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

2018-07-27侯彩凤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高中地理微课

侯彩凤

摘要:对于微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统一的认知就是微课是用数字化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来说,微课无疑是课堂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应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特性于一身,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更具浓厚的趣味性.地理学科知识充分体现了人文、区域、自然及生活等多种元素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理念: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全面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教学中做到如此“面面俱到”.确实非常不易。

一、“微课”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微课”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并不意味所有的知识都能运用“微课”。使用“微课”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说,并不代表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讲解,因为“微课”自身对时间有要求,所以并不意味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知识内容比较容易的可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但是内容比较复杂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思考的知识内容,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略胜一筹,过分使用“微课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所以,知识内容简单的就可以尝试运用“微课”教学,而知识内容复杂多变的则不适宜使用“微课”教学。

(二)合理的处理地理和“微课”之間的联系。“微课”和科目之间不是单纯的从属关系,而是需要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要合理地运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建立明确的主题、精炼的内容、丰富的资源和真实的情境,以便“微课”能够更好地为地理学科服务。

(三)“微课”在模式上不能统一管理,在表现方式上要多种多样。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地理微课堂”的模式还是比较单调的、表现形式也不够灵活,尤其是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面发布的比赛作品,很多都是采取的课堂教学片段的模式,制作的方式也是单纯地依靠摄像机进行课堂记录,因此在其表现模式上还要注重形式的多种多样。

(四)“微课”设计主题要鲜明,具有针对性。很多老师在“微课设”计、研发和使用的目的方面还不够清楚,动机也多种多样,很多“地理微课”的作品大多都来源于“微课”比赛,很多“微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进行参赛,所以在“微课”设计的时候要确立明确的主题,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课堂演示时再现地理过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的阅历以及认知能力有限,学习时经常会遇到难以消化的重点、难点,这时候就不仅仅需要老师的讲解了,还需要利用微课来进行直观化、视觉化的呈现,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高中地理知识。就像“昼长夜短”这一地理变化,以往老师都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的插画、模型或者照片等形式去认知,这样就很单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而微课就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地球公转做成动态的三维画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昼长夜短这一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并清楚其原理。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还让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学习时帮学生自我构建。对于高中课堂,个性化的微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自我选择需要的学习资源,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昼夜交替时可以重复学习地球自转的视频,了解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和由昼夜交替所带来的影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掌握,哪些需要巩固,哪些需要再好好学习。特别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时间紧、任务重,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构建地理知识系统。

(三)解疑答难,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的许多重点章节,教师在讲的时候往往比较枯燥无味,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不知道老师在讲台上到底讲的什么,迷迷糊糊的就过去了,那么如何生动形象的讲课,并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是地理专业的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正好微课解决了这一难题。比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微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此节课的重难点,在微课的制作中选用了动画的形式,通过三圈环流模拟的演示,同学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气压带的形成过程,通过看着这些动态图,学生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气压带形成的画面,使学生对此节课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在图例中快速判断和识别。

(四)延伸拓展,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求。在高二分文理科后,学生的地理成绩出现明显分界线,一部分是高一的知识是入门知识,偏简单,另一部分是高二之后,地理学科进入了难懂阶段,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就需要微课来枢纽调节,通过在微课中设置恰当的提问,合理安排好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思考,满足不同层次阶段学生课程需求,做到查漏补缺,也可以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比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微课,领悟能力高的同学,4节课下来就把知识全部掌握了,而其余同学还需要继续学习,此时,学完的同学就可以看下节课的微课知识了,也可以通过微课了解本节知识中的拓展知识。

(五)借助“微课”回顾、总结知识点。当老师要讲解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借助“微课”来回顾、总结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上一节课老师讲完了《地球的自转》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师要讲解《地球的公转》这一教学内容,在讲解《地球的公转》的时候,教师要先利用“微课”去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当学习完《地球的公转》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这两节课的知识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方便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包彩娥.微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12):82-85

[2]吴真勇.微课,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明珠[J].文理导航(上旬),2014,(9):65-65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高中地理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