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化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2018-07-22薛亮,刘小玲

青年时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对策研究企业文化

薛亮,刘小玲

摘 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融入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为例,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引入企业文化两方面进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关键词: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和企业加强合作,大力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以解决实训教学资源的不足。但在整个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或忽视对企业文化的融入等。因此,实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融入企业文化,使得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促进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健康良性发展,从而提升高职教育实训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高职教育和企业双向服务。

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为例,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引入企业文化两方面进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一、引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行“6S”标准管理体系

将沈阳地铁精细化管理思路引入实训基地管理体系中,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理念为管理标准。日常管理过程中秉承建立规范,有章可循;依据用途,整理现场;制作标识,整顿现场;清扫现场,防止污染;建章立制,以“6S”约束人的日常行为的原则进行日常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用黄色标识线明确设备(见图1)、物品区域;在醒目墙面粘贴实训室规章制度,让每位学生及教师都能清楚地看到,并能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用告示板写明各重要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图;用提醒板提醒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训操作要点、目的要求、注意事项、考核细则等。在具体实训过程中,规定学生实训时要对号入座,实训后学生要按要求整理实训器材,将器材置于标识规定地方,并及时填写设备物品使用情况记录单。实训结束后,对实训室进行清掃,建立清扫标准,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通过持之以恒地坚持“6S”管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清洁、有序的实训室现场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而使实训室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打造实训基地文化氛围

为打造行业特色实训基地文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及企业氛围,实训基地通过文化展板、标语展示等方法将企业文化、企业运行特性等内容展示,让学生及培训人员在实训基地零距离体验企业文化内涵。

(一)实训基地与实训岗位关联对比展板

将实训基地设备平面布局与企业运行设备及岗位进行对比,说明实训设备的实训功能、实训对接岗位、实训相互关联及与企业运行关系,指出实训基地与企业实际的高度一致性。如图2、图3所示。

(二)“6S”管理标准展板

实训基地以“6S”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打造实训基地运行特色,将“6S”理念作为展板进行展示,使得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地生根。如图4所示。

(三)荣誉墙展板

为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技能,了解企业岗位的晋升机制,实训基地设立荣誉墙展板专栏,其中包括“榜样的力量”及“满载的荣誉”。其中“榜样的力量”专栏展示历届优秀毕业生在企业获得的荣誉,给在校学生树立榜样。“满载的荣誉”专栏展示在校生参加省部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证书,鼓励学生认真实践,力争为系、学校争光添彩。如图5所示。

(四)企业精神标语展板

实训基地引入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精神“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十二字标语,将实训基地实训岗位统一要求予以展示,时刻提醒实训操作人员企业要求,如图6所示。

三、结论

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为例,深入推进实训基地内化企业文化,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局面,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需求和文化氛围,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秦武.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4,(1):18-20.

[2] 曹雪明,周东华.企业文化精神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8) : 37-39.

[3] 张麦秋.论行业文化对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导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1) : 53-56.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对策研究企业文化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