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8-07-23郝香
郝香
【摘 要】在VR技术如火如荼的今天,人才匮乏成为制约VR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VR新闻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主导作用,但VR新闻人才在当前仍属稀缺品种,这需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VR人才 模式
VR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技术应用和投资领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游戏、影视、社交、电商、体育、地产等都在积极探索发掘VR的商业价值,以此作为下一个竞争场域和商业领地。实践证明产业之争最终要落实为人才之争、团队之争,但VR领域目前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特别技术与内容相结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现有的VR技术人才也多是IT等行业或部门转向而来,由于行业技术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很难做到完美对接,而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方可学以致用。VR人才的市场现状如何?还面临怎样的人才缺口?VR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路何在?这将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VR人才的市场现状
从全球范围看VR人才数量及分布状况会直接影响到VR行业的成败荣衰。近日,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按照VR人才聚集区域、行业职能分布以及人才供需特点等要素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发现全球VR从业者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等以IT高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VR人才占全球总数40%,多见于谷歌、微软、英特尔等大型IT企业;而中国仅占2%,以建筑与规划、互联网和电子产品领域为主。从数量看,中国的VR人才总量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从层次水平看,国内高质量、职业化的VR人才严重匮乏。但从VR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虚拟现实发展速度并未落后于世界,而是紧随发达国家之后。正如大朋VR创始人兼CEO陈朝阳在第二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表示:“国内外产品差距不大,在硬件的其他方面已经与国外企业保持在一样的起跑线上了。”但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到中国VR产业的发展后劲。
同时,据领英平台(LinkedIn)发布的VR职位需求量显示:中国的VR需求占世界的18%,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作为世界第二的VR大国,VR人才数量仅占世界的2%,高质量、专业的VR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在VR即将进入爆发期的特殊背景下,企业出于业务需求,在从其他行业或部门抽调技术人才的同时,也不断发布各类招聘信息,甚至搭建專门的VR招聘平台以广纳人才。VR人才网是专业的VR人才招聘平台,它为求职者随时提供最新的VR招聘信息,成为VR时代用户找寻工作的新选择。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也意欲在VR领域抢占先机,不仅组建了VR团队,还在官方微博上发出消息称VR团队开始招贤纳士,其中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技术美编、3D美术设计等职位。在看似无限光明的新兴行业面前,VR各类具体岗位人才也是高薪难求。商家不惜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VR技术、内容、市场、运营等岗位人才,以高出互联网行业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吸引关注。以技术岗位为例,全行业薪水平均为13500元/月,而VR平均薪水可达18500元/月。行业发展带来的人才空缺、市场供需失衡的人才现状,由此导致部分企业主动出击,探求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也积极加盟,搭建多层次VR人才平台,以此缓解VR人才需求压力。
二、VR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样是VR人才的前沿阵地。如何打造出适应VR及其相关领域的交叉复合型应用人才,为VR产业提前进行人才储备,这不仅是各大行业的新布局,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其中校企合作为最常见的模式。另外,专业培训也成为最快速有效弥补专业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部分高校还围绕VR人才培养及课程实训展开自主探索。
1.校企合作。为缓解人才饥渴,企业将目光投向高校,定向培养VR人才,从而开创“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超凡视幻作为一个专注于游戏开发的平台,目前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合作成立国内首个VR游戏实验室。该平台的参与对象均为东北大学大四和研二学生,他们在超凡视幻的实践沃土上,不仅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直接、快速地转化为超凡视幻的现实人才。正如超凡视幻COO郭娟所言:“我们最希望的是留住这些人才,因为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另外,风魔镜与北京电影学院各自发挥优势,搭建VR影视领域研发与应用平台“北影暴风VR联合研究中心”,双方按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资源互享、互惠共赢”原则,围绕VR影视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引导扶持,这给国内VR电影事业创造了无限机遇。南昌大学6月2日召开“VR人才培养及行业运用”论坛,计划与江西铭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的VR战略合作,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专业培训。VR作为热门的新兴行业,当前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给立志投身VR的行业人士及广大业余爱好者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成为缓解VR人才不足的快速手段。但目前缺少正规、成熟、完善的培训服务,正规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其中龙图教育作为龙图游戏全资投资唯一教育品牌,不仅推出“VR设备+硬件+内容”的培训课程,还旨在打造全国首家完整VR教育产业化产业链。龙图教育总经理王旸表示,未来不仅要与HTC、三星等知名VR眼镜设备厂商合作,还要扩大VR教学规模,采取与高校合作等模式培养更多VR人才,还要为毕业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金,扶持VR产业新秀。
3.自主探索。高校目前尚未有成型的VR人才培养机制,仅有个别院校计划将VR引入高校,纳入课程体系。慧科教育集团携手暴风魔镜在5月31日发布“国内首个VR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解决方案”,其中覆盖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层次的VR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制作。对大多高校而言,搭建的校内VR实验室,不仅成为自主探索VR人才的基本出路,还是寻求与业界合作的惯常手段。最早投身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当数麻省理工学院,该校1985年就在校内成立了媒体实验室,探讨如何减轻头戴设备带来的眩晕问题。斯坦福大学也于2003年就成立了虚拟互动实验室,重点解决如何利用VI的硬件和软件改变世界。还有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实验室及该校电影技术学院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商Jaunt合作的Jaunt虚拟现实电影实验室均属国外高校对VR人才培养的探索形态。
三、VR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
围绕目前市场对VR人才需求及采用的三种常规培养模式,VR新闻人才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VR新闻人才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
1.媒校联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理应承担VR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任。由于新闻实践总是领先于新闻教育,国内高校暂无与VR相关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如何围绕市场需求,实现与媒体联合培养成为人才培养之首选。其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围绕未来VR人才布局与建构,实现与国内知名新闻院所实现联合办学模式。如201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Oculus Story Studio宣布将在美国大学内开设讲习班,以培养下一代具备拍摄VR电影人才。乐视网也在计划与清华大学展开VR领域的深度合作。新浪VR频道,宣布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國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同建立VR实验室,将VR课程正式带入相关专业课堂。这种通过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办学模式,既可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向社会输送专业VR技术人才。
2.短期培训。VR新闻实践已经着手布局,而新闻人才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和操作技能层面。如何适应传媒实践的人才需求,短期培训不失为一种缓解人才压力的有效手段。其中已经有部分数量不多且呈间断状态存在的培训活动正在成为专业培训的构成部分。如Topanga Film Institute与Innovation Lab牵头组织了一场旨在传播VR影视制作技术与实际经验的大型VR培训,围绕360度全景模式下让故事更精彩、如何导演VR电影、如何进行电影的后期编辑与制作等主题,由全球一流的TFI顾问、VR行业领导者进行VR影视领域创新培训。另外,北京一拍作为专业提供全景拍摄和交互技术的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于6月25日联合业内专家联合打造VR视频拍摄制作实战训练课程,具体围绕VR技术、360度全景视频技术和VR叙事方式、镜头语言、选景、美术、灯光、短片剪辑进行为期4天培训,力求为VR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公司导演、剧本创作、拍摄、设计等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3.校内实践。如何在高校内部进行实验室搭建,培养学生VR技术操作及相关技能训练,成为国内高校的探索方向。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都在投资建设VI实验室,还有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部(增强现实及三维显示方向)、西南交通大学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山东大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的CAD&C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实验室等均是国内知名的高校VR实验室。另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2015年11月成立的“VR报道工作坊”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财新传媒合作的新媒体项目“复旦-财新VR内容创作工作坊”则属于高校新闻专业尝试将VR和学生实践平台相结合的产物。在新闻院系展开VR实践的同时,传媒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VR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围绕未来新闻编辑的思维观念培养成为VR新闻业的重要转向。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学东.杭州VR行业平均月薪17000元 VR争夺战从抢人才开始[N].钱江晚报2016-06-01;[2]VR产业暗潮涌动 行业人才如何争夺[DB/OL];[3]VR从业者必须要来这些地方朝圣腾讯科技[DB/OL]. [2016-02-04][2016-06-22];[4]VR之火燃到大学课堂:新浪联合多所高校建立VR实验室时间[DB/OL].[2016-05-12][2016-06-22];[5]在VR领域,校企合作正带来什么[DB/OL]. [2015-12-04] [2016-06-22].
本文为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法治新闻的传播与话语叙事研究》(项目编号:GS[2015]GHB08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