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子生如何培养成"名校生"

2018-07-24王姣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尖子生培养

王姣

摘 要:高中生的培养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有条不紊而又卓有成效的确不易。班主任要达到培养的目的,除了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培养尖子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补短扬长,发展个性,把尖子生培养成“名校生”。

关键词:尖子生;名校生;培养

一、从德育入手——做学问先做人

1.学会感恩

现在的高中生独生子女较多,在家中受到溺爱,追求个性,对别人感情淡漠,容易出现顶撞老师、同学间经常产生摩擦等现象,于是从入学之初就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让他(她)们学会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自己的老师、感谢周围的同学、感谢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心,使他们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在高中阶段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2.学会关心集体

由于部分学生的自私心较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对集体也漠不关心,比如在宿舍熄灯之后说话影响他人休息、进到教室看见地上的垃圾无人捡拾等现象,尤其是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正是习惯养成的關键阶段,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3.学会帮助别人

每年的11月份是秋冬季交替之时,感冒、发烧、咳嗽的学生非常多,在这个时间段内,提倡全班同学帮生病的同学打水、打饭等,以此来重点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观念。

二、养成教育——好习惯就是好人品,就是学习潜力

校服规范:在校期间一律穿校服,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改动校服(裤子改瘦),不得胡写乱画。学生统一服装有利于消除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同学间平等、团结。

发型规范:要求学生每次过大周在家理发方可返校。男生留平头,女生齐耳短发。标准的学生发型,便于梳洗,消除个性,能展示出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教室、宿舍卫生:标准要高,物品摆放整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休息环境。

三、学习方面——重过程、重细节、重积累、重反思

1.准确定位(跳一跳、够得着),树立名牌意识

利用班会课等机会要给他们介绍国内的名牌大学,因为学生对大学了解得不多,所以我们要经常灌输,同时树立目标。

2.“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要通过做作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消化”。一定要要求学生做题的时候不能讨论,做完之后再交流自己的见解,平时就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有错必“改”

发现很多学生在老师讲完周测、考试试卷之后,就把卷子扔到一边,往往忽略了“改错”这个重要环节,其实做题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改正,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改错这个环节是万万不能省略的。一般我都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在原题上改正,并写出错因。还有的老师要求改到错题本上,不管哪种形式,这一环必须抓实。

4.自学和阅读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对于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对学习百利而无一害。学生考名校最大的障碍便是语文学科分数较低,这与阅读量不足有很大关系。(在教室设立报纸、杂志栏,学生利用课间进行阅读,楼道设读报机等)

5.学会利用时间

晚上到学生宿舍值班,经常见到一些学生钻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做题、背单词,其实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凡是点灯学习的学生成绩可能不错,但绝不是尖子生,尖子生必须要学会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休息时间决不能用于学习。

6.勇于提问、质疑

目前实施的高效课堂正是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尤其是理科的老师,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尖子生会提出个别问题。

7.建立学习小组

建立尖子生小组,学生之间进行学科互补,保持竞争。成绩稳定在前列的组成一组,有潜力的学生组成一组,组内学生的强弱科要搭配好,保持较好的竞争力。

8.考试技巧

(1)通览全卷、分配时间。

(2)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

草稿纸一般每科只发一张A3纸,对折两次使用,演算时要合理布局便于检查。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道挨着往下写,步骤清晰。平时要注意培养,把草稿本画格利用。

(3)做完选择,立即涂卡。

(4)先易后难,该放就放。

“死啃难题”是考生发挥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个别难题上耗时过多,延误了做其他题的时间。建议考生碰到难题时,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长时间纠缠,这样既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又有利于保持积极舒畅的心态。

(5)考后反思、总结

9.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怎么做,就是粗心啊。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的观点。我认为: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这只是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参考文献:

孙浩.这样做才能教出好成绩[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尖子生培养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论高中阶段尖子生群体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产业遴选 谁是“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