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汉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8-07-24哈米亚安努尔别克
哈米亚?安努尔别克
摘 要:汉语水平低下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汉语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以高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就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汉语;教学有效性;学习环境;学习兴趣
一、高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汉语学习缺少兴趣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使汉语教学很难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活中以本族语言为主,所以学生生活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汉语的环境,这就对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二是学生在高中正处于学习节奏较为紧张的阶段,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上,这样学生就减少了学习汉语的时间;三是学生不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高中汉语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情境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
乔治·爱略特曾经说过“就所有的生物而言,即使最强烈的内在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造成的”,这句话向我们阐述了环境的重要性,语言的学习更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生活中将本土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学生在生活中锻炼应用汉语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从而影响了汉语环境的构建。另外,由于汉语本身较为繁琐,所以學生对汉语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理,由于这样抵触心理的作祟,学生就会减少汉语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还会降低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汉语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二、高中汉语教学的有关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句话向我们阐述了兴趣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高中汉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高中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汉语的魅力;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还能在扮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三是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等活动,这样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这样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活动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和开展多种形式汉语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汉语教学当中。
2.创设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太子少傅箴》中有这么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句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的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学生学习汉语当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高中汉语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教师创设汉语学习环境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班级内成立“汉语角”,学生在“汉语角”中可以对生活中运用到的汉语知识进行讨论,这样能够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二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成立汉语讨论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对汉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还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教师让学生轮流在班级内讲故事,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成立“汉语角”、成立汉语讨论小组和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轮流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增加了学生说汉语的机会,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的方式创新汉语教学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运用汉语的机会,还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汉语活动当中,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3):112-115.
[2]李海洋.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及“注·提”应用之前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7):97-9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