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7-26丁海燕

大医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妇产科产妇护理人员

丁海燕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 130041)

妇产科患者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双重特征,无形之中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则会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1]。对此,本院实施针对性护理方式,取得良好临床护理效果,现在对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3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46±3.61)岁,产程3~9个月,平均产程(6.39±2.35)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产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所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入院评估,在产妇入院治疗之后要对患者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如自身因素、产程因素、需求环境等,及时分析其中可能会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告知患者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不安全情况的发生概率。

(2)环境建设,在妇产科的走廊、楼梯、厕所等地方要设置相应的扶手,及时清理地面的水渍。在妇产科病房走廊内有坡度的地方要设置醒目标语,提醒产科患者加以注意,避免摔倒、惊吓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要定期检查医院的灯亮情况,如果出现灯光不明亮或者灯光不亮的现象则需要及时上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灯管检修工作。

(3)加强沟通,妇产科护理人员要不定期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加深对产妇的了解,从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症状讲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培养产妇的安全意识,并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与认同感,从而提高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3.1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某些医院管理者因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尚未及时更新完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当前所应用的制度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制定的,无法对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一部分在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极易导致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如给新生儿冲澡所选择的淋浴方式不对,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现象;交接工作时没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进而忽视患者病情变化等。

(2)妇产科护理人员培训效果不佳。在某些医院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个别护理人员并不是专业院校毕业,因自身理论知识不足、专业能力匮乏极易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例如,产钳操作不当导致患者阴道出现血肿情况;高危产科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因忽视观察错过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等等。

(3)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在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今天,随着妇产科患者人数的增加,其对妇产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之中增加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是每年医院所提供的护理人员编制毕竟有限,“供不应求”情况的出现使得护理人员数量有所下降。绝大多数妇产科护理人员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之中,时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加剧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降低护理工作安全性。

3.2 减少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

(1)健全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妇产科管理者及负责人要根据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

临床护理方案,深刻认识到规章制度对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影响。对此,妇产科要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职能、操作规范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本科室护理人员的集体智慧,尽可能的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作出完善与细化。同时,要加强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确保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2)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一方面,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如专题讲座、带教、继续教育等。同时,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护理科研工作方面的研究,如胎心监护、新生儿复苏等,着重考核护理人员在突发状态中的急救能力及应急处理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妇产科活力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护理人员灌输以患为本的服务理念,引导护理人员以良好平和的心态面对护理工作中的突发状况,以微笑服务展示护理人员的医风医德,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

(3)优化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构。医院管理者及妇产科负责人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适当性的降低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降低,合理配置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构,在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低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处于良好状态之中。因此,要以弹性方式为排班的主要途径,按照“忙时人不少,闲时人不多”的原则进行合理调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逸结合[2]。

综上所述,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制定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水平,获得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这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良好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妇产科产妇护理人员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