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潜力与中俄经贸合作的天花板及成长空间问题
2018-07-25徐坡岭,那振芳
徐 坡 岭, 那 振 芳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北京 100007;2.辽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沈阳 110136)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包含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和外交等多个维度的高水平国家间关系。从中俄两国1996年通过《中俄联合声明》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今,中俄在政治、安全、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合作日臻完善和成熟,但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却与两国政府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那种认为中俄两国关系“政热经冷”的说法几乎成为主流观点。①包括时任国务院总理吴邦国在内的政府官员和许多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持这种看法。从数据上看,尽管从1995年到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从54.63亿美元增加到840亿美元,②数据来源: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出版物《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见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ru/statistics/publications/catalog/doc_1135087342078。但中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从1.95%下降为1.89%,即使在两国贸易最密切的年份,对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仅有2.28%,③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库数据计算所得。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排名在第10位前后。如何评价两国的这种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面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在实践层面上,还是在学术研究层面上,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俄关系“政热经冷”,经贸关系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匹配,这种看法在中国学者和政府层面几近主流。
那么,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水平是否真的“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或者“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为什么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俄贸易合作的潜力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的贸易快速增长?在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些类似天花板一样的限制,使得经贸合作潜力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经贸额呢?如果可以突破这些限制,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成长空间有多大?促进这种成长的政策方向是什么?本文试着对上述问题给出解释。
一、中俄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的潜力是否相称?
(一)中俄经贸合作的官方期待与学者对经贸合作水平的评价
首先,从政府层面看,自1996年中俄首脑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中俄关系日臻成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与之相伴随的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一直强调要加强中俄经贸合作。1996年,叶利钦总统提出20世纪末中俄两国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尽管没有按时实现,却也表明了一种期许。进入21世纪,两国领导人也提出过中俄经贸合作的水平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相称的说法。特别是2012、2013和2014年中俄首脑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均提出了在2015年前把经贸额提高到1 000亿美元、2020年前提高到2 000亿美元的明确目标。④2012年6月,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全面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在2015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 000亿美元,2020年前提高到2 000亿美元,同步提升经贸合作的质量,加强在投资、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重点推动两国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扩大地方合作与企业交流。”(见http://www.cnr.cn/gundong/201206/t20120606_509825968.shtml)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实现经济合作量和质的平衡发展,实现双边贸易额2015年前达到1 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 000亿美元,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见http://news.ifeng.com /mainland/ special/xjpshoufang/content-3/detail_2013_03 /23/ 23430467_0.shtml)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新阶段的联合声明》:“继续努力推动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达到1 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达到2 000亿美元,落实中俄政府间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以保障双边贸易平衡,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增加相互投资,包括在俄境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综合开发矿产资源,建设经济型住房。”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 2014/0520/c1001-25042551.html)。由于2015年俄罗斯遭遇经济危机和卢布贬值,这一目标没能实现,但2016年的《中俄联合声明》①“保持双边贸易稳定快速发展势头,逐步优化贸易结构,创新合作模式,为实现2020年前双边贸易额达到2 000亿美元创造必要条件,扩大相互投资规模”。见2016年6月《中俄联合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6/c_1119111908.htm)。仍然重申了在2020年前把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 000亿美元的目标。这种定指标、下任务的做法,客观上反映了两国领导人对迫切改变经贸合作水平相对落后于政治关系这种局面的期望。
其次,学者普遍认为,中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现实的经贸合作水平没有反映两国的贸易潜力。
从百度学术和知网数据库查阅以“中俄”“经贸关系”“潜力”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剔除报刊类的记者快讯,在截至2018年1月20日的100多篇文献中,持上述观点的文章占绝大多数。得出上述判断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的学术判断更多是政府层面对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视和期许在学术研究中的反映。这类研究往往没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和翔实的数据基础,更多是一种学术为政府政策的实施鸣锣开道的实用主义宣言。如曲伟在2000年撰文指出:“近些年来,中俄经贸进出口总额最高时每年只有六七十亿美元,占中国与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不足2%,与两国首脑确定的政治上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与中俄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极不相称,与中俄两国确定的近期进出口总额每年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极不相称。”[1]这种“极不相称”的依据是作者开篇指出的“中国与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互补条件”,可以推断,作者所说的“中俄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主要来自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互补条件”,至于其具体理论逻辑是什么,后文中并没有展开。当然,这里的互补条件是否不可替代,也没有论证。
第二类文献的逻辑主要是从中俄政治关系实践与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相对落差得出上述判断的。这些判断往往从学术层面强调了经贸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并给出了许多政策建议。在这些研究中,一般都高度肯定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军事、地区安全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然后指出中俄经贸合作尽管有进展,但发展水平与政治关系不相称,没有发挥两国的经贸合作潜力。比如陈元在2015年撰文指出,两国经贸关系呈现不少亮点,“但总体看,中俄经贸合作相当有限,结构有待改善,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2]
第三类文献则属于更加学理性的研究。这类研究一般从中俄经贸的互补性、竞争性、贸易结构,或者贸易潜力、贸易效率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判断中俄实际贸易水平与贸易潜力的差距,得出中俄贸易潜力巨大的结论,并指出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这里实证方法运用比较多的主要是硕士和博士论文,比如一篇以《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安排专门的章节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得出的基本判断同样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与增长速度与两国友好关系不相称。[3]这些研究大都认为,两国贸易的潜力主要基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4][5][6]42-45也有一些研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定中俄两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部门,进而指出这些竞争优势没有在双边贸易中得到充分发挥;[7]还有研究把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贸易潜力放在一起讨论,主要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来估计中俄贸易的发展潜力,并得出实际贸易额落后于贸易潜力的结论。[8]101正是基于上述判断,近年来,关于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普遍把如何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作为重点,探寻制约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因素,[9]其中,多数文献都在讨论如何挖掘两国经贸合作潜力的问题。
综上所述,一方面,中俄两国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并在政府层面构建了双边首脑会晤、总理定期会晤和部长级工作机制等合作机制,在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实是双边经贸合作有进展,不过实际合作水平与期待和合作潜力还有很大差距,两国首脑确定的经贸总额目标一直未能实现即为这种判断的证据。另一方面,学术界的判断,则是从2000年“中俄经贸合作与两国首脑确定的政治上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相称”,到2004年仍然是“中俄经贸合作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两国经济实力和水平很不相称”,一直到2015年,“中俄经贸合作相当有限,发展水平与两国政治关系还不协调,与两国的潜力还不相称”。这些判断给人的感觉是,历经近20年的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与潜力之间的差距没有变化,或者没有进展,原因何在?是判断有误,还是判断的逻辑有误,导致这种判断本身也是错误的?
(二)测算贸易潜力的基本逻辑与中俄贸易潜力的测定
回顾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关于贸易潜力的研究和刻画主要有四个视角,并构成了四种基本逻辑:贸易互补性视角、显示性比较优势与贸易竞争力视角、贸易引力模型视角和贸易效率视角。
1.贸易互补性视角与中俄经贸潜力及其实现
贸易互补性视角的基本逻辑源于国际贸易的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因为资源禀赋差异和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与方向分化,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生产分工的差异,从而在国家间形成不同的产品供给和要素供给群落,在开放贸易的条件下,两国居民需求的多样性与本国专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互补性贸易得到解决。因此,存在贸易互补性的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相互贸易的潜力。这是互补性视角关于国家间贸易潜力的基本逻辑。①对两国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往往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这是由经济学家德赖斯代尔(Peter Drysdale, 1967)提出的一种贸易互补性的测试工具,用来衡量两个国家或地区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但该逻辑至少存在两个漏洞:一是互补性贸易视角所揭示的贸易潜力在多边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中是可以被替代的,这种贸易潜力只是开展贸易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双边贸易的充分条件;二是这种贸易潜力的规模是难以估计和衡量的。
如果世界只有两个国家,那么,本国在商品种类与相应数量方面的全部供给缺口构成对贸易对象国的商品需求,基于贸易互补性的需求总规模就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但在多边开放贸易的世界经济中,这种主要表现为最终商品和原材料需求的互补性贸易是可以在多个贸易对象国之间相互满足的,所以,这类商品的进出口又是最容易发生贸易转向的贸易类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自由贸易和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决定这种贸易是否发生转向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而不是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或其他因素。因此,所有关于中俄之间存在巨大贸易互补性,从而必然具有巨大贸易潜力的判断都是靠不住的。
具体而言,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丰富,中国劳动力丰富且制造业发达,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的SITC商品分类中,俄罗斯的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存在互补性,这是贸易互补性视角下的两国贸易潜力。但中国是否必须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原材料,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的供货条件和商品价格,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中国是否有其他替代性同类商品的供货来源。同样的,在俄罗斯市场上,中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和机械设备等工业制成品存在着更多的国际竞争对手。相对而言,能源、原材料多属于战略性贸易品且具有市场垄断的特征,与此同时,俄罗斯在特定时期拥有部分高科技军事类产品的国际垄断优势,而中国生产和提供的更多属于竞争性产品,因此,在中俄互补性贸易潜力的现实化上,俄罗斯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也就是说,俄罗斯不仅掌握着是否向中国提供能源供应和先进武器供应的话语权,还掌握着是否从中国进口同类工业制成品的话语权。中俄之间能源合作的突破分别出现在2009年和2015年,都是在俄罗斯遭遇经济困局和国际关系困局的情况下突破的,正说明了该领域贸易潜力转化为实际经贸合作的主动权不在中国手中。先进武器合作的突破则是中国武器研制水平突破的前夕,也说明了这一点。
2.贸易竞争力与显示性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俄贸易潜力
分析两国间经济分工和贸易潜力的贸易竞争力视角,其基本逻辑是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揭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产业或行业竞争地位,进而确定两国间是否存在贸易潜力。从理论演化的角度看,贸易互补性的视角揭示了两国贸易的可能性,但正如上面指出的那样,在多边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中,任何一个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国家间的贸易竞争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即使两国间存在经济互补性,但如果这种互补性形成的需求缺口完全可以被第三国之外(包括第三国)的商品供应填补,那么,就只有这两国的互补性行业都具有国际竞争力,双方才能获得进入对方市场提供商品的资格。这就提出了衡量一国特定商品或行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问题,这种衡量一国特定商品的贸易竞争力的方法就是计算该国某种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源于1965年巴拉萨(Balassa)提出的一项测试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构造是,以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作为分子,以世界对该种商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额的比重作为分母,以这两个比重的比值作为衡量这个国家该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大量的经验研究使得学者们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取值范围,这个取值范围分为四个区间:大于2.15属于强竞争优势,2.15至1.25为中强竞争优势,1.25至0.18为中等竞争优势,小于0.18为弱竞争优势。[10]
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提出的年代,国际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还主要考察的是产业间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产业内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一国的特定产业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给主要用来衡量属于产业间贸易的特定商品显示性比较优势的逻辑提出了挑战。为了消除这一逻辑缺陷,避免仅仅考虑特定产业的特定商品出口,导致指数测定不能完全反映该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情况,1988年沃尔拉斯(Vollratlh)提出从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指数构造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一个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无论是显示性比较优势还是显示性竞争优势,其基本逻辑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该国是否具备向贸易对象国供应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存在贸易互补性的国家之间,贸易潜力才有可能转化为实际的贸易往来和贸易合作。因此,显示性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仅仅是上述贸易潜力研究的条件扩展。这种条件扩展没有改变已有的贸易潜力研究的局限性,仍然是既不能估计贸易潜力的规模,也无法说明贸易转向和贸易替代问题。①特别是在许多文献的题名中,往往用“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等关键词来定义研究的问题,这里的“双边贸易竞争性”在字面意义上是双边贸易中两国的相互竞争问题,而不是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所衡量的两个国家各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这带给非贸易专业读者的困扰甚至大于内容本身。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显示性竞争优势对中俄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与人们的经验认知基本相似。俄罗斯在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保证了俄罗斯同类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样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保证该类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这些竞争优势能否转化为实际的贸易行为,这些研究不能给出答案。
3.引力模型视角对中俄贸易潜力规模的测量
前述互补性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贸易潜力的研究还都限于“有”或“没有”的层面,并通过计算特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揭示了在对方市场销售该产品的可能性。明确的计量两国贸易潜力的方法是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是牛顿万有引力模型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简·丁伯根(J.Tinbergen)[11]和珀亦赫宁(Poyhonen)[12]分别在1962年和1963年的研究中提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一般用GDP来表示)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一思路成为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标准的引力模型包括三类解释变量:衡量市场规模的解释变量,如进出口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人口;衡量地理位置的解释变量,如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是否接壤等;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衡量贸易双方是否存在优惠的贸易安排。该模型的基本逻辑是,两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各自的产出能力和吸收能力,构成两国相互贸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基础。在模型构建中,经济规模可以用GDP和总人口表示;两国的地理位置反映了相互贸易的成本大小,构成相互贸易的客观条件基础。在模型构建中,可以用两国经济重心的距离等变量来表示;开放条件下两国的贸易协定、特惠安排等,构成两国贸易的主观条件基础。在模型构建中可以用双边自贸协定、共同参与的多边一体化经济组织、技术标准协定、海关合作协定等变量来表示。显然,第一类因素与双边贸易成正比,第二类因素成反比,第三类因素成正比。通过一国与大多数贸易对象国的贸易引力一般化处理,得出各模型变量的相关系数,然后代入两国的影响变量,计算贸易潜力。①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在实证检验中被多次扩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Meeusen & Broeck(1977)以及Aigner,Lovell & Schmidt(1977)将面板数据与Farrell(1957)的随机前沿方法结合,构造的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
运用引力模型评估中俄两国的贸易潜力是近年来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也产出了不少相关成果。由于不同的研究选取的变量存在差异,所以结论也有差别,但都基本认定,中俄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贸易潜力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刘志中2017年的一项研究结论是:1995~2003年之间,贸易潜力基本转化为实际双边贸易额,贸易额与贸易潜力之比在1.05至1.006之间;2004~2014年之间,贸易潜力变大,两者之比在0.989至0.947之间。[8]101康晓玲分析了2008~2013年之间中俄贸易潜力问题,中俄实际贸易额与贸易潜力规模之比在0.682至0.862之间,有较大规模的贸易潜力没有转化为实际贸易额。[6]45造成上述结论差异的不是实证检验的逻辑不同,而是对影响贸易潜力变量的选取存在差异:在刘志中的模型中,自变量包括GDP总量、人口规模、两国首都之间距离、人均GDP差额、贸易开放度、APEC成员、WTO成员、共同边界;在康晓玲的模型中,自变量则包括GDP总量、距离、双边投资额、共同边界、双边自贸协定。
以实际贸易额除以双边贸易潜力规模,得出的数值在扩展和发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中被称为贸易效率。显然,测算贸易效率的关键还是对贸易潜力的估计,因此,贸易效率与引力模型视角的贸易潜力测算拥有相同的基本理论逻辑。
(三)现有的贸易潜力测算不能说明中俄经贸合作与两国的潜力不相称
纵观上述几种贸易潜力测算方法和对中俄贸易潜力的评估,可以发现,由于互补性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仅仅能够指出是否存在贸易潜力,而无法测算贸易潜力的大小,因此,其对中俄贸易潜力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明,根据这种方法也就无法得出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潜力不相称的结论。
至于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和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也包括最近几年流行的贸易效率模型,按照基本理论逻辑都可以归为引力模型,差异之处仅在于是否更多地引入一些影响贸易的因素来拟合现实的贸易量。在基本贸易引力模型中,测算影响贸易潜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两类:作为引力项的GDP总量和作为阻力项的距离。测算结果基本都是考虑两类因素的“平均化”作用后的贸易潜力,是一种贴近实际贸易量的平均值。在进行所谓改进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固定效应、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还考虑了贸易阻力外所谓贸易效率项和贸易非效率项等更多因素,如共同语言、共同边界、特惠协定、自贸区协定等,来拟合和估算贸易潜力,这些改进一般都自称获得了贸易潜力的最优值,或者是所谓在现有贸易阻碍因素作用最小情况下的最大贸易量,认为这就是贸易潜力。无论是标准贸易引力模型,还是各种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都存在明显的逻辑缺陷。
首先,对贸易潜力的估算是统计回归的结果。这种统计回归是把现实中一个国家和其余国家贸易过程中各种可能影响贸易往来的阻力或推力因素代入回归方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只是一种现实贸易量的均值。而判断中俄贸易潜力,就是通过拟合中国与所有国家的贸易量均值,确定影响因素的有效性和影响权重,然后以此为标准确定中俄贸易潜力,进而以此判断现实贸易量与潜在贸易量的偏差。从逻辑上看,这种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已经抽象掉了不同经济体之间资源禀赋、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这些因素恰恰是一个国家选择贸易开放度、贸易方向和贸易对象国的核心影响因素。拟合回归方程所揭示的各种变量对贸易潜力的平均化贡献,掩盖了国别差异对贸易型式和贸易规模的影响。因此,用这种方法和逻辑估计的中俄贸易潜力是值得怀疑的。
其次,除了GDP和距离等基本变量之外,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纳入诸如贸易协定、共同边界、特惠安排、一体化多边组织等影响因素,这是一种对贸易条件进行理想化假定后的贸易潜力估计。这种逻辑反映了对双边贸易的理想化预期,和一个国家基于产业发展、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以及生产分工和满足消费需要的实际贸易需求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贸易效率的测定中,许多学者遵循贸易效率指数取值在[0,1]区间的假设。如果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测定诸如新加坡、吉尔吉斯斯坦、荷兰的贸易潜力,然后与这些国家的实际贸易量进行比较,会发现贸易效率指数会远远大于1。显然,按照标准贸易效率模型,这些“超贸易”经济体发生的现象就无法解释。因此,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和贸易效率模型对中俄贸易的分析也并不能真实反映中俄贸易潜力。
上述分析表明,贸易潜力测算作为一个一般标准,尽管可以用来评估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水平,但这种评估可能是肤浅的,其实践价值值得怀疑。评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和成长空间需要从两国的经济发展实践和对外开放实践出发,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二、中俄经贸合作中存在的天花板效应反映了贸易潜力的真实规模
综合中国海关数据、联合国贸发数据库UNCTAD数据和俄罗斯国家统计局1995年以来的中俄经贸数据变动,①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GDP和外贸数据统计基本上以1995年为起点。在统计数据说明和注释中,给出的理由是1991~1994年属于经济制度转换期和统计体系转换期,1995年以后的统计数据更加系统和规范。可以发现,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存在“物理”天花板(比例天花板、总量天花板和结构天花板)和政策天花板(自贸协定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在短期内是无法突破的。尽管中俄双方表达了提高中俄经贸合作水平,扩大双边贸易量的愿望,但这些具有限制性和约束性的天花板已经框定了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基本高度。
(一)中俄经贸合作中的三重“物理”天花板
根据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贸易的基础是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其中,贸易规模首先取决于市场规模,即总市场容量和相对应的市场产出能力,这在引力模型中由GDP总量、基于人均收入和人口总量的消费能力决定;贸易型式由资源禀赋(资源丰裕还是劳动力丰裕)、生产的技术特征(资本丰裕还是技术丰裕)、产业组织特征(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特征)决定。中俄经贸合作中的三重“物理”天花板正是由上述因素形成的。
1.中俄经贸合作中的比例天花板
在分析和说明中俄贸易发展的文献中,大多数强调的是中俄贸易总额的成长问题。实际上,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和俄罗斯外贸总额的比重可能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观察视角,因为这一比例反映了对方在本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方向和全部对外经济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俄罗斯可能在中国的能源、原材料供应方面处于某种重要的地位,但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或关键的对外经济合作方向,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市场需求下滑和中国的出口遭遇困难的情况下,开拓俄罗斯市场也不是最有效和最有价值的投入。
(1)中俄经贸合作中比例天花板的存在性
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7年的23年中,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均值是1.96%,比例最低年份是1999年的1.59%,比例最高年份是2012年的2.28%。这一比例尽管有波动,但方差不大。这一现象说明,在中俄贸易中存在着一个相当于比例天花板的限制,这一天花板的高度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见图1)。
如图1所示,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3%下方。这一比例见证了20余年来俄罗斯在中国经济开放和经济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其他国际贸易伙伴,在贸易总量和贸易占比方面,俄罗斯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观察背后的原因,可以推断,俄罗斯的市场规模和商品供应能力是这种限制的最主要原因。这种限制即使在俄罗斯经济增长表现良好的2000~2008年以及2010~2013年也是如此,就是说俄罗斯经济增长表现良好的年份,其购买力和商品供应能力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在经济遭遇危机的年份则表现出出口能力和供给能力大幅度衰退的现象。 图1中, 对俄出口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虚线)在2009年和2015年显著下降就说明了这一点。
图1 1995—2017年对俄贸易占中国外贸的比重(%)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数据库NUCTAD、中国海关和俄罗斯国家统计局
(2)均值1.95%和上限2.28%这一比例天花板的经济含义
在获得数据的23个年份中,中俄双边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只有9个年份突破了2%,其中,2012年最高,达到了2.28%。如果结合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总额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比重的变化,则可以把突破2%的9个年份分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2004年。2004年之前,中国对俄出口占中国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值为1.1%,中俄经贸总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1.83%,两者之差为0.73%。2005~2017年这两个比重分别为2.04%和1.95%,差值为0.09%。这种变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
一方面,2004年之前,俄罗斯经济的吸收能力很弱,因此,中俄贸易总额的增长是由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量的增长主导的。2000年之后,俄罗斯进入经济恢复性增长时期, 经济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中国对俄出口缓慢增长,但中国进口仍占据中俄双边贸易的主导地位。比如,200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1.69%跳升至2.09%,增幅高达23.67%, 而当年对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比重只有1.02%, 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年,进口品中来自俄罗斯的进口品比例有一个跳跃,来自中国的需求因素主导了双边贸易额的扩张。
表1 中俄1998~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数据库NUCTAD
另一方面,2007~2008年和2011~2014年对俄外贸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占比超过2%,同期对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占比也超过2%,出现同步的趋势,说明俄罗斯国内的需求因素正在扮演积极角色。特别是2007和2008年,中国对俄出口在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34%和2.31%,出现了超越进出口总额占比的现象,说明来自俄罗斯的需求因素对中俄贸易的扩张具有重要意义。2011~2014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高位维持了俄罗斯的购买能力和经济吸收能力,从而维持了对中国产品的较强劲需求,使得两个比重出现了重合的趋势。
2.中俄经贸合作中的总量天花板
(1)中俄经贸合作存在阶段性的总量天花板
在中俄经贸合作中,两国领导人多次提出了总量目标,比如在2000年前后达到200亿美元,在2015年达到1 000亿美元,争取在2020年达到2 000亿美元等,①见2012年6月、2013年3月和2014年5月《中俄联合声明》,见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default_15.shtml。但从中俄双边贸易额的实际变动情况看,在某个阶段,中俄经贸合作还存在着总量天花板。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中俄两国经贸总额从1998年以来是稳步上升的。从1998年的54.81亿美元到2008年的569.0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10倍。同期,中国的外贸总额从2 808.63亿美元增长到25 632.55亿美元,增长了8.13倍。对俄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是相对上升的。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经济遭受冲击,中俄贸易也受到冲击,之后重新恢复增长,到2014年达到最大值952.7亿美元。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势,促使两国领导人提出了1 0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目标。而从长期趋势看,恰恰是1 000亿美元的目标构成了中俄两国贸易的一个总量天花板。(见图2)有人认为,2014年中俄贸易总额下滑是由于油价下跌和卢布汇率贬值造成的,这种看法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之前中俄贸易总额的快速增加恰恰是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造成的,而这种上涨并没有全球实体经济持续上涨的支撑。如果从俄罗斯的产出能力和对外市场依存度看,这种上涨也同样缺乏相应的支撑。
图2 1998年以来的中俄贸易总额变动(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同表1。
(2)俄罗斯的进出口潜力是由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特征和经济总量特征决定的
从经济总量特征看,扣除价格因素,俄罗斯2017年末的GDP总量相当于2000年的1.76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能力是与经济总量的变化相适应的。因为进口能力反映了财富增长带来的购买力或经济吸收能力的增长,出口能力则反映了产出能力的增长。在俄罗斯的产出和消费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出口占据绝对垄断地位,机械设备和消费品的进口则是进口品的主要成分。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俄罗斯出口中将近80%是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口品中超过50%是工业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其余为消费品。这样,其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产出能力决定了出口总量,国内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购买能力决定了进口总量。2010年俄罗斯经济逐渐恢复增长以来,外贸总额占俄罗斯GDP的比重徘徊在36%至40%之间,经济危机的年份比重更低一些。这说明,俄罗斯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是相对稳定的。而同期,中俄双边贸易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比重逐年上升,已经从2010年的10%上升到2017年的将近15%。(见图3)但这种比重的上升并没有转换成中俄贸易总额的持续上升。从2011~2014年的800多亿美元到2015~2016年的600多亿美元,再到2017年的840亿美元,这已经是目前俄罗斯能够达到的对中国出口和自中国进口的极限。这实际上是在当前俄罗斯经济状况下中俄贸易的总量天花板。
3.中俄经贸合作中的结构天花板
该结构天花板不仅包括经济产出结构决定的天花板,还包括市场依存结构决定的天花板。
如前所述,在中俄经贸合作中,俄罗斯主要提供大宗商品和先进军事装备, 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和消费品,这种贸易结构由两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点决定。
图3 1995~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在俄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数据库NUCTAD、中国海关和俄罗斯国家统计局
仅从能源开采的出口来看,目前,俄罗斯的油气开采量已经达到历史峰值。2016年原油开采5.46亿吨,出口2.64亿吨,其中5 400万吨出口到中国,占其原油出口的大约五分之一,成为中国的第一石油来源国。2017年11月份,俄罗斯远东至中国东北的输油管线二线开通,输油能力提高一倍。这已经是现阶段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的最大潜力。其他领域,特别是军工产品合作领域,签订超过苏-27和苏-35大单的可能性几乎已经不存在,因为无论俄罗斯现有的军事技术能力还是从其自身国家安全考虑,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与此同时,俄罗斯对消费品的进口能力和工业设备的进口能力也几乎是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极限水平了。俄罗斯的这种产出结构和进口结构决定了继续扩大进出口总量将受到结构生产能力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国中,2010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之后,对华贸易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14.47%。其中,对华出口甚至飙升到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8.8%。在这种比例天花板中,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占比的持续上升,已经引起了俄罗斯的警觉。虽然在两国互信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这一势头得以保持,但俄罗斯2017年5月份的《2030年前俄联邦经济安全战略》已经提出了这种势头可能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①参见О Стратеги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30 года,——http://publication.pravo.gov.ru/Document/View/0001201705150001。这需要引起中国相关决策部门的重视。
(二)中俄经贸合作中的政策天花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开放战略和开放布局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经济影响也不断扩大。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开放战略调整的重要战略布局。为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先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截至2017年底,先后与24个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有关部门积极倡议与俄罗斯开展关税与自贸协定谈判,包括与欧亚经济联盟启动自贸谈判,但都被俄罗斯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
俄罗斯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的政策定位,与俄罗斯关于国家经济安全和区域经济战略的布局密切相关。在双边经贸合作中,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水平,建立统一的海关标准,相互认可对方的产品技术标准,建设完善的相互贸易和投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双边贸易的非关税壁垒,是扩大经贸合作范围,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但在中俄经贸合作谈判中,俄罗斯区分了两类合作:一般经贸便利化合作和具有经济一体化性质的制度与机制化合作组织。对于经贸便利化的一般合作,诸如海关合作、产品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贸易便利化的措施都可以谈判,但涉及诸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其他一体化经济合作,则统统以时机不成熟加以拒绝。
俄罗斯的这种对华经济合作策略,其背后的原因是俄罗斯在地缘经济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考虑。首先,俄罗斯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外部市场结构中的单一市场高依存度是不被接受的。这是前述《2030年前俄联邦经济安全战略》所确立的基本方针。其次,在地缘经济环境和地缘经济战略领域,俄罗斯欢迎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进行贸易便利化对接,但拒绝把这种对接提升到自贸协定级别的一体化经济合作对接。其出发点是要通过自己主导的区域一体化,为俄罗斯确立一个经济安全地缘区域保障。
俄罗斯关于对华经贸合作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必然存在一个政策天花板,即中俄经贸合作的项目合作、投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贸易便利化合作都可以谈判和推进,在与中国和亚洲其他经济伙伴国的合作中甚至可以接受原料供应者的角色和地位,①莫斯科卡耐基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卡布耶夫强调了这一观点,认为俄罗斯应该遵从国际分工规律,接受目前在中俄经贸关系中的这一地位。见Александр Габуев, Знать свое место,https://www.kommersant.ru/doc/2009574。但类似自贸协定和共同构建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的合作则是中俄经贸合作中被排除的选项。
三、中俄经贸合作的成长空间和政策方向
(一)俄罗斯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政策重点
1.俄罗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扣除物价因素,俄罗斯2017年的GDP总量大约相当于2000年的1.76倍。目前,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蜕化为世界经济的边缘国家,普京2000年出任总统以来的强国战略和2007年之后逐渐提升的地缘政治雄心已经缺少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
目前看,俄罗斯经济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1)物质生产部门萎缩,制造业部门和整个经济的技术基础被削弱。2016年俄罗斯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2.8%,低于德国和法国的14%-16%的水平,更低于美国的大约20%的水平。其后果是俄罗斯的技术创新越来越缺少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支持。(2)积累率和投资率长期偏低,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俄罗斯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低于20%,这一水平甚至无法实现社会简单再生产的资本积累,这是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设备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3)与西方关系恶化,外部经济环境不佳。(4)进口替代战略在消费品领域见效,资本品领域无效。(5)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在第三产业领域有一定效果,在工业设备等重资本领域基本无效。
2.俄罗斯未来的经济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向
在经过2008年和2015年的两次危机之后,俄罗斯政府已经认识到,无论是为了经济安全,还是为了未来经济增长,俄罗斯都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重建俄罗斯经济的制造业和物质技术基础;第二,防止俄罗斯落后世界经济技术前沿太远,防止与世界经济的产业分工脱节;第三,通过扩大投资来解决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俄罗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收缩地缘政治竞争方面的强势策略,把国家战略的重点转向经济建设领域。
基于上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的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投资率是重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提高经济的投资率。俄罗斯在2015年之后采取的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的政策将会得到继续执行。(2)通过进口替代,推动俄罗斯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俄罗斯的产业政策重点。俄罗斯的制造业和物质技术基础与能源依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俄罗斯不会放弃把能源、原材料部门作为俄罗斯经济安全的战略基础的立场。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将把发展工业制造业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重点。(3)创新发展仍将得到重点扶持。在创新发展战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属于战略部门的军事工业综合体将重点承担航空航天与原子能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转化。(4)在区域发展政策方面,俄罗斯将继续深化当前的优先发展区、经济自由港、经济特区等发展极政策,在远东、伏尔加河领域开辟更多的政策优惠高地。这些特殊区域将是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和资源使用政策方面的集中区域。(5)在宏观政策手段方面,俄罗斯不会选择以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2015~2017年的财政政策实践经验将为俄罗斯以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提供借鉴。俄罗斯政府将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二)中俄经贸合作的方向和成长空间
1.大项目和能源领域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已经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能源合作和大项目合作领域。这是因为,中国国有经济在战略经济领域和对外贸易中的特殊地位,俄罗斯的战略经济领域也由国家垄断并通过寡头垄断来经营,这是过去两国经贸合作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能源等重要战略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外部依赖程度不会减弱。中俄政治层面的战略互信有利于两国在军工、科技创新领域的大项目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战略领域的合作。
2.投资合作
俄罗斯急需外部投资,这些投资对于俄罗斯提升石油天然气开采能力,提升本国机械设备和工业原材料等资本品的生产能力至关重要。2016年第4季度,俄罗斯重点领域的机械设备投资进口品占比出现反弹,超过提出进口替代战略的2014年80%的进口依赖度。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为了落实进口替代战略,必将继续对国内资本品制造提供政策扶持。中国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在俄罗斯合资或建立独资企业的方式介入俄罗斯国内相关机械设备的生产,比如舰船用燃气轮机、数控机床、农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
3.金融合作是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关键
提升中俄金融合作水平。在货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提高人民币在贸易结算方面的使用比例,促进人民币在中俄经贸合作中计价和结算功能的发挥,提高中资银行在俄罗斯提供信贷的能力,提升人民币在俄罗斯金融市场作为投资品的比例,这是中俄两国金融合作的重要方向。
4.以投资合作带动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
目前的中俄双边贸易中,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品等制成品贸易占主导地位,零部件、半成品和投资品贸易比重较低。这种贸易结构已经达到极限水平,而且不利于两国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合作的发展。通过投资俄罗斯一些具有资源和环境优势的产业,进入俄罗斯国内的制造业产业链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可以带动两国贸易合作的发展,实现贸易额的倍增效应。
5.基于产业内分工和投资合作的中间品贸易
在中俄贸易的商品结构中,按照原材料、初级产品、最终消费品和中间投资品划分,目前,前三类的份额超过75%。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中,产业间贸易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发生贸易转向的贸易类型,而且产品技术含量和基本密集度相对较低。相反,中间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则具有贸易总量的倍增效应。中俄贸易的这一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早已被发现,[13]一些经验研究也证实了上述判断,[14]①产业内贸易指数(GL)是衡量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如果0≤GL≤0.25,则表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0.25 基于前面的分析,提出以下提升中俄经济合作水平和合作质量的政策建议: 第一,淡化两国经贸合作的数量目标和项目数额目标,通过深化两国的产业分工合作和战略领域的技术创新合作,提升中俄经贸合作的质量;第二,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在中俄双边经贸合作中的优势,同时遵循市场原则,算好成本收益的账;第三,扩大在俄罗斯的权益投资比例,积极参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领域,参与俄罗斯关键领域的设备生产和投资;第四,目前俄罗斯食品加工和轻工制造领域的进口替代效果显著,该领域的工业设备需求旺盛,是近2~3年内的投资重点;第五,提升两国的技术标准合作,为两国的产业对接和产业融合创造条件,为“一带一路”建设与俄罗斯经济发展对接创造条件;第六,扩大两国的中小企业产业合作,为民间经济合作创造条件。(三)切实提升两国经贸合作质量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