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对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效果
2018-07-25范宣云李琳琳李云锋
范宣云 李琳琳 李云锋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等,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趋势,心肌损害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引起心肌细胞纤维化或坏死,给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2]。本文旨在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患儿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6.37±2.26)岁,病程2~15 d,平均(7.46±1.20)d;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11岁,平均(6.35±2.24)岁,病程2~14 d,平均(7.45±1.19)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先进行常规治疗,即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20342)10 mg/(kg·d),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后停用4 d属于1个疗程,持续2~3个疗程,同时使用1,6-二磷酸果糖(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77)进行静脉滴注,剂量250 mg/(kg·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72)治疗,静脉滴注给药,年龄大于3岁,每天剂量为1.0 g,年龄小于3岁,每日剂量为0.5 g;研究组则给予维生素C(贵州华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2020743)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磷酸肌酸钠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维生素给予静脉滴注,剂量为200 mg/(kg·d),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情况,包括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B)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个指标水平;同时记录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心脏指数(3.00±0.32)L/(min·m2)、每搏输出量(14.12±1.52)ml、心排出量(1.46±0.15)L/min;研究组分别是(3.05±0.35)L/(min·m2)、(15.47±1.68)ml、(1.64±0.18)L/min,两组心排出量及每搏输出量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指的是支原体引发的肺部感染,该病病情较为凶险,不但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还可影响肺外脏器的正常功能,而心肌损害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该病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因此很难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3-4]。当前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加上消除氧自由基、营养心肌等辅助治疗,但是患儿极易产生副作用,致使耐药性低,预后不佳,病情复发概率较高[5]。
表1 两组心肌酶水平对比 ( ±s,U/L)
表1 两组心肌酶水平对比 ( ±s,U/L)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项目 研究组(n=48) 对照组(n=4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U/L) 258.91±45.60 140.21±22.13ab 255.68±43.56 169.24±25.26a羟丁酸脱氢酶(U/L) 339.40±62.13 220.31±33.24ab 331.28±63.57 261.15±40.32a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U/L) 62.32±9.76 18.83±5.32ab 62.16±10.03 24.53±6.97a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HBDB、CK-MB以及LDH-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SV及C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维生素C配伍磷酸肌酸钠对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心肌酶的水平,改善患儿的心功能。分析原因为:磷酸肌酸钠属于一种高效的供能药物,可有效促进心肌细胞进行代谢作用,对心肌细胞膜完整性及其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细胞膜出现膜磷脂降解的现象,该药还能稳定高能磷酸的水平,进而提升心肌的收缩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但是单独使用药效较为温和,药效作用时间较短,预后不够显著[6-7]。维生素C作为一种水溶性化合物,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对氧自由基攻击不饱和脂肪酸的情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炎性细胞中自由基的水平,防止损害心肌细胞[8]。此外,该药还能促使糖代谢氧化还原的过程及合成神经递质,增强抵抗力,被广泛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中。将维生素C与磷酸肌酸钠结合使用后可以很好地发挥协调效果,对抗氧化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机体遭受自由基的损害,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同时有效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促使心肌细胞有效修复,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患儿,可有效降低其心肌酶水平,改善其心功能情况,临床可行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