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生态”观念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018-07-27龚启东

价值工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困境发展

龚启东

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因发展初期经济开发优先战略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正在被重拾议题,生态从未像今天这样收到社会各界关注。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期望与呼声愈发强烈,作为景观设计者的我们必然要扛起美丽生态建设的责任重担,在大生态观念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四种发展思想正共同发力,各界的生态行业从业者也正为实现真正生态中国而努力着,建设真正的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Abstract: Today, China is undergoing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high-speed development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priority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is now being rekindled. Ecology has never received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s it is today. The development expectations and voices of building beautiful Chin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 As landscape designers, we must pick up 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eautifu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large ecology, four kinds of development idea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working together. Eco-industry practition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also working hard to achieve a truly ecological China, and building truly beautiful China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關键词:大生态;自然式设计;恢复式设计;困境;发展

Key words: large ecology;naturalistic design;recovery design;dilemma;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7-0225-03

1 大生态

大生态学集深生态学和浅生态学之优长,摒弃了人们对深生态学中的虚泛空远的消极情素和浅生态学中人类妄大霸气的错误思绪;赞同并采用深生态学“宇宙间的万物平等”的正确认识与思维,同时吸收浅生态学“以人类为中心”中的人类主人翁意识和人类应具有的楷模效应,提出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并存的理论。

2 大生态概念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倾向、原则及手法

2.1 自然式设计

2.1.1 设计倾向

自然式设计的研究向两方面深入:其一为依附城市的自然脉络——水系和山体,通过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其二为建立自然景观分类系统作为自然式设计的形式参照系,核心是引入生态科学的系统思想和方法。生态科学在景园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过程表明现代景园设计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系统科学与景观设计紧密结合的综合设计理念[2]。

2.1.2 设计原则

①运用数据分析、分层叠加等理性方式进行设计推演。

②地形、地貌宜起伏多变。

③水体岸线弯曲逶迤、伸缩宽窄随形就势。

④道路走向呈曲线状。

⑤建筑群、园林小品、山石等布局不对称。

⑥植物配置以孤植、丛植或群植为主,尽量显示自然群落状态,不宜作等距配置,不宜做人工整形修剪。

⑦通过植物、水体、砌体等的综合搭配,形成和谐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而吸引动物进入。

⑧坚持自然主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多物种需求,淡化人本位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1.3 设计手法

将自然式设计的设计思想细化后,笔者选取主要的造景要素进行手法分析:

①地形地貌。

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堆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②水体。

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还要考虑水景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注重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交流的空间,同时水景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节水的[3]。

③建筑。

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④道路广场。

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⑤动植物群。

崇尚效仿自然的不规则自然种植,通过科学理性分析,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合理营造;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搭配,构成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吸引动物进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2 乡土式设计

2.2.1 设计倾向

在当下,“无个性”的特色危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当代乡土”的概念提出便是提供人们对区域性、地方特性、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有目的性的追求。[4]。

2.2.2 设计原则

乡土式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即强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设计者应当有选择性地使用各种手法与方式,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使景观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

2.2.3 设计手法

①拒绝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手法,坚持对当地乡土文化、材料、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后再进行设计。

②在建筑、景观等实体构筑物的设计上广泛吸纳当地文化地域特色,达到“小亮点、大融合”的景观效果。

③在开发选材等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现有环境的保护,尽量使用低碳环保可再生材料。

2.3 保护式设计

2.3.1 设计倾向

保护式設计即在规划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和谐的融为一体,即景观规划设计须以保护当地环境和风貌为前提,合理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创造景观特色、减少人为活动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5]

2.3.2 设计原则

保护式设计侧重减少设计开发对现状环境的影响,希望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保护现有资源,减少开发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类破坏最小化。

2.3.3 设计手法

①营造环境保护的景观氛围,可以从宣传保护理念,营造相关意境以及提高品味的设计入手。

②人性化构筑物、景观尺度设计的营造。

③使用绿色材料,有趣的造型与场地现状相契合。

④通过意境的营造唤醒游人的情感与感悟,将景观保护的思想和意识贯穿在景观游览的意识流中。

2.4 恢复式设计

2.4.1 设计倾向

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深入研究城市这一复杂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以便求得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以及城市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4.2 设计原则

恢复式设计在设计原则上极为看重对场地内已遭到破坏的环境的复拾与修复,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从运作角度上看,则是以人作为控制者来对该系统的把控与调整,实现快速化的生态系统重生与自运作系统的建立,最终达成环境恢复。

2.4.3 设计手法

①物种共生,在生态系统的设计上改变传统服务于人的景观设计思想,崇尚自然与物种平等,实现万物共生的目标。

②物质流管控设计,物质流动过程定量分析是研究和评价一个生态系统状态和预测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方法,物质流不同于能流,物质在流动过程中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流动呈可循环状态。

③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构建,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通过对地形地貌分析、植物搭配分析、地表径流分析、生态循环结构分析、动植物栖息地分析等综合权衡与理性分析得出合理的生态自我维持与调节能力构建方法,并运用于实际设计中。

3 基于现实案例的生态手法实际运用

3.1 成都麓湖生态城

3.1.1 项目背景

成都麓湖生态城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沙河村,成都市南延线板块核心区,并处于成都2011年新规划的高端服务综合新城天府新区中心,土地面积963.39亩,使用用途为住宅兼容商业,居住容积率2.0以下,商业和居住的建筑密度均小于等于45%。

3.1.2 景观核心设计

①景观系统:麓湖的景观设计强调山地与森林的相互关系,保留山体景观,变化湖区景观,以达到“湖光山色”的境界。也让建筑内部的景观与湖面景观形成互动,无论置身何处,都有非常流畅的视野景观线。

②生态系统:得益于麓湖本身的地形优势,设计者在浅丘地形上打造了2500亩水域,并对水环境进行了生态系统重建,实现现代自然式设计与保护式设计中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维持系统的构建。

3.2 成都活水公园

3.2.1 项目背景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1997年开始建设。占地2.4余亩,取自府河水,用于府南河的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3.2.2 景观核心设计

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活水园水处理工程的核心,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分;此外,对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水质的时空变化设有几十个监测采样管,便于采样分析,为保护湿地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场地。有较高科技含量和研究价值。人工湿地的塘床种植有各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在保证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宣传科普性和观赏性。

4 困境与发展

根据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早期《激励与个性》,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第一层次需要,随社会水平发展而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在环境美感与审美需要被纳为尊敬与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层次[7],在不断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程度会大幅提高;当下的生态化设计理念与手法以理性、数据化分析为主导,但同时却在人文美感方面还有所欠缺;笔者认为,作为景观设计师并正处在行业转型融合期,如何将生态与设计美感相融糅,为生态建设注入赏心悦目的景观设计元素,亦或为美丽的景观融入生态功能,值得每位行业者思索与探讨。

参考文献:

[1]McHarg.I.R.Design with Nature[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09.

[2]Waldheim. C.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2):14.

[3]熊媛.中英自然式园林艺术之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李子海,孔雁波.生态科学在现代景园设计中应用的发展[J].云南:云南环境科学,2003(03):44.

[5]陈雪芳.浅谈自然式水景设计[J].江西:江西建材,2016(01):21.

[6]彭倩,杜小光.关于“当代乡土”理念的几点思考[J].云南:有色金属设计,2008(01):33.

[7]王志华.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保护设计研究[J].河北:河北大学,2011(02):16.

[8]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园林,2003(07):27.

[9]Maslow. A.激励与个性[M].东方烟草报社,2002:98.

猜你喜欢

困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