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反思,积累,运用

2018-07-27黄治琼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黄治琼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知识面的广度与素材的积累等等都将影响学生以后的语文素质、作文水平以及表达能力。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教育现状及利用四步走的方式更好的做好语文阅读教育这两个方面作简要介绍,结合实际应用,贴近学生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应用;分步骤

阅读是一种集收集信息、文字理解、把握中心主旨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其他教育打下基础。多读、多积累才能对文章有更多的理解,而遵循阅读的四个步骤:阅读,反思,积累,运用,对于阅读教育来说也非常重要,教师掌握好方法,在策略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利用科学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现状

小学教育是最基础阶段,往往因为处于基础阶段,教师对于语文的教育只停留在传统观念中,对于阅读教育采用浅层次教育,对题论题,不能做好延伸发展,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阅读面狭窄,阅读书籍种类少,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课下时间利用,没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做好引导,学生因为年纪小,判断力差,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对阅读的理解就停留在对于课文的简单阅读中,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遵循科学教学办法,做好课前准备,课后延伸教育,利用新型教学方式改变目前学生学习弊端。

二、在逐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做好基础阅读训练,初步引导

小学语文就是积累的过程,所以阅读是学生打基础的最好方式,小学生相对课业压力较小,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做好基础知识的理解,所以阅读时间可以大大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中选取的故事以及课文在文字、表达、情感等方面都是精挑细选的,可以以课文教学为基础,然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扩充训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为例,课文讲述了荷花的姿态,其中的细节描写虽然稚嫩,但是栩栩如生,“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课文的选取是专家研究出來专门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特别选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感情朗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拍摄一副荷花场景,或者为学生播放一段荷花的教育视频,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荷花的美,带着情感的朗读学习,然后因为景色之美对于阅读产生兴趣。

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与不同的阅读材料及讲解方式,因为学生爱好不同,如果强迫阅读可能会得到学生的情绪反抗,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课本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不同阅读类型的书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类型,虽然类型不同,但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增强主见,在自己喜爱的道路上塑造自己,为学生定向发展指引方向,以男女生性别不同,喜好不同为例,教师可以向女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类书籍,向男生推荐关于足球,星空等类型的书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虽然过程不同,但最终会殊途同归,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边读边思,看到阅读成果

阅读的积累必将带来思考,但是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会让学生在阅读的道路上加快速度,教师需要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加上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课程之外也养成这种习惯。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课文为例,学生看到题目可以先思考,变色龙是动物还是植物,他为什么要变色,他的变色原理是什么,它的模样是什么样等等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具有目的性,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阅读,不断的思考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带着问题阅读,会比无目的的知识积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在不断的的思考中会养成习惯,以后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立刻产生思考,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同时在阅读中或者阅读之后,学生也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以上面列举的课文为例,学生持续思考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动物也会变色,动物是不是还有另外的方式保护自己等等,在拓展思维中阅读,在阅读中拓展思维,相辅相成。

(三)进行素材积累,提升自我能力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看多记没有错,素材的积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章中学生认为优美的词句以及自己喜爱的情感表达方式,另一个是学生自我的感想,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思考成果,从无到有会经历一个无趣的过程,学生前期的积累可能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在阅读中他们会自己学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因为一开始的失败永远不开始的话,学生的能力将停留在初始状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文中出现的优美的词句,例如:“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等学生都可以以摘抄的方式把这些没有见过的词语组合方式积累下来,经常复习,形成自己的东西。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自己的读书感想,学生的素材可以是一小段文字,也可以是一本书,教师不作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的成长,以前的积累会为以后的表达打下基础,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可能就会写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东西。

(四)结合实际现状,主动学会应用

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表达中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不一样的提升,重复的思考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不一样的见解。教师可以定期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类型可以是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续写一段自己看过的但是认为没有完成的小故事,或者改编自己认为不完美的结局,在这种方式中形成一个延续性的思考,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并不简单,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其中关键,遵守阅读,反思,积累,运用这四个阅读步骤,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认识到语文阅读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卞啵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四部曲[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3):88-88

[2]何静.小学语文阅读高校教学课堂的四部曲[J]. 新课程导学,2015,(27):76-76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