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课改下选修课的建设与实践

2018-07-24薛珉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选修课实践

薛珉

摘 要:高中选修课在新课改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州A中学在选修课建设实施过程中,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入超星尔雅选修课课程及平台,借助企业的技术和服务,打造学校特色选修课程体系,以此促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选修课;实践

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兴趣,挖掘潜能而设置。新一轮课程改革,选修课被纳入其中,且占有重要地位,这为选修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之,新高考招生制度的变革,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高考招生的参考范围,而选修课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其中一项内容,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

一、国内选修课实施的现状

选修课的建设是高中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选修课分“选修Ⅰ”和“选修Ⅱ”两部分,“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此种选修模块为“选修Ⅰ”;“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此种选修模块为“选修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理想状态下,各高中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但在传统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一些先进的理念、新课改的思想并没有被真正地领悟贯彻,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面临诸多问题。根据对专家、学者研究资料的查阅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中选修课的实施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一类示范性高中选修课开展情况。相对而言,示范性高中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对于开设选修课有较大的优势。这类学校往往会开设门类众多的选修课,安排课时,每周固定上课时间,对于选修课的选课制度、教师的授课内容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选修课实施较好。第二,二类示范性高中选修课开展情况。这类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学时少,类似活动课或第二课堂,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师才可能承担选修课的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设施较完善。第三,普通高中选修课开展情况。这类学校的选修课形同虚设,学校认为学生能完成必修任务已不易,没有时间学习选修课。此类学校的师资相对较弱,鲜有老师能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

二、选修课推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推广建设选修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的问题或者困难。

(一)理念尚未转变

新课改的意义之一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满足社会各方面人才的需要。核心素养成了一个热点,选修课的推广建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但相当多的学校和老师对于选修课认识仍然不足,有些甚至没有听说过,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更新學习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课,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发展自身的个性化能力。

(二)资源的缺失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教育资源及教育水平的区域不平衡的情况日益突出。优质教师向经济发展区域流失的情况日益严重,使得优质的课程资源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不足,更谈不上学生的兴趣发展及个性化学习了。现场教学形势下的选修课必然要求更多的教室资源,走班制也带来了管理的难度。这些都迫切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三)落地时总体规划不足

选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这就使得选修课的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时期的一个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有些急于求成,与自身特色结合不够,购买外部资源、自建校本课程等形式开展选修课的皆有,但对选修课没有系统规划。

(四)选修课内容学术化、必修化

从已开展选修课的学校来看,部分学校开设现场教学时,教师多倾向于采取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的教学模式,这对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合适,部分高中学生尚未适应这种学习模式。部分教师讲授的选修课专题性太强,比如语文方面部分课程成了文学鉴赏课程,甚至部分成了大学的中文课。部分学校受限于各种资源,遵循化繁为简,开设的选修课程过少,学生别无选择;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数量少,很难按课标的要求开全开足选修课,这必然导致选修课的必修化。

三、选修课落地建设的案例

尽管选修课推广建设过程中有种种困难,但已有部分学校迎难而上,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断攀登克服。下面以福州A中学选修课实践为例介绍选修课推广建设。

福州A中学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有着优质的师资,完备的教学设施,教职工381人,108个教学班,5000余名学生。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福州A中学确立了三步走,构建平台引入外部优质课程资源,在平台上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开发微课,转变教学理念。

(一)搭建平台

为克服走班制形势下教室资源不足管理难度大、现场教学时教师资源不够的困难,2015年福州A中学在市场上广泛挖掘,在众多产品中选择了平台开放性佳、可塑性好的超星尔雅课程平台作为承载选修课的平台。一方面这个平台本身有许多优质资源,其次也支持自建课程;另一方面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强,支持移动端和PC端同步等功能也可给教师和学生带来良好体验。

(二)引入外部优质课程

体系完善的选修课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A学校校本精品选修课的开发时间周期较长,且多以单个点来进行,很难形成科学完善的选修课课程体系,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的学生选课需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2015年~2016年寒假期间,A学校参与超星尔雅选修课寒假云课堂活动,学校师生们第一次接触尔雅选修课,便被名师大家的网络选修课程深深地吸引着,甚至有同学完成了全部课程(23门,见表1)的学习,学生对这些课程好评如潮。

(三)结合学校特色,自建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是高中多样化建设推进的关键,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更反映了学校特色的根本之所在。A学校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校本特色选修课程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学校特色选修课程内容更好地进行展示和传播呢?福州A中学在引入外部优质课程的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展开校本特色选修课内容的慕课化之路,现已开发十余门校本选修课。

四、启示

开始选修课的初心不能忘,选修课的推广建设始终要坚持的理念是学生为主。选修课最终要形成学生自愿学、主动学的氛围。

在选修课推广建设时要有明确的总体方案,确定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的策略。通过搭建平台、引入外部课程、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建微课等四步骤打造立体的选修课体系。

在开展形式上,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可能更适合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选修课。在选修课开设初期建议引入外部优质的开放平台。这个平台最好拥有大量的优秀课程资源,在初期形成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选课,通过这种模式初步形成一种学习选修课的习惯和方式。

在校本课程建设时,教师要充分把握学校自身资源,不仅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还包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校风,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等隐形资源。从目前市场上培训学校发展状况及高中教学趋势来看,校本课程不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更应该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随着部分课程开设权力下放,校本课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带有各自学校的烙印,即从学生的谈吐、学术底蕴的差异将明显区分各自学校的差异,重现古代书院风范。

在校本课程建设时,要充分体现选修课以学生为主。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输出为主。这种模式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转變教学的理念,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形成兴趣小组,在平台上寻找相关资源,自主地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通过建学生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当“小老师”,教授他人知识,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良好互动。这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教育导刊,2015(4):61-64.

[2]朱茜遥.浅谈高中课程改革中运用慕课存在的影响及对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2):53-56.

[3]杨崇尧.新课改选修课应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Z2):15-16.

[4]张瑾琳,宋思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河北省高中课程改革调研视导综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选修课实践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基于构建双语环境下的多样化选修课理论及实践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