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

2018-07-25罗金珠黄江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肺心病护理人员效果

罗金珠 黄江英

慢性肺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于胸廓、动脉血管以及肺组织发生变化,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升高了肺动脉压,增加了右心室的厚度导致,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极易引发右心衰竭,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往往起病急骤,具有诸多并发症,死亡率高,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在急诊抢救期间的护理质量十分重要[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92例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选定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92例,均满足《内科学》中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试验组女20例,男26例,年龄58~80岁,平均(69.6±8.6)岁;肺心病病程2~15年,平均(8.5±4.9)年。对照组女21例,男25例,年龄60~79岁,平均(69.2±9.6)岁;肺心病病程3~15年,平均(9.1±5.6)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价值。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治疗等。

1.2.2 试验组 采用急诊护理:(1)加强对患者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肺心病急性期的患者,肺通气以及血流比例失调,二氧化碳在机体潴留,患者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极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功能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对症处理;其次要加强对患者心率等监测。(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协助急诊医师治疗时,要做好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详细向家属讲述患者疾病的相关情况,综合家属以及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赢得家属的理解与患者的配合。(3)肺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详细、耐心的指导患者锻炼肺功能,例如吹气球,每次3~5 min,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其次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提高腹内压,加快二氧化碳的排出。(4)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详细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如有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对于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

1.3 观察指标

1.3.1 LVEF、FEV1及6MWD 对两组护理前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6MWD)进行对比[3-4]。

1.3.2 护理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电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心电图示: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心功能以及心电图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6]。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肺功能、6MWD)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效果)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LVEF、FEV1、6MWD 对比

LVEF、FEV1、6MWD护理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LVEF、FEV1、6MWD对比 ( ±s)

表1 两组LVEF、FEV1、6MWD对比 ( ±s)

组别 LVEF(%) FEV1(%) 6MWD(m)试验组(n=46) 62.38±7.65 59.86±10.67 217.25±20.77对照组(n=46) 50.26±6.25 51.13±9.62 186.25±16.28 t值 8.321 3 4.121 4 7.967 1 P值 0.000 0 0.000 1 0.000 0

2.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是95.65%、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 %]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有了明显增加的迹象,心力衰竭作为肺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则患者的猝死率会大大增加,因此临床在抢救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时,需要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对于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7-8]。急诊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的、新型的护理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护理的不足,更加注重人性化护理,整个护理行为均以患者为中心出发,切身为患者考虑,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理解,让患者感受到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性,提高了患者配合度,有助于抢救措施的顺利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拉近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增添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形象[9-11]。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LVEF、FEV1、6MWD以及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林静娟等[12]研究中,总有效率实验组、对照组的分别是97.5%、87.5%,实验组较高,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急诊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首选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纳急诊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了步行能力,安全可行。

猜你喜欢

肺心病护理人员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