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策略研
2018-07-24李任斯茹
李任斯茹
关键词:“图式理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
摘 要:未成年人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图式理论”对未成年人阅读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5-0004-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少儿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把积极培养少儿阅读习惯当作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未成年人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阅读的重要阵地,应在引导少儿阅读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 “图式理论”与未成年人阅读
1.1 “图式理论”的形成
所谓“图式理论”,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以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认知不是生而存在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是认知过程的四个要素。主体在接收外部新信息时,会刺激已有的先验图式进行匹配、同化,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随着图式的增多和复杂,儿童的心理水平会出现由低阶向高阶发展的表征。皮亚杰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进一步指出,认知图式是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能动组合。阅读并非作者将自身的知识转授给读者,而是刺激读者依照自己的已有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一书中也提出:“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已有知识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当读者已有的知识与阅读质料中的新信息缺乏关联性时,需要有‘指导者供应相关的背景知识给读者,消除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信息差距。”
1.2 “图式理论”与阅读的关系
从认知心理学有关“图式理论”观点的角度看,阅读是认知的重要途径,是吸收知识的关键方式。读者通过阅读将原有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而建构新的认知,把知识点组块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理解是阅读的关键,其实质是将阅读获取的信息主动进行处理的过程。一次满意的阅读体验是读者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信息之间的零距离契合。这与“图式理论”的核心内容相一致,有助于利用“图式理论”研究阅读,特别是未成年人阅读。基于“图式理论”的阅读对未成年人的自身发展十分重要,是他们获取知识、利用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未成年时期是大脑发育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形成认知结构、构建个体图式的基础时期和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阅读有助于未成年人发展语言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理解力和想象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面临的问题
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在阅读材料来源上,95%的家庭选择自己购书,5%的家庭选择从公共图书馆或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少儿藏书量方面,51%的家庭有60本以上藏书,44%的家庭有20~40本藏书,仅有5%的家庭有5本以下藏书。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独立建制的公共少儿图书馆有113家。“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其中,8周岁以下儿童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76本,9—13周岁儿童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57本,14—17周岁青少年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11本。8周岁以下有阅读行为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天陪孩子读书的时间为24.15分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阅读状况并不理想。主要體现在:①少儿图书馆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②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庭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意识落后,教师和家长普遍对校内常规阅读以外的课外兴趣阅读采取抵触或限制措施。③许多家长以工作繁忙、家务繁重为由,逃避亲子共读,忽视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的作用。④未成年人读物存在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降低了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
3 图书馆基于“图式理论”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策略
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目的是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热情,指导未成年人学会阅读,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能力。“图式理论”为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成年人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线索会激活其大脑中的图式,从而将信息具体化,新旧知识融合能够产生新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应承担起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重任,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3.1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主体,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与社会力量广泛合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构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新模式。如:图书馆可以与中小学合作,共建少儿阅读空间,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为阅读空间定期更新少儿读物。图书馆要注重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网络。
3.2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适宜的场所和环境。图书馆作为专业的阅读推广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动的天性,喜爱尝试,中规中矩的阅读环境会消磨其阅读活力,减弱其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应按照未成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建筑设计、环境打造。图书馆还要充分考虑每个年龄阶段少儿的不同需求,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享受乐趣。
3.3 开展分级阅读指导
分级阅读是按照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级推介阅读书籍。图书馆应按照未成年人的年龄划分,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不同的阅读服务。由于不同时期少儿的阅读特点、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未成年人阅读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在书目推荐上,图书馆可向幼儿推荐图文并茂的卡通故事、寓言等绘本类、注音类读物,向学龄前儿童推荐浅显易懂的历史故事、中华故事、名人传记等图书,向年龄稍大的少年儿童推荐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图书。分级阅读指导的目的是让未成年读者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事、物,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无穷力量。图书馆只有吸引未成年人爱上阅读,才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3.4 发挥人才优势
未成年人的阅读行为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帮助,尤其是专业的阅读指导。图书馆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熟知并掌握未成年人各阶段的阅读需求,能够秉承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图书馆员应建立读者档案,按照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开展个性化服务。
3.5 建立反馈机制
活动前期的策划及宣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保障及支持、活動结束后的效果评估及反馈等都会影响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因此,图书馆要重视反馈信息的收集及分析,重视活动的总结归纳工作。在活动结束后,图书馆要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收集参加活动少儿和家长的参与感受及意见建议,采取调查问卷或座谈会等方式,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组织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召开活动评析会,总结经验教训;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推动活动持续、长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皮亚杰理论[EB/OL].[2017-04-18].http://baike.baidu.com/item/皮亚杰理论.
[2]首发《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7-04-20].http://www.cbbr.com.cn/article/108139.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中国统计年鉴2016[EB/OL].[2017-04-18].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I.
[4] 新浪读书.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出炉:2016年人均阅读7.86本[EB/OL].[2017-04-18].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7-04-18/doc-ifyeimqy2574493.shtml.
[5] 金梅芳.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与路径:以闵行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1):131-133.
[6] 陆康.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