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染工艺简析

2018-07-23谭茗月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固色工艺

摘 要:植物染的选材来源于自然,其特点是具有再生性的功能,其染料的残渣经过处理也可作为优质的肥料,所以不会污染环境。其工艺十分具有特色且丰富多彩,植物染品有自然、清新的颜色,迎合了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本文在植物染中探讨了固色工艺的分类并加以分析,根据实践研究及查阅资料重现该工艺的实施过程,并为促进与当今社会的融合及其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植物染;固色;工艺;简析

国内使用天然染料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时期。天然染料是回归自然选取染材,主要分为矿物、植物及动物染料。植物染是从古至今最常见及最常使用的一种,从植物的各个部分提取色素制作成染液。在讲究高效率及精细分工的工业化年代,人们逐渐脱离了对传统工艺过程的探索与保留,逐渐丢失了对自然生态的感受力,也对自身地域文化及容颜特色疏离,连带的植物染及传统工艺也相继退出市场。但随着当代人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们意识到能源短缺、污染加剧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只增不减,进而近些年兴起大量的手作艺术、亲近自然与环保的风潮,植物染也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但由于植物染料不稳定的褪色现象,这一项技艺至今仍然无法普及,该因素的产生与其制作工序的不严谨等有必然关联。因此,植物染的相关工艺值得探究。

1 植物染料的固色分类

为保持色牢度就必须分类了解其性能,因地区的气候差异会生长出不同的作物物种,从而制成的染料呈色效果不一。因不同天然染料中的色素对于酸碱性的溶解度有着差异性,人们利用该原理选择在纤维上更易固色的染料。根据不同植物染料的固染工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1 还原型

该类型是植物染料中的主要类别之一,其中以蓝色最为典型。“青,取之于蓝胜于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其典故就是来源于蓝染植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由绿色接触氧气转变为蓝色再还原成绿色的奇妙过程。在对温度没有要求,还能保持色牢度高的制靛染色过程中,该工艺适用于多种印染方式,至今广为流传。

1.2 媒染型

媒染是帮助天然染料附着到织物上的物质,又称媒染剂,并且其与某些天然染料的原染液发生化学反应还可以呈现新的颜色。比如,明矾、醋、盐都是经常使用的媒染材料。需媒染的染料主要包含紫根、茜草、槐米、苏木、石榴皮等。

1.3 直接型

直接型植物染料可以不借助媒染与还原,因其对水的溶解度好,通过加热煮沸直接可以染色。该类型也是植物染料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十分丰富。比如,红花、冻绿等。

2 蓝染典型的固染工序

我们可以采用风信子的花、红枫树内部的树皮、蓝莓的果实等植物染出蓝色,但最典型的还是靛蓝的树叶等蓝草加工制造的还原型单色染料。蓝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蓝染染料统称的蓝草中具体可分为蓼蓝、菘蓝等,人们日常熟悉的“板蓝根”也是其中之一。关于蓝靛染色的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2.1 制靛

由于蓝草是还原型单色染料,其开花成熟之前生葉中蕴含水溶性原靛素,所以汁液接触空气即刻氧化转变为蓝色,同时生叶一旦干燥变黑,容易变成非溶性蓝靛素沉淀在叶子上导致无法方便进行直接染色,也因此演化成了可以间接染色的制靛技术。

2.2 生缸还原

蓝草染色的开端毋庸置疑的就是用蓝淀膏制作生缸,因为蓝色的非溶性蓝靛染料无法直接染色,要想具有染色性需要先将其还原成绿色的染液。蓝染生缸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古法建缸,第二种为较为简洁方便的快速建缸法。古法建缸需要在适宜的温度,用带有碱性的木灰水将其溶解,再加入米酒、谷粮、蜂蜜、麦芽糖等营养剂快速搅动,之后进行加盖密封发酵多天,开盖后呈现绿色及深绿色的染液代表生缸成功。快速生缸法则是将蓝靛染膏放入水中搅拌融合,加适量的木灰水或纯碱,之后再加还原剂,按染液深浅程度需要控制向里加入适宜的水后快速搅拌,将缸口加盖密封,根据不同温度情况静置半天左右,开盖后呈现绿色及深绿色的染液代表生缸成功。

2.3 浸染

在染色环节当中,先将布坯用常温的清水浸湿起到助染引流的作用,之后完整浸入发酵后呈绿色的染液中,在其中需要经常轻摇晃动避免纺织物局部沉底陷入染料中沉淀物,无法更好地吸收染液中的色素出现漏染不匀的现象。染色的过程中需要全部浸入,防止布坯接触氧气,根据不同疏密厚薄纤维种类的染色技法决定染色时间。取出纺织物整体需要立刻将表面的残存余渣用清水冲洗,再进行还原氧化及后续复染。

2.4 氧化

在染色过程中,要想达到染料在纺织物中的高度饱和状态需要反复多次浸染,干燥后的染布颜色是湿润的蓝染布表面颜色的一半,而每一次的浸染过后都要将织物放置在空气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还原与氧化,氧化期间注意将纺织物抻平,使其全面地接触氧气,避免氧化不均导致的染色不匀的现象。每次的氧化时间根据不同疏密厚薄纤维种类的染色技法决定,这也是一项经染过的纺织物接触氧气后由绿色转变为蓝色的奇妙过程。在色变中的氧化反应也是让色素牢固吸附在纤维上的关键因素。

2.5 冲洗晾晒

染过还原之后,用清水冲洗纺织物,清理掉其中未牢于织物残存其中的色素,之后再自然风干,避免阳光暴晒。

3 结语

在植物染色的过程中,时间、温度、数量、水质、材质等数据都跟后期染成的固色程度息息相关。根据原有的经验铺垫及工艺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与琢磨,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领。目前,国内植物染的制作方式还有待传承与创新,为了顺应今后的环保发展趋势及人们的心理需求变化和社会发展形势,希望在此基础上与现代技术融合,制作出使用更加便利及色牢度稳定的植物染料。

作者简介:谭茗月(1996—),女,山东潍坊人,鲁迅美术学院2018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手工印染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固色工艺
微波处理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自制固色剂ZS-2018在锦/棉织物上的应用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霍山石斛标本的固色与塑化方法探讨
植物色素染料提取和染色固色技术研究
纸浆色浆固色初步研究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