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

2018-07-25戴朝霞陈雪玲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性思维初中生物心脏

戴朝霞 陈雪玲

[摘 要]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基于此,主要从问题的引领、活动的设计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等三个方面入手,树立学生对事物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理性认识,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理性思维;初中生物;输送血液;心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87-02

在网络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初中生如何正确面对社会,面对网络信息,如何阐释关于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呢?在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必然要求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刻不容缓。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方向明确、有充分的事实或理论依据、有推理和论证的过程三个基本特征。下面笔者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为例,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问题引领,明确思维方向

理性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引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思维,以减少思维与探究的盲目性。

例如,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通过课件为学生播放心跳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现生命的美妙心跳声正是来自我们的心脏,心脏为什么会发出这些美妙的声音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心脏的结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想到用实验来探究心脏的内部结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顺利地找到心脏的各个结构,笔者首先展示了猪的心脏的正面观和背面观,引导学生观察、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接下来,笔者和学生一起举起左手,分析心脏的左右侧,帮助学生形成心脏有左右之分的概念,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计活动,获取感性认识

理性思维是有目的的,它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或某个任务。学生的理性思维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实践活动越深入,获得感性材料越多,学生就越有机会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从而发现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理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应体现理性思维过程,初中生的思维基本上还处于感性阶段,而形成理性思维的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感性材料。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1.提供感性材料

本案例中学生已对心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但其认识与事实有所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给予学生实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去感知,获取支撑理性认识的证据。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心脏结构模型、心脏工作原理模型两个模型;猪心脏实物正面观、背面观和猪心脏瓣膜等三张照片;猪心脏摸捏血管感受和注水实验两个视频;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实证。

2.设计实践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为进一步建构概念、总结规律奠定基础。本教学案例设计了四个“寻找”活动。

[活动一]观模型,找心脏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观察心脏的模型,完成以下三个问题的解答。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它具有什么功能?

(2)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心脏四个腔的心壁厚薄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观视频,找血管类型。

教师提供“课前兴趣小组同学摸捏与心脏相连的四根血管,并说出血管的特点”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根据视频中同学的描述,说出与心脏相连血管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请写出与心脏各个腔相连的血管。

[活动三]观视频,找血流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兴趣小组录制的往四条血管中注水的实验视频,并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1)。

[活动四]观模型,找血流路线。

由于心脏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这个理解难点,教师课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模拟心脏工作的模型(如图1)。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挤压“心房”和“心室”,让学生仔细观看模型中的液体——“血液”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中的两条血流路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路线,很快就写出了左右两条血流路线,并进一步概括出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通过模型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难点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三、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理性认识,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的特点是注重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从个体中总结一般的规律。也就是说,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比较等方法,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形成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概括、综合形成理性认识。

例如,本案例的“活动二:观视频,找血管类型”,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与心脏相连血管有两种类型,而是先给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上节课学过的血管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的类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动脉与静脉的区别在于血流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血液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方向。

在“活动三:观视频,找血流方向”中,当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结果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规律的表象,即“从上腔静脉和肺静脉注水,分别从肺动脉和主动脉流出,而从肺动脉和主动脉注水,仍然从原路回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再出示猪心脏的瓣膜,让学生观察瓣膜的结构,从而推理出瓣膜具有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

综上可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的引领、活动的实践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手段,树立学生对事物的质疑意识,使学生学会批判地看待问题,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理性思维初中生物心脏
心脏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