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法”应用探析

2018-07-25郑云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郑云琴

[摘 要]“问题导学法”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应用“问题导学法”应注意密度、广度、难度和角度的把控,同时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原则。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各项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18)17-0090-02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指整个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一系列问题的创设、分析和解决来进行。从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这种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真正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勇于探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注意点与原则

首先,在密度上,教师要对学生思考时间、课堂参与度做出综合思量,真正做到疏密结合;其次,在广度上,问题设置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除了要注重优生思维拓展之外,还要对后进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做出充分考虑,且要将教学重难点充分突显出来;再者,在难度上,要设计出难度适宜的问题,避免太难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也要防止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最后,在角度上,要准确把握各种契机,选择更新颖的角度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应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原则,既要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拓展,还要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高效、轻松地学习掌握生物知识,促进其学习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推动高中生物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其中,启发性主要强调的是要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视为重点,不要急于将答案公布给学生。而探究性比较注重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产生疑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目的性则主要是指各类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堂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内容都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进行呈现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往往会产生枯燥、无趣等感觉,也不知该从何入手的,更无法做到对学习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对此,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堂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有力指导。比如,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搜集、整理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又与现实生活情境紧密联系的资料,用一种创新且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相关知识,寻找问题答案。

例如,在讲解“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经常吃的馒头来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为什么馒头松软而多孔”等问题,或者是结合人们经常饮用的米酒来提出“为何米酒没酿成而变成了醋”等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况引入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案例,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生物知识。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在顺利完成导入环节之后,教师应选择恰当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探究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既不能随意放任学生,也不能过分干预学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轻松而高效地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拓展其思维空间。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来查阅相关资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问题答案,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观点与认识。

高中生物涉及很多琐碎的内容,教师若一味地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讲解,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呈现知识信息,串联琐碎的知识点,在尽可能降低学习难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系统、完整地掌握生物知识。

例如,在教学《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时,教师提出了“最小的生物是什么”“它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等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提出“人体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的”“血细胞生活的环境与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有何异同”等问题,从而引出了“细胞生活的环境”相关内容。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不仅有助于紧密联系教材知识,也促使学生明确学习思路,从而更轻松、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

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你们知道生物组织中,最丰富的蛋白质是什么吗?(2)我们平时食用的食品中,最丰富的蛋白质是什么?(3)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氨基酸一共有多少种?具有什么结构特点?(4)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利用前两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蛋白质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进而产生对生活中生物知识的思考。后两个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具体到了微观层面,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可以让学生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拓展思维。

3.以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思考,突显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认为学生只有多掌握理论知识才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但往往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教师不停地灌输,学生也无法获得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进而也就失去了质疑、提问的机会,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问题导学法”的科学运用,便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知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相关内容时,先为学生讲解格里菲斯实验的研究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疑问积极提出来,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这样学生就会提出诸多问题,如“为什么R型细菌没有毒而S型细菌有毒?”“为什么有了S型细菌就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等等。大胆质疑,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还使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与掌握。

又如,在讲解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乌梅和橙子,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此时此刻的具体感受,学生纷纷表示自己有流口水(分泌唾液)的感觉,一些学生指出这是条件反射。教师对于这样的答案给予了肯定,并且继续提出问题:这种反射活动是由哪个结构完成的?你们从刚开始看到乌梅,到口中分泌唾液,都涉及了哪些结构呢?有了刚才的切身体会,学生自然会很想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之后,该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如何传递的?兴奋在突触结构的传递方向和速度与神经纤维相比,有何不同?通过这些设问,很好地引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

4.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整理重点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零碎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与完整掌握,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总结与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串联知识点,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还可以做到查漏补缺,让学生真正从整体上进行学习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会存在某些疑问,对此,教师应耐心给予解答,在师生共同探究中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当接触流感病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用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探究指明方向,使其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在所学知识中找出正确答案。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具有广度和深度以及相应的知识内容,通过整合知识内容,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核心内容上。

又如,在讲解“胚芽鞘生长的具体部位在哪儿”时,学生基本都知道是在下部伸长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之后怎样影响下部生长?”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引出多方面知识,进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整体角度进行探究和记忆。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来总结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全面檢验,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高中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尝试将“问题导学法”灵活运用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这对全面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环节,增强学习兴趣与效果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相关问题的精心设计与恰当提出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指明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够更轻松、高效地掌握生物知识,进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罗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6):252-253.

[2] 雷龙辉.“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173.

[3] 尚宁.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 李婷.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55.

(特约编辑 安 平)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