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地理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2018-07-27贺林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质教育创新

贺林

摘要: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有了突飞猛进的突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于是就有了如今新课程背景下的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突破创新之后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就将探究高中地理与素质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质教育;改革突破;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做出了莫大的突破和创新,创新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和教师双方都受益匪浅,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学科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在结合了教材自身的特点之下不断地渗透素质教育,将地理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深入学生的骨髓。这样的改革让高中地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表层,更深入浅出,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信息化时代已经不再只是要求学生的知识性强就足够了,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这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才。本着向这个目标努力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将高中地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一、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素质教育

高中的地理教学,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所在就是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全权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好新课程标准之下应该掌握的知识。但如今育人先育德的教育路线不断普及,因此教师应当将课本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教书的同时育人,一举两得。高中的地理教材中知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诸多的素质教育。有爱国主义,唯物辩证思维;也有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对科学发展的态度;还有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对责任与义务的认识。这其中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观测描述,让学生燃起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其中有对地球环境的真实揭露,唤起学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进行保护和爱惜,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这其中还有全球各地的地理面貌,让学生不走出国门也能一览世界风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但让学生自己独自看书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的,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来让他们发掘到课本背后的素质教育,这也就是考验教师把握课堂内容的能力之处了。

地理是一门不仅限于中国的学科,它可以横跨大江南北,让学生见识到全球的地理面貌;地理还是一门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学科,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但是人均可利用的资源却很少的现状,让学生了解到如今中国的领土问题,了解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的排名如何,让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力,让学生意识到他们需要肩负起民族兴衰的重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二、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素质教育

地理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开放性科目,它亲近自然,走向社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不像数学和化学等科目那么遥远。因此,学习地理知识就需要让学生学到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也是当今社会教育至关重要的目标和理念。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让他们去感受那些当今社会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后不仅能够有效地掌握要求记住和学习的地理知识,更会对高中地理产生一种仰慕之情,认为这门学科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它的实用性非常的强。因此地理教學中,一个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设计和体验地理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三、多媒体的普遍使用让素质教育进入学生的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早就不像传统教学时那么艰苦和困难,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学习空间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过去教师只能通过白纸黑字和一些零星的黑白照片来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但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爆炸的大数据时代,高科技技术扑面而来,形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教师可以利用主题鲜明的图片、真实直观的视频、寓意深刻的漫画、深得人心的小故事以及优美动听的诗词歌赋等具有创造性的多媒体设备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而素质教育就与此同时,潜移默化,悄悄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通过多感官去了解和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当然远超于只用眼睛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那些优良的素质深入学生骨髓,让他们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越来越好,能够始终做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枯燥无味,让他们能在丰富多彩的日常学习中时刻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素质教育的方法方式有很多种,但教师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受到素质教育就要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不断升高,还能让学生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让学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存储的同时,也能不断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要善于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要让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丰富充盈的地理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熟练的掌握,能够认真分析教材中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始终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来渗透素质教育。与此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让学生不断的拓宽他们的眼界,将高中地理真真正正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成为帮助学生生活的好助手。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不单单只是要求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和应试教育中出彩的表现,更注重学生的行为品质,能够在学业优秀的同时做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时刻有着中华名族该有的传统美德,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素质教育创新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