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8-07-25刘洞波李永坚肖鹏何宏
刘洞波 李永坚 肖鹏 何宏
摘 要 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应用型高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精神树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20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pplied university teaching system,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specialty in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n this basis, constructs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specialty, which has a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ype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信息類人才要求具有宽泛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首先对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其次构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3]
1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1.1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不明晰
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自实践,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孵化而来。实践教学体系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纽带,只有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然而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观念滞后,师资缺乏,教学内容陈旧,体系不健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念,明晰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互关系,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
1.2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关联程度有待提高
有些高校受人才培养模式、扶持政策、创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未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甚至认为只要开展了实践教学,就能很好地完成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体系与就业指导体系的分离,导致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创业就业与学生实习相结合;不系统的实习安排导致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不能很好地实现创业就业目标;各类教学范式改革、竞赛活动的辐射面也有待扩展;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合理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高度关联起来。[4]
1.3 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实践教学受到实践教学师资、实验设备、实验场所等的限制,实施起来困难较多。目前存在实践教学场地紧张、硬件设备老化、维护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资源不丰富等窘状。同时,共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紧密,部分实习基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导致校外实践教学缺位,校内实践教学得不到延伸和拓展。
2 信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训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顶层设计,是建立专业标准的载体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学校“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教学方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通识教育与信息类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课前、课内、课外协同并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培养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保证综合实验(实践)周、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优化课外培养计划,设置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调查、文化素质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创新创业项目、技能培训六个模块。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获得社会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创业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
2.2 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培养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采取多元培养模式,适应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培养。借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改革等契机、通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教融合”等手段,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保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1)教学科研协同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和科研统一的前提下,科研服务于教学,科研嵌入到理论教学内容中,科研条件支持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将实践中的技术和经验引入至实践教学过程中,科研活动同时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的创新思维同时将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研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学校企业协同的参与式教学。实现校企协同的“项目驱动”参与式教学,要建立包括校内综合能力培养、校外企业能力深度拓展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产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更多满足信息产业要求的信息类专业人才。
2.4 构建“四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并重,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信息类人才培养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四层次-两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即“基础型-提高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四层次,“基础训练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工程能力培养与专业技术学习”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理论-实践-创新”。[5-7]
2.5 建设多样化和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建成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利用已有实验室,改造升级建成“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创新实验平台”;通过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源,建成大批校外实习基地,覆盖“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可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6 完善质量评价标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实践教学各环节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实践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随时掌握实践教学状况。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方式。对于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从学生预习成绩、实践操作过程成绩、实践报告成绩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加权评定后确定有效成绩。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过程,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8-11]
3 结束语
信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和企业对信息类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多样化和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完善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了“四层次-两结合”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成慧翔.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7):92-96.
[2] 謝瑞杰.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186-189.
[3] 王晓民,李妙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96-99.
[4] 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140-144.
[5] 牛庆玮,胡伟,刘臻,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0-73.
[6] 朱金秀,范新南,朱昌平,等.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9-131.
[7] 刘洞波.信息类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32-33.
[8] 李斌,翟雪峰,李德才等.科教融合如何支撑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9] 刘有耀.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
[10] 周光礼.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11] 施建军.以科教融合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