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及价值对比分析

2018-07-23王守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

王守红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及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编号法纳入CT组与MRI组(n=55)。在CT诊断与MRI诊断的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CT诊断下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边界模糊,髓核突出或者异位,MRI诊断下影像学特征为髓核异位,边缘不规则或者具有低信号的特征。CT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8727%,MRI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9818%,组间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均为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是MRI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临床诊断中可以结合多种影像学技术进行分析,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MRI诊断;CT诊断

【中图分类号】 R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46-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常见的病变,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转变或者损伤而诱发的机体脊柱外力学、内力学转变症状[1]。患者椎间盘内髓核突出,对其脊髓神经会产生一定的压迫或者是刺激,致使患者腰腿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全面了解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文章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差异性的诊断方式下,对比研究临床诊断检出率,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编号法纳入CT组与MRI组(n=55)。MRI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30:25,年龄在34-75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451±341)岁。椎间盘脱出8例,椎间盘游离25例,椎间盘突出22例。CT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9:26,年龄在34-75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454±336)岁。椎间盘脱出8例,椎间盘游离25例,椎间盘突出2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活动期间存在剧烈疼痛感受,活动受限,且排除合并具有心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CT诊断: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式CT机扫描。仰卧位,拍摄定位图像。参数为600mA电流,120kV电压,0516螺距,0625mm层厚,扫描腰4/5、3/4、1/2椎间盘。对患者的椎间盘形态、位置以及椎体等进行细致观察,明确病变情况。

MRI诊断:Philips 15 T磁共振扫描仪器,仰卧位,头部先进。扫描参数为常规横轴位与矢状位扫描。扫描期间从矢状位对椎体形态、信号等进行观察,明确患者的脊髓受压情况、椎间突出情况[3]。

13评价标准在CT诊断与MRI诊断的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予以检验,差异性比较应用p值予以评价,p<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诊断与MRI诊断的影像学特征表现CT诊断下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边界模糊,后缘锐角,髓核突出或者异位。一些患者髓核已经超出纤维环,难以观察到硬膜囊脂肪层与椎管,或者椎管上下移动,或者存在髓核钙化的情况。

MRI诊断下影像学特征为髓核异位,边缘不规则或者具有低信号的特征,能夠观察到髓核间窄颈。一些患者影像学检查中能够观察到脊髓中水肿与脂肪消失。

22CT诊断与MRI诊断的检出率对比CT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8727%,MRI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9818%,组间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的疾病,早期确诊与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4]。MRI与CT诊断的方式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CT诊断下,能够显著观察到边界模糊、后缘锐角以及髓核突出等特征[5]。MRI诊断下则能够观察到髓核异位、边缘不规则等特征。临床诊断中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细致观察,发挥影像学技术应用的优势。

结合数据调查的结果来看,CT诊断下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边界模糊,髓核突出或者异位,MRI诊断下影像学特征为髓核异位,边缘不规则或者具有低信号的特征。CT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8727%,MRI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9818%。数据调查的结果显示相较于CT诊断的方式,MRI诊断的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突出。

综合上述内容,MRI与CT均为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是MRI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临床诊断中可以结合多种影像学技术进行分析,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为患者症状的早期确诊、针对性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建议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文伟.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1):154-155

[2]蒋伟,靳冬梅.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395

[3]廖建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3):74-75

[4]陆宝刚,卢庆叶,姚凯源,谢娓洁.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5):89-90

[5]刘旭平.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比较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60-61

猜你喜欢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