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不良倾听习惯的形成原因

2018-07-24张国辉

魅力中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倾听习惯幼儿

张国辉

摘要: 倾听是一种加深与他人情感联系的方式,它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倾听既能保持双方语言沟通的流畅,又能表达对对方的关注和尊重。因此建立倾听的意识、掌握倾听的方法对维持和增进交往双方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幼儿都存在着不良的倾听行为习惯,倾听时常出现如插嘴、搞小动作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倾听习惯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而显著的影响,幼儿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正确地感知说话人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正确分辨、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学习语法规则,掌握语言规律。

关键词:幼儿;不良;倾听;习惯

每一个习惯,无论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有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这说明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对幼儿以后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很多幼儿都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具体表现在无倾听准备、缺乏倾听规则。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倾听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得到强化,但是课堂上不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在教学实际中屡见不鲜,幼儿在倾听方面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 、以自我为中心

现今社会,经济潮流节奏快。特别是忙于工作的父母,抚育幼儿的任务就落到了家中老人身上,孩子都是老人的心头肉,往往受宠溺得说一不二。但是,很大一部分老人都沒有科学的育儿方法,对于孩子没有要求,而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尽可能满足。所以,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被要求倾听过,既然从来不曾被要求过,幼儿也就没有了按别人要求做的习惯,不能养成倾听意识就很正常了。这也让幼儿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不会倾听或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会顾虑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他们只会关注自己,不会关注别人,喜欢抢着说,只顾自己说,但却不会倾听他人,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在别人讲话时随便插嘴,而不认真倾听别人在说什么,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品格形成,更影响了幼儿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二、注意力不集中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幼儿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才慢慢地发展,但依然是无意注意占主导,直至小学阶段,有意注意才逐渐占主导地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虽然对家长的大多数话都听不懂,但是幼儿对于语音是有反应的。他们能够根据家长的语气,表情等因素来感受家长的情绪。时间一长,他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都会得到成长。幼儿来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家庭没有专职的带孩子的人员,都是家人来带。而现代的家长,常常是忙于工作和生活,相应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时间就会缺少。家长惯用的手法就是利用电视、平板、手机等多媒体来带孩子,幼儿对于生动的动画片等感兴趣的节目是天生没有免疫力的,正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孩子的倾听能力就很难养成了。数字多媒体给幼儿带来的是视听两个通道的刺激,他们在眼球被吸引的同时,往往耳朵的注意力会相应分散。多媒体节目和观众是没有互动的,它只对幼儿产生刺激,不需要幼儿给予任何回应。所以长此以往,幼儿的折腾是消停了,但是幼儿对于刺激的反应却削弱了。许多幼儿反映出来的现象是:无论在什么时候,老师如果没有要求,那么相近位置的幼儿之间就会不停地讲话,不是耳语,不是悄悄话,而是低声交流,交流的内容有可能跟老师先前的指令有关,也可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老师没有大声叫停,他们的交流就会永远不停。

三、自制力比较差

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品质。具有自制力意志品质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一般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幼儿的自制力都比较差,缺乏倾听的耐心,有些表现欲强的、语言能力好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讲话。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的问题还没有提完,有许多幼儿已经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幼儿作答时,其他的幼儿很少能够专心倾听的。当老师说:“请小朋友跟旁边的同伴讨论一下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未等老师说完,幼儿们已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教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幼儿们的声浪中……不光是在幼儿园的课堂,更多的是幼儿对家长。当家长在和幼儿交代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少有幼儿能够专注倾听的,大多数幼儿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有的甚至厌恶。只有让幼儿学会自制,才能够真正听到、听清家长和老师的讲话,才能为有效的发言和交流做好准备,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四、理解能力不强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时不能理解语言的含义。不能把握语言信息整体,不会将语言信息整体分析为部分,把握不住要点。一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自主选择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色卡进行粘贴,但前提是要求幼儿须将相同颜色的不同形状的色卡粘在一张纸上面,结果,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不到班级人数的一半,而完成任务的幼儿不是色卡的颜色搞错了,就是将位置贴错了。这固然反映了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但也反映了幼儿理解语言信息的能力偏低,不能把握语言要点。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听是学习语言的输入过程,学习语言是从听开始的,良好的倾听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因此,听的能力对将来的说、读和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得益终生,同样,一个坏的习惯让人后患无穷。幼儿的不良倾听习惯也是因为经历了各方面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只有找出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为改掉幼儿的不良倾听习惯找到正确的方法。

猜你喜欢

倾听习惯幼儿
习惯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上课好习惯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好习惯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