“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47页。。九年(1272)改名大都;十九年(1282)始置大都留守司,二十一年(1284)置大都路都总管府,完成都城行政建制过程用了21年。只是“分领坊市民事”的左右警巡院应在至元六年(1269)于中都旧城设置,迁都过程中又设置了新城(即大都)警巡院。成宗大德九年(1305)又置大都南警巡院,“以治都城之南”*《元史》卷90《百官志》,第2301页。。到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又“增大都警巡院二,分治四隅”。*《元史》卷23《武宗纪》,第522页。至此,大都新旧二城共设警巡院五个。大都留守司之下又设有大都路都总管府,下属警巡院则管治城内坊市民事,附郭大兴、宛平二县分治郭下,郭下即城郊地区及畿县、州县,形成一套京城行政管理的体系。

大都新城的规划设计者是刘秉忠、赵秉温。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先是受忽必烈旨令,“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至元四年(1267),又受命“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九年,1272)以中都为大都”*《元史》卷157《刘秉忠传》,第3693页。这里的中都指金中都,又是蒙古国时期的中都;大都系指大都新城,是刘秉忠、赵秉温开始规划建设的大城,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包括中都旧城)。。赵秉温受学于刘秉忠,“中统初,诏行右三部事”。*《元史》卷150《赵秉温传》,第3555页。“稽考诸道工程,称旨。三年,诏择吉土建两都,命公与太保刘公同相宅。公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至元五年(1268),两都成,赐名曰大都,帝定都焉;曰上都,巡狩居焉。”*(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2《赵文昭公行状》,民国适园丛书本。两都功能分工明确。至元初,刘秉忠、赵秉温“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实际上是依据《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汉)郑玄注:《周礼》卷12《冬官·考工记下》,四部丛刊明翻宋岳氏本。的规划思想设计了大都新城。

将大都新城规划设计内容付诸实施并完成建筑工程的是张柔、张弘略、段天祐、段贞、王庆端、刘思敬等。至元三年(1266)十二月,诏“安肃公张柔、行工部尚书段天祐等同行工部事,修筑宫城”,并“凿金口、导卢沟水以漕西山木石”。次年正月,“立提点宫城所”(提举都城所),“城大都”,大都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开始。金末张柔镇保州,保州自兵火之余,荒废十余年,“为之划市井、定民居、置官廨、引泉入城,疏沟渠以泄卑湿,通商惠工,遂致殷富,迁庙学于城东南,增其旧制”*《元史》卷147《张柔传》,第3473页。。因有此经验,至元三年张柔 “判行工部事,城大都”。张柔于至元五年六月去世,其子张弘略“至元三年城大都,佐其父为筑宫城总管。八年,授朝列大夫,同行工部事,兼领宿卫亲军、仪鸾等局。十三年,城成”。*《元史》卷147《张弘略传》,第3477页。行工部是工部的派出机构,元代修筑大都城专门设立,因事设官,多以大都留守司留守领其事。例如段贞曾领大都留守司、大都路都总管、行工部尚书、知少府监*《元一统志》卷1《大都路·古迹·圆明寺》。。王庆端“监筑大都城”*《元史》卷151《王庆端传》,第3574页。。至元四年,刘思敬受命“筑京城”* 《元史》卷152《刘思敬传》,第3605页。。在大都新城建设过程中,除不断增调燕京驻军作为建城军夫及各类工匠外,每年都要征调各路府“修筑都城役夫”,如至元八年(1271)二月,发“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民二万八千余人筑宫城”* 《元史》卷7《世祖纪》,第133页。。“以诸路逃奴之无主者二千人,隶行工部”。* 《元史》卷8《世祖纪》,第158页。为适当减轻工匠夫役的负担,朝廷“以岁饥罢修筑宫城役夫”,“勅修筑都城,凡费悉从官给,毋取诸民,并蠲伐木役夫税赋”,对“前筑都城,徙居民三百八十二户,计其直偿之”。*《元史》卷7《世祖纪》,第133页。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发军修完大都城”*《元史》卷12《世祖纪》,第255页。。自至元四年正月开始,到至元二十年完成,建都历时16年半:

至元四年(1267)正月丁未(十九,2月14日)“始城(规划)大都”*虞集:《道园学古录》卷23《大都城隍庙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至元四年(1267)四月甲子(初七,5月2日),“始筑宫城”。*《元史》卷6《世祖纪》,第110页。

至元五年(1268)十月戊戌(二十一日,11月26日),“宫城成”。*《元史》卷6《世祖纪》,第120页。

至元八年(1271)二月丁酉(初三,3月15日),发中都等地民两万八千余人“筑宫城”*《元史》卷7《世祖纪》,第133页。,始建大内。

至元十年(1273)十月庚申(十二日,11月22日)“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元史》卷8《世祖纪》,第152页。

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己卯(初一,2月9日),“宫阙告成。帝(忽必烈)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元史》卷8《世祖纪》,第153页。

至元十一年(1274)四月癸丑(初七,5月14日)“初建东宫”*《元史》卷8《世祖纪》,第154页。,即隆福宫。

至元十三年(1276),“(皇)城成”。*《元史》卷147《张弘略传》,第3477页。按:至元十一年正月,宫阙已经告成;四月开始兴建东宫,到十三年完成,在皇城西侧太液池西岸。

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丙申(十四日,7月9日),“发军修完大都城”。*《元史》卷12《世祖纪》,第255页。

至此,从修建宫城开始,到建成皇城,最后建成大都城,完成了一个周长六十里,包括宫城、皇城、大城三重城、大城11门,及官署、寺庙、民居,面积50平方公里的都城。(图3)

从霸突鲁与忽必烈关于定都燕京的讨论算起,大都应该是蒙元时期的第二个都城,也是蒙古国及元朝一统帝国使用时间长达110余年的都城。若从至元三年开始规划建设大都新城算起,大都作为元代都城运作了103年。

图3 元大都及警巡院图3据《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北京文津出版社2017年版)元大都图幅改绘。

三、上都城市

上都,“宪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为巨镇。明年,世祖命刘秉忠相宅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中统元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岁一幸焉。”*《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50页。这条文献系统地介绍了开平府到上都的成长与演变过程。中统元年,忽必烈“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元史》卷157《刘秉忠传》,第3694页。,经过三年时间,宫城建成。赵秉温“事世祖潜邸,命受学于太保刘秉忠……中统初,诏行右三部事”*《元史》卷150《赵秉温传》,第3554页。。行右三部,是中央右三部的派出机构,包括兵部、刑部和工部。作为刘秉忠的学生,他也参加了上都的规划和建设。赵秉温与刘秉忠“择吉土建两都……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至元五年(1268),两都成”*(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2《赵文昭公行状》,民国适园丛书本。。上都的选址和规划除刘秉忠和赵秉温外,还应注意谢仲温,他“城上都”,“为工部提领,董其役”,忽必烈还授权他“汝但执梃,虽百千人宁不惧汝耶”*《元史》卷169《谢仲温传》,第3977页。,直接协助刘秉忠落实并完成了上都的施工与建设。董文炳“乙卯,衔命招募山西陕西诸路军。明年,上作都开平,始营宫室;又明年复修宫城,公皆董其役,兼领诸匠造作事”*王磐:《藁城令董文炳遗爱碑》,嘉靖《藁城县志》卷8《文集志》。。乙卯年为宪宗五年(1255),文中“明年”即丙辰年(1256),“又明年”为丁巳年(1257),他参与上都营建前后有三年。这条文献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董文炳从受命招募军役,开始营建到修复宫城的全过程,而且说明了董文炳的具体分工。贾居贞“董城上都”*姚燧:《参知政事贾公神道碑》,载《元文类》卷61,四部丛刊。,也参加了上都的施工和建设。

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所置开平府,到中统四年(1263)升号上都*《元史》卷5《世祖纪》,第92页。,并置上都城市警巡院,与开平等州县同隶于上都路总管府*《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50页。。“升号上都”,是上都城市性质的分界,之前无论是府治还是巨镇,均是一般城市。之后,上都才是国家的都城,才正式取代了和林的国都地位。中统四年七月,阿里不哥归降。五年八月,忽必烈复诏,“开平府阙廷所在,加号上都外,燕京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并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诏令》卷1《建国都诏》,中华书局等2011年版,第6页。在这里,忽必烈在强调开平加号上都之外,燕京也在加紧营建宫室。事实上,如前所述,燕京早在中统元年就确立了蒙古国的国都地位。尤其是阿里不哥归降之后,大都与上都成为一统国家的都城,和林更失掉了往日的都城地位。上都设有留守司兼上都路都总管府及上都城市行政管理机构警巡院和附郭开平县。上都从中统元年(1260)设开平府到至元十八年(1281)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都总管府事*《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50页。。上都路“领院一、县一、府一、州四。州领三县。府领三县、二州,州领六县”。*《元史》卷58《地理志》,第1350页。上都路警巡院之秩为正六品,与附郭之赤县开平同秩。*《元史》卷90《百官志》,第2298页。

表1 上都路所领区划简表

上都由宫城、皇城和外城组成。外城呈正方形,边长4.4里,周长17.6里,面积近5平方公里。(图4)外城和城外关厢均是城市居民的居住社区。

图4 元上都示意图图4引自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考古》1977年第5期)第66页。

都城留守司兼行本路都总管府事,秩二品,设留守、同知以下诸官员,形成京城地方官署,掌守卫宫阙都城,营缮宫室,尚方车服,殿庑供帐等事,为皇室服务,并兼理京师民政。都总管府管理京师地方司法民政事务,兼管劝农,与留守司兼理京师民政相一致。

大都和上都城均置有兵马都指挥使司,大都置南北城各一处,上都置一处,秩均正四品,分别置都指挥使、副指挥使、知事、提控案牍、吏等若干员名,专掌京城盗贼奸伪鞫捕之事,以维护城市社会治安。

大都诸警巡院和上都警巡院都是分领“坊市民事”的都城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不是警察机构。附郭县附设在郡、州、路、府等上级行政治所中,县与路府州同治一城。在元代都城中,附郭县其实就是赤县。在大都则有赤县大兴、宛平也属附郭县,已迁移到城外;在上都则有开平附郭。

由此看来,在和林、大都和上都城市中形成大三角鼎立的局面及严格的地方行政建制:留守司兼行本路都总管府事、赤县即附郭县、警巡院、诸县及府州县,只是在和林置有元昌路及由此演变而来的和林路或和宁路,未见到其他相关管理机构和制度。

自中统四年开平升号上都,到元顺帝北逃上都,被攻克后“元主奔应昌”,上都应该是蒙元时期第三个都城,运作了90余年。

四、中都城市中央派出执行与管理机构及中都城的衰落

因有专文探讨了中都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韩光辉等:《元中都城市建设与行政管理制度研究——兼论开宁路与兴和路行政建置沿革》,《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7-12页。(图5),这里仅就元代中央政府先后在中都城市设置的有关中央政府的执行与管理机构进行探讨。首先,大德十一年(1307)七月辛巳,元武宗为建中都,“置行工部于旺兀察都*旺兀察都,因音译造成了多种汉语地名写法:王忽察都、汪火察秃、晃忽叉、忽察都等,均指同一地。”。行工部为中央政府工部的派出执行机构,与都城留守司共同主持中都城市的规划与修造营建及管理诸作工匠。到至大元年(1308)正月癸亥这中间的六个月时间中,进行了土地的丈量和城市的规划,“于是埤堞之崇,楼橹之雄,池隍之浚,高深中度,势成金汤,而后上都、中都诸城咸仿此而建焉”*(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42《工典·城郭》。。这段记载强调了中都(大都)的国都地位和雄伟气势,反映了大都与上都先后建城的历史过程,正确地指出了中都城仿照大都及上都进行规划和建都的事实。这和学者埋怨文献颠倒大都与上都建都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张羽新:《加强元中都城址保护利用,促进张北县两个文明建设》,《文物春秋》1998年第3期,第44-54页。贺勇等:《元中都遗址认定及其历史考古价值》,《文物春秋》1998年第3期,第66-69页。

图5 元中都示意图

万亿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于万亿宝源、赋源、绮源、广源四库各设都提举一员,秩正四品,下设都提举、副提举等官职。在大都、上都均设有万亿司。至大元年(1308年)八月戊申,“立中都万亿司”,为了中都城市建设和日后皇家用钱便利。

中都虎贲司。虎贲司,元代京城侍卫军中一支指挥机构,至元十六年(1279)设,成宗元贞三年(1297)改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官领原籍军人,领以都指挥使、副使、佥事,下辖千户六翼*《元史》卷86《百官志》,第2174页。。至大元年(1308)九月,“立中都虎贲司”*《元史》卷22《武宗纪》,第503页。。至大二年(1309)三月,“摘五卫军五十人隶中都虎贲司”。这时,中都虎贲司已经是实质性的军事保卫机构。

行泉府院,掌理市场税收、调节货物供求。至大元年(1308)九月,“特授承务郎、直省舍人藏吉沙资善大夫、行泉府院使”*《元史》卷22《武宗纪》,第503页。。

泉货监,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变更钞法,立山东六处,掌铸造至大通宝和至元通宝两种钱钞;至大四年(1311)罢。皇庆元年(1312)七月辛丑(初六日,8月10日)“徙中都内帑、金银器归太府监”*《元史》卷24《仁宗纪》,第552页。。太府监,领左、右藏等库,掌钱帛出纳之数。中统四年置。至元四年,为宣徽太府监,凡内府藏库悉隶焉。*《元史》卷90《百官志》,第2292页。

中都银冶提举司,置诸提举司长官,并置同提举、副提举。至大三年(1310)六月,“立上都、中都等处银冶提举司,秩正四品”。*《元史》卷23《武宗记》,第525页。中都与上都同时设立了银冶提举司;十一月,尚书省臣言:“上都、中都银冶提举司达鲁花赤别都鲁思,去岁输银四千二百五十两,今秋复输三千五百两,且言复得新矿,银当增办,乞加授嘉议大夫”。*《元史》卷23《武宗记》,第529页。

光禄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掌起运米曲诸事,领尚饮、尚酝局,沿路酒坊,各路布种事。*《元史》卷87《百官志》。第2201页。至大三年七月乙未,中都立光禄寺,*《元史》卷23《武宗记》,第526页。隶属宣徽院。

这些机构为中都城市提供了规划建设和军事保卫职能,更多的机构则提供了物质和资金,保证了中都的建设进度。随着前述“罢中都留守司……凡创置司存悉罢之”,上述中央派出机构也就被废除了。

中都“后亦希幸”,首先是,仁宗放弃中都之后,他和英宗没有再去巡幸。泰定帝前后两次巡幸中都,即至治三年(1323)十一月己丑(初一,11月29日),“车驾次于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元史》卷29《泰定帝纪》,第640页。,昆刚殿大概就是武宗建成的行殿,及泰定三年(1326)八月辛丑(三十,9月26日),“次中都,畋于汪火察秃之地”*《元史》卷30《泰定帝纪》,第672页。。天历二年(1329)正月丙戌(二十八,2月27日),元明宗“即位于和宁之北”*《元史》卷31《明宗纪》,第696页。;八月乙酉(初一,8月25日),明宗“次王忽察都之地”*《元史》卷31《明宗纪》,第701页。这次事件亦见于卷33《文宗纪》,第737页,用词稍有不同。,驾临中都。历时六个月,经过以下地点:洁坚察罕、朵里伯真、斡耳罕水、必忒怯秃、探秃儿海、秃忽剌、秃忽剌河、斡罗斡秃、不鲁通、忽剌火失温、坤都也不剌、撒里、兀纳八、阔朵、撒里怯儿、哈里温、阔朵杰阿剌伦、哈儿哈纳秃、忽秃、孛罗火你、不罗察罕、小只、王忽察都等23个地方。*《元史》卷31《明宗纪》,第696-701页。懂蒙语的学者大概可以确定这些地方的位置,就会为元明宗从和宁以北到王忽察都(中都)的行程提供一条大致路线。明宗应该经过沿途考察,了解了草原民间状况,否则不会花费六个月的时间。从“西木怜等四十三驿旱灾,命中书以粮赈之,计八千二百石”*《元史》卷31《明宗纪》,第699页。的记载来看,明宗所走的路线是木怜站道。这条路线在当时应该是便捷的,恐怕也是武宗“总兵北边”、往返京城乃至随时制止诸王叛乱的重要路线。八月丙戌(初二,8月26日):“皇太子入见,次日,(明宗)宴皇太子及诸王大臣于行殿。”庚寅(初六,8月30日):“帝暴崩,年三十。”*《元史》卷31《明宗纪》,第701页。这里的行殿恐怕已不是昆刚殿。

至正十二年(1352),元顺帝避暑于上都,回大都途中,也经过了中都。扈从官员周伯琦记录了这一事件:“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栋宇今多颓圮,盖大驾久不临矣。”*(元)周伯琦:《近光集》卷4《扈从集·后记》,《四库全书珍本二集》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丁酉(初一,10月4日),元末起义军“关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陷完州,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郡”*《元史》卷45《顺帝纪》,第945页。。“兴和塞外诸郡”应该包括元中都在内,这应该也是对中都破坏比较严重的一次。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初九日,元顺帝从大都北逃上都途中,“车驾至中都,以李仲时为兵部尚书,征兵于高丽。十五日,车驾至上都”。*(元)刘佶:《北巡私记》,《云窗丛刻》影印咸丰钞本。在当时的中都作了短暂的停留,这一事件又把大都、中都和上都联系起来。

再到明初,朱棣出征漠北,金幼孜扈从,据其记载:永乐八年(1410)三月,“初七日(癸酉,4月4日),早发兴和。行数里,过封王陀,今名凤凰山,山西南有故城,名沙城,西北有海子,驾鹅鸿雁之类满其中……上又曰:适所过沙城,即元之中都,此处最宜牧马。语久始退。”*(明)金幼孜:《北征录》,《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3册影印明嘉靖刻《明良集》本。在这里,金幼孜描述了中都地区的地理状况,更记录了元中都在沙碛掩埋之中,已变成了沙城。从至正十八年到永乐八年,经过半个世纪,元中都从“大驾久不临”到被战争破坏,才真正使元中都变成一处荒凉的废墟。

总之,本文对蒙元时期四个都城定都和建都、规划和建设、都城的行政管理制度等问题作了探讨。在蒙元四个都城中,城市建设最完善、运作历史最长的是大都和上都,它们长期作为元朝的政治中心和夏都;它们的都城建设仍遵循了元代文献《工典·宫苑》和《工典·城郭》的记载,不应否定。和林是蒙古国时期的都城,中统四年被废弃都城地位后,长期作为岭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北元时期,和林仍然是其都城;中都是武宗规划建设的短期都城,但在被废弃都城地位之后仍有帝王巡幸,中都的名字也时常被提起。事实上,中都未被真正放弃,只是到元末明初的几十年间才逐渐被沙碛湮没。蒙元四都城形成的两个三角形城市体系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和林世祖中统
“中统”二把手
送你一幅画
呼和浩特和林至羊群沟公路主体工程全部贯通
金开国前的部落战争——以世祖至穆宗时期为中心
中统和军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
元代中统钞名考
草原光辉:哈拉和林与元上都
中统特务收买周恩来司机阴谋破产
从犯颜直谏的古弼和知错就改的魏世祖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