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2018-07-24刘春涛吴咏冬王拥军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危险度胃镜胃肠

刘春涛 吴咏冬 王拥军 李 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北京 100050)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胃肠道上皮下肿瘤,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最多见于胃 (60%~70%),大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少数来源于黏膜肌层[1]。其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可以表现为良性、潜在恶性至高度恶性,这也决定了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及其预后。GIST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梗阻、出血等等,大多为非特异性症状。肿瘤浸润消化道黏膜层可以导致溃疡形成,进而发生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速度快慢,临床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等。有研究[2]提示伴有溃疡形成与GIST的恶性风险相关,而消化道出血是GIST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分析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共诊断24例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患者,其中21例进行急诊或择期外科手术,3例因高龄、伴发疾病、伴有多发转移等原因接受姑息治疗。对21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34~79岁(中位数为55岁),均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同时收集本院同期经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的619例不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作为对照。

1.2 诊断标准

①经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胃间质瘤伴有溃疡出血;②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胃间质瘤。参照改良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危险度分级系统及《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3],根据肿瘤大小、部位、核分裂象及肿瘤是否破裂,对其进行危险度分级,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4级。

2 结果

2.1 主要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21例患者中15例表现为间断黑便,6例表现为突发呕血。血红蛋白56~82 g/L, 平均67.2 g/L,6例患者需接受输红细胞治疗。

2.2 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胃镜检查可见胃内黏膜下隆起肿物,肿物表面有溃疡,可见活动性出血、裸露血管或覆血痂(图1A)。病变部位包括胃底(11例)、胃体(8例)、贲门(1例)、胃窦(1例)。超声内镜检查示19例病变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另2例因病变过大超过超声探查范围。所有病变均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6例伴有液性暗区,4例有高回声影(图1B)。对照组中,胃镜检查可见胃内黏膜下隆起肿物,表面黏膜光滑,无溃疡、出血。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呈低回声,均起源于固有肌层。肿瘤大小0.3~7 cm,其中5 cm以上的肿瘤为12例(1.9%)。

图1 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的内镜及病理结果Fig.1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 images of ulc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with hemorrhage

A:Gastroscopy showed a submucosal protuberant lesion at the fundus, with ulceration in the center. There were osmotic blood and white moss on the bottom of the ulcer;B:EUS showed that a hypoechoicheterogeneous lesion originated from the muscularis propria;C:Pathologic image of HE staining(100×);D,E,F: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mages of CD117, DOG1, and CD34, respectively(100×).

2.3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所有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见表1。20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 1例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混合构成。肿瘤大小3~18 cm(平均6.8 cm),其中5 cm以上的肿瘤为15例(71.4%,95%CI: 48~89)。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GIST的特异标志物CD117和DOG1均呈100%阳性,CD34有20例阳性(95.2%),详见图1C~F。核分裂象有9例(42.9%)超过5个/50 HPF,有5例(23.8%)超过10个/50HPF。反映细胞增生情况的Ki-67有14例(66.7%)超过5%,有9例(42.9%)超过10%,提示细胞增生活跃。根据改良版的NIH危险度分级系统进行分级,有17例(81%)属于中高危级,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术中发现有3例(14.3%)患者出现肿瘤转移,分别为肝转移及腹腔内种植转移。

表1 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Tab.1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lcerative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with hemorrhage

3 讨论

胃肠间质瘤大约70%的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梗阻、出血等等,大多缺乏特异性,其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生长方式[4]。据报道[5-6],23%~33%的胃肠间质瘤会发生消化道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缺铁性贫血等。其发生原因与其他胃恶性肿瘤所致出血相似,为肿瘤生长浸润消化道黏膜层导致溃疡形成,进而引起血管破损所致。但由于胃间质瘤质地更脆,血供更丰富,因此其出血概率比其他肿瘤更高。

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是胃间质瘤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助于明确胃间质瘤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可用于术前评估病变的恶性风险。胃镜下可见黏膜下隆起性肿物,呈半球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质地坚实,表面黏膜形态正常。如合并溃疡出血,则可表现为活动性出血、裸露血管或被覆血痂。内镜下肿瘤较大(>3 cm)或边界不规则往往提示恶性风险高。在本研究中,所有合并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大小均>3 cm,其中15例(71.4%)肿瘤大小超过5 cm,而在不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患者中仅有1.9%(12/619)的肿瘤大小超过5 cm,提示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体积较大。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2]纳入了178例直径大于2 cm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在伴有出血的间质瘤中直径≥5 cm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有出血的间质瘤(80.9%vs32.7%,P<0.001)。胃肠间质瘤在超声内镜下表现为低回声、均质的肿物,大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少数起源于黏膜下层。有文献[7-8]报道,肿瘤表面溃疡形成、内部回声不均匀、囊性区、高回声影等特点可能与肿瘤的恶性风险相关。在本研究中,超声内镜检查示19例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另2例因病变过大超过超声探查范围。所有病变均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6例伴有液性暗区,4例有高回声影,这些特点可能提示肿瘤的恶性风险。

由于胃肠间质瘤位于黏膜上皮下,内镜下活检往往无法取到肿瘤组织,深挖活检虽然可以取到组织,但可能引起肿瘤的破溃、出血以及增加肿瘤播散的危险性,因此应该慎行,目前仅用于需要术前进行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是最常用的黏膜下肿物活检方式,可以用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胃肠间质瘤的诊断率达46%~93%[9]。但EUS-FNA所获取的组织不能精确评估核分裂象,不足以用于判断肿瘤风险高低。因此,胃间质瘤的恶性风险仍需外科术后病理进行评估。组织学上,胃肠间质瘤可由梭形细胞(70%)、上皮样细胞(20%),或二者混合(10%)构成[10]。CD117、DOG1和CD34是常用的胃肠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有助于其诊断,但这些标志物与间质瘤出血及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大约94%~98%的胃肠间质瘤CD117阳性,提示存在c-酪氨酸激酶受体[3]。在CD117阴性的胃肠间质瘤以及CD117阳性的其他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如黑色素瘤、肉瘤等,DOG1有助于鉴别诊断。CD34是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在多数梭形细胞间质瘤中表达,提示肿瘤血供丰富[3]。在本研究中,20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仅有1例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混合构成。CD117和DOG1均呈100%阳性,CD34有20例阳性(95.2%)。

无论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均首选外科手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推荐[11],对于肿瘤>2 cm或具有高风险特征的较小病变(肿瘤边界不规则、有囊性区、溃疡、高回声影、内部不均质等)进行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以及传统开腹手术,前者创伤小,近期合并症少,推荐用于<5 cm的胃间质瘤;后者具有较高的R0切除率,可用于较大的肿瘤切除,目前仍是胃间质瘤主流的手术方式[12]。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一般较大,本研究中15例(71.4%)肿瘤大小超过5 cm,肿瘤发生破裂、播散的风险较高,因此推荐外科手术切除。胃肠间质瘤的转移方式最常见的是肝转移和种植转移,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不必常规进行淋巴结清扫。在本研究中,有3例(14.3%)患者出现肿瘤转移,分别为肝转移及腹腔内种植转移,没有淋巴结转移发生。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内镜下黏膜下层隧道法切除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等内镜术式开始用于胃间质瘤的治疗,这些术式创伤小、其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好,但仅限于切除较小的肿瘤(<3~5 cm)[13-15]。而且由于肿瘤破裂、播散等风险较高,长期复发率不明,其临床应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胃肠间质瘤切除后应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肿瘤部位对其危险度进行分级,进行评估转移风险及预后。对于中高危患者,其转移率或肿瘤相关死亡风险可达12%~86%[11],故推荐术后进行腹、盆腔增强CT或MRI 扫描作为常规随访项目,必要时行PET-CT 扫描。在本研究中,21例患者中有17例(81%)属于中高危级,提示发生溃疡出血可作为胃间质瘤危险度的预测指标。

总之,伴有溃疡出血的胃间质瘤一般较大、危险度较高,需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的常规手段。术后应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肿瘤部位对其危险度进行精确分级。对于中高危级患者,需加强随访,及早发现转移病灶。

猜你喜欢

危险度胃镜胃肠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