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18-07-25沈燚洁
沈燚洁
[摘 要]拓展性实践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借助各种资源进行科学观察、科技制作、调查访问、科普博览等拓展性活动,有助于推动科学课堂教学,并有效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拓展性实践活动;初中科学;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80-02
一、开展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背景
科学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背景下的一项重要活动。2015年7月3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要求:在七、八年级开展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既然科学实践活动有如此重要的价值,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真的引起重视了吗?
(一)重审思:科学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自己去研究。”这是教师布置课外实践活动时常说的话语。试问:学生课外真的去“研究”了吗?有多少学生会去“课外研究”呢?作为教师,关注过这些问题吗?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在本校随机选取了四个班级共220名学生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见,学生喜欢科学实践活动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感兴趣,但由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系统规划,实施过程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又缺少让学生展示、评价等平台的搭建及实施保障,导致科学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二)破瓶颈:科学实践活动纳入拓展性课程规划
基于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学校于2014年提出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将拓展性课程建设视为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也为我们科学组进行拓展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实施平台。
课程设计只有变成可操作的课表,才能真正变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将科学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表,实现实踐活动课程化,打破了原有的实施瓶颈与障碍。学校制定拓展性课程管理办法、学生选课指导等制度,有助于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拓展性实践活动,保证课程实施的规范有序。
二、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所论述的拓展性实践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任务以外,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延伸性综合探究活动,它既是主题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升华,也是对学生进行的渐进性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拓展性实践活动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延伸,可使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有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内容来源:1.教材中在课堂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和活动;2.教材必修知识内容上的延伸;3.教材中“科技视野”的拓展;等等。
实践活动形式: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2.与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同步拓展。
学生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每一个活动项目进行一次评价,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2.展示型评价:(1)课堂中小组展示分享;(2)校内科技节展示;(3)家长会展示;(4)学生作品收藏,由科学教研组陈列,供学生观摩。
(二)实施流程
在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实施流程(如下图)。
(三)案例选摘
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案例较多,现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
1.科技制作类——滑动变阻器的制作过程
活动目标:动手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深入认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活动过程: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滑动变阻器。活动时间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1)设计;(2)分工:确定材料分别由谁准备(教师为学生准备足量的镍铬合金丝)。第二课时:(1)每组至少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2)接入电路,比一比哪一组的滑动变阻器变阻效果好。
学生铆足了劲思考,都想做出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滑动变阻器,在“比一比”环节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不要只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那些固定的东西,而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
科技制作类实践活动实施的关键:(1)体现科学核心知识和原理;(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3)积极动手;(4)教师精心指导;(5)注意操作安全。“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
2.科普博览类——杭州低碳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活动目的:(1)发挥科技馆的优势,丰富科学课外知识;(2)观察各种科学现象,培养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科技馆为学生精心准备“会飞的碗”“静电乒乓”“魔力水车”“笼中鸟”“人体导电”“听话的小球”“椎轮上滚”等30多个展台。针对这次活动进行:(1)活动简介;(2)下发活动单;(3)参观及实践;(4)交流分享。
根据本次活动,设计合理的活动单,以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单(如下图)宜简洁明了。
在交流与合作环节,先统计学生感兴趣的展台(笔者对八年级110名学生的活动单进行统计):对“会飞的碗”展台感兴趣的学生有45人,占40.9%;对“静电乒乓”展台感兴趣的学生有33人,占30%;“对人体导电”展台感兴趣的学生有25人,占22.7%,对其他展台感兴趣的学生有7人,占6.4%。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八年级所学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静电及导电引起的实验现象感兴趣的较多,同时也说明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步进行拓展最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然后分小组交流所见所感,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普博览类拓展性实践活动实施的关键:(1)尽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内容;(2)需要学校、校外专家、其他人士的支持;(3)选取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形成活动单,以免变成走过场;(4)教师适当讲解;(5)课外兴趣小组需合理组合。
三、开展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一)收获
1.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初中开展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和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活动中,“作品”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有成就感、自信心,而且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科学的用处和好处。
2.提高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拓展性科學实践活动中,很多资料、数据、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分析,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了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有所不同,而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它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权,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使他们的才能得到重视和发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了机会。
(二)体会
1.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实践要从扶到放
实践活动小组刚开始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等到学生适应了实践的过程后,教师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进行一学期后,教师确定内容,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进入八年级,学生在教师确定的内容以外,可以跟教师共同讨论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
在组织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个性发展需求。初中生好动、好奇心强,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少讲理论,以动手、分享为主,使学生感到学习科学是那么有趣,学起来有滋有味,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