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热卖的音乐盒
2018-07-25李佩宁
李佩宁
在STEM领域中,产品经理与工程师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非常接近,他们都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来更好地完成工作。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想成为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学习、工作精益求精的最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一、课程重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以产品经理的视角来实践产品设计流程。学生们在了解“热卖”概念后,通过调研产品需求、总结热卖要素,自行设计及制作音乐盒,以此了解产品设计过程,提高设计及制作能力。
【涉及领域】工程、经济、物理、数学、写作
【建议年级】小学高年级
【建议时间】170分钟
【材料】音乐盒机芯1个、硬卡纸3张、彩纸3张、包装彩纸若干、吸管2个、纸杯2个、KT板4小张、彩笔4根、毛根3根、彩色毛线10根、雪糕棍6根、细木棍6根、双面胶20条、方块胶15个、透明胶1个、铝箔纸4张、胶棒1个、彩色珠子若干、钻石贴若干
二、课程任务
设计制作设想中的音乐盒,了解设计、执行、反思与修正的工程设计循环,锤炼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步骤
1.导入(20分钟)
第一步,给出许多张好看的音乐盒图片,让学生辨认并思考以下问题。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喜欢哪一个呢?
(2)你们有没有收到过音乐盒礼物?
(3)你有音乐盒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引出热卖的概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热卖?
(2)热卖商品的近义词有哪些?(畅销商品、热销商品、抢手货、热门货、大卖商品、爆款商品、人气商品、脱销商品、火爆商品)
(3)热卖商品的反义词有哪些?(积压商品、滞销商品、积存商品)
(4)你能用这些词造句子吗?
第三步,为确保学生理解了热卖的概念,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生活中有哪些商品是热卖商品(苹果手机、小米手机、运动鞋、房子……)
(2)为什么有些商品热卖,而有些却积压?
(3)你买过什么特别热卖的商品?哪些元素吸引你购买?
2.宣布任务一及评价量规(15分钟)
【宣布任务】用给出的材料想办法提高音乐盒机芯的响度。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1)。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贝仪测量音乐盒机芯的响度,可以多测几次取平均数;然后测量一个成品音乐盒的响度,多测几次取平均数,比较差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成品音乐盒的响度比机芯的响度更高?哪些因素提高了机芯的响度?教师结合吉他和二胡的照片讲解共鸣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共鸣箱或轻薄坚韧的蒙皮来提高响度。
3.任务一的执行(30分钟)
正式执行搭建任务。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
(1)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机芯固定住?
(2)你喜欢共鸣箱还是蒙皮,为什么?
(3)小组怎样分工?
教师发现表现比较好的组后,要鼓励其他组的学生前去观摩。
4.总结和反思(25分钟)
各小组完成后,教师进行测试。全部小组完成后,选出小组代表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汇报。
(1)小组怎样分工?每个人的贡献是什么?
(2)小组装置使用了哪些设计元素提高响度?
(3)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5.宣布任务二及评价量规(15分钟)
【宣布任务】使用剩余的材料,设计音乐盒的外形,制作本组的热卖音乐盒。宣布任务后,呈现评价量规(见表2)。
教师可以使用之前的音乐盒图片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音乐盒的设计是否有主题?分别是什么主题?(圣诞节等)
(2)这些音乐盒都适合什么时候使用?(各类节日、生日、纪念日等)
(3)这些音乐盒有哪些相同的设计要素?(精选材料、外表精美、主题明晰、音乐与主题相配等)
【进阶设计】如果马上过春节了,请各位同学在班内调研其他同学会购买包含哪些设计元素的音乐盒。请同学们列出能让你掏钱购买的音乐盒必须包括哪些要素。
6.任务二的执行(45分钟)
正式执行制作任务。教师用以下问题引导。
(1)图纸上的计划行得通吗?
(2)搭建中做了哪些改变和调整?
(3)怎样美化?设计了哪些元素?这些元素怎样体现节日(如春节)气息?
(4)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教师发现表现比较好的组后,要鼓勵其他组的学生前去观摩。
7.测试和全班讨论(25分钟)
教师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测试。全部小组完成后,应分别上台进行宣传推广,包括设计思路及广告词、具体的搭建过程分工等。将全部作品进行充分展示,全班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讨论这些设计中的优点以及尚需改进之处。
(1)这一设计用了哪些方式来丰富主题?
(2)自己组的作品有哪些优点?从别的组那里学习到了什么?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