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物理教学中分组探究学习的运用

2018-07-27王远松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

摘要: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思想,而且更是一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对于中专物理这一教学课程之一,如果采用分组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的话,能够更加高效率,有质量的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交流时,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本文就中专物理分组探究的学习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方式;分组探究学习

中专主要是为了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在物理教学中着重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分组探究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自觉、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作为中专教育学校,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分组探究学习的含义分析

(一)学习思想层面对探究学习的认识

1. 学生主体思想

分组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探究学习是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相互之间探讨进行学习,并对各种问题的解决,使学习效果达到老师预期的目标,不是死板的就物理的定义原理公式进行记忆。 在分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己组建各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明确他们在运用过程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高度集中注意力,是自己对大概的体系有一个了解,课后再在进行内容的填充。

2. 学生之间合作的探究思想

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就对学生的学习区进行安排(学习区进行在老师指导下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进行新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只依靠学习者自身是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和同伴共同帮助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就是要把新的学习任务放在师生合作的环境下来进行。在分组探究中,老师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面进行的引导,不能让他们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下进行思考。

3. 物理探究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一个理解和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探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对探究性实践学习的侧面认识

探究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就探究学习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物理探究性学习由于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环节中的,也就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在这些过程中应该都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指导学生自己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寻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学生自己的认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二、分组探究学习的内涵

分组探究学习是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学习,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成员和人数,组员时学生不能自己进行选择。分组探究学习一般每组5-7人,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小组人员的多少。分组的原则是:小组成员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大,经过小组学习他们可以达到统一水平。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分组的原则,根据中专物理课的基本内容、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结合老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5部分;就中专学生在课堂的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次数分为4个层次;根据学生平常在课堂作业中的粗心大意将学生分为4部分。分组的方式有很多种,分组探究学习是为了让同一层次的学生,经过交流学习后,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学习,让他们把课堂上不敢问或者不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从而使学习问题得到解决。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掌握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各小组成员的学习进步[1]。

三、分组探究学习的环节

(一)搜集资料,解决问题

分组探究学习中要对出现的问题先进行讨论,再搜集相关的资料,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制定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老师在进行探究问题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小组成员原先的学习情况,使设置的问题处于他们的学习发展阶段,通过分组探究学习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二)小组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

分组探究学习是就同学间的交流、探讨,经过交流后各小组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同一水平。在分组探究学习中不仅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强调小组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老师在对各小组进行问题设置和引导的时候应该对那些不经常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也给予特别的关注,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受到重视的,在今后的课堂和学习探讨中可以踊跃发言,可以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中专物理分组探究学习的方法应用

(一)设立情境式问题

老师所设立的问题是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前提,老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细节性的问题,再进行问题的设置。比如:在学习“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这一章节时,在讲解“匀速和变速”这一教学难点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就周围所存在的例子进行发现,再结合课堂上学生所找出的例子,帮助学生找到质点进而对质点的定义进行一定的阐述。老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在就匀速和变速问题讨论时,应让学生就自己日常生活的記忆谈谈哪些是匀速哪些是变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2]。

(二)选择恰当的分组时间

分组探究学习是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如果老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选择的时间不恰当,就会使分组探究学习的优势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进行分组探究学习的时间进行分组学习。在遇到概念性问题和由运动原理的课题时就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如:重力和摩擦力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演示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理;在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的课题中也可以运用分组探究学习方式,如:曲线运动的问题探究,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于曲线运动的理解。通过探究学习对中专物理的概念、运动原理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束语:

分组探究学习在现在的中专物理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难懂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吸收,进而提高我国中专老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谢明庆.新时期分组学习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04):56

[2]肖文敏.分组探究学习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50-151

作者简介:王远松(1982.10),男,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当十二星座成为老师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对教学方式的分析与阐述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聚焦核心素养 改革教学方式——南安国光中学提升办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传统教学方式在高中文科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初探
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