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泄化浊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病29例*

2018-07-25钟光辉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隆痛风病人因

魏 升 钟光辉

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10

近几年,降浊祛瘀类中药参与治疗痛风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泄化浊瘀方在本院使用多年,临床主要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痰瘀痹阻证)的治疗。笔者采用泄化浊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病患者29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痛风病门诊及住院符合诊断标准[1-2]的急性痛风病患者共计88例。男79例,女9例;年龄33~78岁;痛风病程为0.5~25.0年;既往全身多关节(腕掌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跖趾关节等)痛风病史26人,占总人数的29.5%,合并多发关节痛风石15人。此外,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0人,占45.5%;合并高脂血症32人,占36.4%;合并糖尿病29人,占32.9%;合并多种代谢疾病15人,占17.0%。上述所有患者均完成肾脏B超检查,发现伴有肾脏多发结晶或结石患者48人,占54.5%;此外,伴有肾脏囊肿患者27人,占30.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29例(脱落/退出3例),B组28例(脱落/退出7例),C组31例(脱落/退出2例)。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各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低盐、低嘌呤、优质蛋白饮食、碱化尿液;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升高者予降糖治疗等综合治疗,疗程为2周。A组:早期(0~3d)小剂量秋水仙碱+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治疗;B组:应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治疗;C组:泄化浊瘀方联合应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治疗。药物用法:秋水仙碱1g/日,分2~3次服。苯溴马隆25mg/日或非布司他20mg/日;碳酸氢钠1.5~3g/日,分3次餐后服用,尿PH控制在6.2~6.8之间。泄化浊瘀方:土茯苓30g,萆薢、薏苡仁各15g,牛膝、泽兰、泽泻、当归、桃仁、红花各10g。加减:关节痛甚者,可加姜黄、没药、延胡索、海桐皮止痛;肿甚者,可加防己、大腹皮、穿山龙消肿利尿;关节周围红斑者,可加生地、丹皮、赤芍等逐瘀之药;舌苔黄腻者,可加绵茵陈清热利湿。

3 疗效观察

3.1 检测指标: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检测肝功能(AST、ALT)、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尿NAG等指标的改变情况。

3.2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3.3 三组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1。

3.4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三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1 三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3.5 脱落人员情况:三组因皮疹、痛风急性发作等原因分别脱落3人、7人、2人。A组患者1人因服用苯溴马隆25mg/日3天后,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终止服用,拒绝继续治疗;另2人,1周后临床症状缓解,自行停用小剂量秋水仙碱。B组患者,6人因痛风急性发作无法缓解或病情反复,加用小剂量镇痛药物;1人因皮疹退组。C组患者,1人因症状缓解,未按时随诊;1人因皮疹退组。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中医学中也有痛风之名,属于“痹证”“历节病”等范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与遗传、体质、饮食、外感、环境、劳倦等因素有关。泄化浊瘀方是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经验方,他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乃浊毒瘀滞使然,其名为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并主张痛风诊断一经明确,治疗便应恪守泄化浊瘀这一大法。临床上常用土茯苓、萆薢、薏苡仁、牛膝、泽兰、泽泻、当归、桃仁、红花等为基础方,取降泄浊毒与化瘀活血药物为主进行配伍,如此可促进浊毒之泄化,解除瘀结之机转,推陈致新,增强疗效。其中,土茯苓甘淡性平,主入脾胃二经,可助升清降浊;萆薢苦甘性平,主入肾膀胱二经,有利分清泌浊。两药皆有除湿、解毒、利关节之功。而痛风一病既缘浊毒瘀滞为患,用之一以降泄浊毒,一以利关节,不但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又可解除骨节肿痛。此外,对其含药总皂苷的研究,表明此方可以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调节有机阴离子OATs水平表达,达到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能明显改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症状[3]。中医药复方的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方式,显示了其具有潜在的独到优势,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本研究发现,A组早期应用小剂量镇痛药物,联合启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短期未发现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和影响,未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不良反应,且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能提高患者医从性。同时,C组联合应用泄化浊瘀方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同A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063,P=0.802)。然而,在缺乏镇痛药物情况下,早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存在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风险,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延缓,临床症状缓解率低于其他各组(χ2=4.57,P=0.033;χ2=3.94,P=0.047)。由此,笔者认为,降尿酸药物启用时间应根据患者病因、病程和身体损害程度的不同,以及起始尿酸水平的情况,采用个性化施治。

猜你喜欢

马隆痛风病人因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鸡痛风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思考心电图之164》
豆腐
——痛风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藏医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病的疗效观察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人因培训的新探索:人因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