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调周法治疗月经病临证思路
2018-07-28吴秋燕
● 吴秋燕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由来已久,疗效确切,无论是单纯针刺还是艾灸,或者两者并用,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妇科疾病可以概括为“经带胎产”,而针灸临床以治疗月经病居多。月经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其产生机制与脏腑、经络的调节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利用针刺和艾灸疗法的自身特点,调理月经周期,使得顺应自然,杂合而治,是针灸临证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来治疗月经病的经验,阐述自己的看法。
1 模拟月经周期特点,采用分期治疗
1.1月经周期特点根据“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女子二七肾气盛,天癸至,冲任通畅,气血旺盛,血海满盈,月经来潮,之后每间隔一定时期,规律而至,周而复始,如同月相之盈亏,潮汐之涨落[1],直至绝经。一个月经周期中,可分为四个阶段:月经期,由阳转阴,血海满溢,胞宫泻而不藏;经后期,阴血不足,胞宫藏而不泻,需蓄养阴精;经间期,重阴必阳,由阴转阳,阴精逐渐充盛,冲任二脉气血渐旺,此时需鼓动肾阳,促进孕育;经前期,阳气阴血充盛,胞宫满盈,等待行泻,如若受孕,则胎元已成,育胎生长。
1.2分期治疗的思路月经周期气血、阴阳、冲任、胞宫的盈亏、消长的特点犹如抛物线般起伏,节律性变化,循环往复,有规律可循,针灸临证亦可根据针与灸各自的特长,规律用针用灸。毫针刺法为针灸临床最常用,《灵枢·官针》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而毫针针身细小如毫毛状,不伤正气,具有微调之功,贺普仁教授创立的“贺氏三通疗法”就是根据针具的特点,以毫针微通,火针温通,锋针强通,治疗不同病症。因此在经后期,阴血不足,正气微弱,宜采用毫针微通,微调冲任,临床可配合中药补肾填精,养血柔阴,以弥补毫针的不足,使胞宫藏而不泻,蓄养阴精。经间期,宜采用温针疗法,在毫针微通的基础之上,温阳补气,鼓动冲任气血运行,促进阴转阳的转化,使氤氲有时,精卵结合。温针疗法,为针刺与艾灸的完美结合,既有艾灸的温阳之力,又无艾灸的温燥之性,灸数可控可调,因人施数。经前期,阳长阴消,宜采用隔姜灸法,大补脾肾之阳,使冲任阳气充盈,阴阳互生,阳气阴血皆最充盛,如若受孕,则顾护下元,若未受孕,则待时疏泻。月经期,阳转阴,胞宫疏泻,若冲任疏泻不畅,血瘀下焦,则产生痛经,故宜采用隔姜灸或隔附子灸法,温阳化瘀,暖宫散寒,一般痛除灸止,不可过度。隔姜灸与隔附子饼灸法,为灸疗之重灸法,温阳之力最强,热能最高,可引热内行,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相通,最恶邪气相犯[2],故此期重灸后可补气助阳,引邪外出。临证时,应根据患者所处月经周期,予以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见图1。
图1 针灸分期治疗思路
2 临证举例
2.1月经后期案郑某,26岁,2016年3月6日初诊。患者停经3个月,尿妊娠试验阴性,伴肥胖,偶左下腹部阵发性疼痛,面部及胸背部痤疮,已婚2年,规律性生活未避孕,未孕,配偶精液检测未发现异常,西药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服用“达英-35、二甲双胍、来曲唑”治疗未果。四诊合参,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舌下脉络II°迂曲,脉细弦滑。考虑为月经后期,证属痰湿蕴脾,治宜温阳健脾,化痰泻浊。因月事3月未至,将其辨为经前期,针刺取穴:中脘、气海、归来、三阴交,均施以补法;隔姜灸神阙、关元,方法如下:取新鲜生姜,切成直径3cm、厚度2cm姜片,做大壮艾柱灸,每壮约重6g,置于姜片上,点燃约20分钟,每日1次,至月经来潮第1日,若月经量少,则灸至量多时,患者治疗20余日,告知月事已来。
按月经后期按病机可有虚实之分,虚者有肾虚、血虚,实者有血寒、气滞、痰湿,外邪内因引起冲任亏虚或邪滞冲任、胞宫藏泻失常,发为月经后期[1],此患者停经3个月,伴形体肥胖,结合舌脉象,为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痰浊,日久蕴郁下焦,冲任阻滞,胞脉不通,胞宫疏泻失常,故月事迟迟不至,所有月经后期均以月经来临为治疗目标,故按经前期辨证。以胃之募穴中脘健脾化浊;肓之原穴气海配合归来、三阴交温肾益气,调理冲任;神阙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关元属任脉腧穴,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的交会穴,《类经图翼》注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重灸神阙、关元可温阳通经,理血化瘀。
2.2月经过多案王某,48岁,2017年1月12日初诊。末次月经为2017年1月2日,患者经行量多,行经期长,一般7~9天,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偶夹杂血块,伴神疲气乏,懒言嗜睡,声低气微,四肢倦怠,头晕,偶有腰膝酸软,下腹部闷痛,喜温喜按,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76g/L,西医诊断为“子宫腺肌症、中度贫血”,曾服用“安宫黄体酮”和“止血药”(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切除子宫,患者拒绝,转中医针灸治疗。舌质淡苔薄白,舌体较瘦小,舌下脉络I度迂曲,脉细弱涩。四诊合参,考虑为月经过多,证属脾肾阳虚,脾不统血,治宜补肾温脾,益气养血。因患者月经刚干净,故辨为经后期,以毫针微调,穴取:百会、中脘、气海、关元、大赫、地机、足三里、隐白,均施予补法;中药以举元煎为主方。至经间期,上述穴位加温针灸续治,方法:取2cm长艾柱放置针柄上,靠近皮肤处垫上纸皮以防艾灰烫伤;经前期和月经期第1天,上述穴位加神阙、肾俞、脾俞穴隔姜灸,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为5~7天,诸症改善,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8g/L。
按月经过多有气虚、血热、血瘀之分,该患者年近五旬,肝肾渐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故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脾阳虚微,清气不升,脾不统血,冲任不固,经血失约。百会穴位居颠顶部,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头之气街,可升阳举陷;地机为脾经郄穴,阴经郄穴主治血证;隐白为脾经井穴,属木穴,升发条达之性,对脾不统血之血证有奇效,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大赫为冲脉与足少阴肾经之会;脾俞、肾俞为脏腑输注背部的腧穴。诸穴配伍,结合月经周期阳气盈亏,进行毫针刺、温针灸、隔姜灸治疗,顺性补虚。
2.3痛经案张某,31岁,2016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经前1周开始出现左下腹闷痛、胀痛,行经时疼痛加剧,得热痛减,部位固定,伴少许血块,常感腰酸,耳鸣如蝉,偶乳房胀痛,病程10余年,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已婚未避孕未孕,儿时有“阑尾炎”手术史,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多次宫腔镜治疗疼痛无改善,辅助生殖技术2次均失败。舌红,舌尖更甚,苔薄白,舌边晦暗,舌下脉络II°度迂曲,脉弦滑。四诊合参,考虑为痛经,证属寒凝血瘀,伴心肝郁火,下焦寒凝血瘀,上焦心肝火旺,治宜温经散寒,化瘀通络,辅以疏肝清心。针刺取穴:阿是穴(痛点)、中极、气海、水道、支沟、阳陵泉、期门、三阴交、太冲、神庭。阿是穴采用3寸长针,直达病所,施以泻法,余穴采用毫针刺法,施以平补平泻法,辅以温针,方法同上,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月经来临疼痛缓解。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患者腹痛程度明显改善,范围缩小,舌质红苔薄白,舌下脉络I度迂曲,脉微弦,加用十七椎隔姜灸,方法同上,并配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保留灌肠,后患者经辅助生殖技术已受孕。
按痛经以经行或经行前后下腹痛,伴月经周期而发作为特征,有虚实之分,实则不通则痛,虚则不荣则痛,该患者腹痛部位固定,得热则减,伴耳鸣、乳胀,舌尖红,舌边晦暗,故以实证为主,病程较长,日久郁而化火,虽属经前期,但因心肝火旺,故先以毫针微调。中极为膀胱经募穴,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疏利气机,理血暖宫;支沟又名飞虎穴,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五行属火,可行气通经;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下合穴,筋之会穴;期门为足厥阴肝经募穴;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配合督脉神庭,五穴合用,则疏肝解郁,清心降火,温针痛点阿是穴,温经通络,缓解局部症状,后火旺解除,于十七椎单穴隔姜灸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3 小结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是我国著名中医学专家罗元恺教授根据中医学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3],对指导妇科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夏桂成教授创立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根据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阴阳气血消长的生理特点,采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施治,以调理肾阴阳为主导。针灸调周疗法是模仿中药周期疗法,通过调理阴阳、冲任、气血平衡,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灵枢·根结》所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根据阴阳的消长过程,通过针刺艾灸选择及手法补泻和腧穴配伍,使阴平阳秘,冲任气血调和。中药针灸调周疗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调整月经周期,还可使其异常的基础体温逐步改善。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从整体上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正常排卵,改善黄体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达到调整月经周期的目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