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2018-07-22刘立磊
刘立磊
摘 要: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当时的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中,不少仁人志士带着满腔的热情,力图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涵盖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虽然后代史学家对这项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其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作用不容置疑。本文笔者首先阐述近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准备,然后分析了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最后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化;洋务运动;影响
工业化发展和政治的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化的突出标志,工业化发展进程主要表现为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业,此时的世界,不少国家都在进行工业化革命,中国也紧跟世界的步伐,洋务运动的兴起就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在兴起之初就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工业上,洋务派积极兴办近代民用和军事工业,建立了海军。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洋务派派遣了一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在国内创建了新式学堂。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使中国拥有了第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水军,许多满怀报国热情并且能力超群的人也开始创办近代企业,培育出中国第一批优秀的产业工人,让新思想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一、近代化进程的思想准备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科学系统的思想可以为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虎门销烟”事件后,林则徐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大胆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林则徐一直非常关注西方世界的发展动态,翻译西方著作,以此获得除本国以外这个庞大的世界的相关知识。林则徐还组织翻译了关于大炮瞄准法、战船图示、枪炮制造原理等极具技术性的资料,并且从澳门和新加坡等地购买了葡萄牙和英国制造的数百门大炮以及来自美国的一艘名为“甘米力治”号的轮船。1841年,我国成功仿造了一艘车轮战船。同时期的魏源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由他亲自编撰的《海国图志》中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科学知识,自此开始探寻中国的富国强兵道路,他的书中重点提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认为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表现在战舰、火器以及练兵之法上,只要按照这几个方向各个击破,那么一两年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就可以不再依赖西方,这也奠定了洋务运动开始的思想基础。在学习建造西方的机器上,冯桂芬提出了要坚决维护民族主权与独立发展民族工业的原则,建造“我之利器”,方能有备无患。
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都倡导向西方学习,尽管没有上升到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高度,只是将其看作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但他们在思想上为国人开路的做法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近代化进程的不断探索
(一)引进西方机器设备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之初,主要是通过利用政府的全力,并且借助国内原有的手工技术人才,自己动手仿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了军械所,聘请徐寿、华蘅芳等人仿造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两年之后,他又派容闳出国购买了上百台机器,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西方的设备。李鸿章采用的是就近向外贸工厂学习技术或者购买外资工厂的机器办厂的方式,1865年,他买下了上海虹口的美裔旗记铁厂,将容闳购回的机器进行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1894年,张之洞在湖北建立了汉阳铁厂,它是亚洲第一所钢铁联合企业,该厂的炼钢设备和轧钢设施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二)兴办军事工业企业
洋务运动期间,建立了大批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最为突出的就是江南造船厂、福建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这些企业最初都是由政府出资,朝廷委派地方官员办理,所造的军火政府可以无偿调用,以此装备海军和陆军,所造产品不计成本也不求利润。从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分析,他们基本属于封建官僚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但由于其采用大机器生产,聘请了专门的技术工人,因而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封建官僚企业。
兴办企业必须要以资金作为前提,所以这时期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就纷纷涌现,比如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以及张之洞创办的织布官局等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場,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企业与工人之间属于雇佣关系,所以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企业也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三)派遣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
在曾国藩和容闳等人的推动下,当时的中国派遣了百余名男童到美国留学,但由于开销太大,加之当时加利福尼亚州掀起反华热潮,这场留学运动被迫中止。1872年,李鸿章又派了一些学生到英国和法国留学。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除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之外,还设立了新式学堂,为了学习西方的工艺和技术,洋务派聘请一些西洋人作为教师,教授语言文字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优秀的军事科技人才。但归根究底,洋务运动是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所以其教学也蕴含着较浓郁的封建气息。
(四)组建新式海军
在西学东渐的猛烈侵蚀下,洋务派的官僚们开始意识到练兵的重要意义,开始购买枪炮和生产新式武器,聘请英法的教官训练洋枪队和炮兵,操练西式阵法。1862年,湘军和淮军已经开始大量使用西式枪炮,张之洞也在湖北开始练新军,并且不断扩大编制。这时期,建立新式海军已经成为学习西方军事的重点内容,到1884年,清政府已经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海军等三支舰队,数十艘战舰,1889年成立的北洋舰队成为了当时最有战斗力的海军舰队,由此,清政府的海防体系开始逐步建成。采用西方的军事体系练兵,组建新式海军,让中国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大大提高了军事战斗力,但由于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腐败,这样的新式军队也无法抵挡强劲的西方列强。
三、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影响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由于它只体现在了学“物”的层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制度,在不改变社会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時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外国的政治制度。洋务运动一直努力维护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它就不可能拯救中国,比如在军事上采取衙门的管理方式,兴办的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分支,虽然以“求富”作为口号,但是一味服务于政府,并未寻求自身的独立发展。洋务运动中的封建顽固派也拒绝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导致很多政策无法顺利推行,没有真正实现解放思想、振兴民族的目标。
(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的军事工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众多纺织厂、冶炼厂、铁路等都修建了起来,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提高了生产力。不过,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由于受到地方官僚的剥削压迫,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步。总的来说,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的兴盛,为其提供了发展方向,加速了封建统治的解体进程。
(三)对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闭关锁国,封建统治阶级具有强烈的自豪感与满足感,外交机构等同虚设,战争后,列强加速对中国进行掠夺,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和总理衙门,这一举动结束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与外国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客观上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当然,外交部门的设立只是单纯改变了自身状况,并未深入到政治层面,只重视文化和教育改革,却忽视了政治体制方面的更新。
(四)对中国军队建设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兴起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险局势下,因此洋务派人士想通过改良兵器、兴办军事企业来实现独立自强,所以派学生出国学习,促进了中国军队的发展。洋务运动结束了中国没有海军的历史,促进了清政府的国防建设,对抵抗外来侵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军队的建设是由政府推行引导的,还是无法摆脱封建色彩,缺乏统一有效的军队管理系统,建造兵船只用于运输货物,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洋务运动对中国军队建设近代化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是一场民族救亡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一次大胆的尝试,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洋务运动提出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在此过程中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力兴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洋务运动成功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加强了与外部的交流,让统治者看到在天朝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的国力非常强大。洋务运动前后一共持续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存在着很多弊病,但是其成就不可忽视,它在思想上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为之后的辛亥革命爆发积蓄了阶级力量,而且也预示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传统文化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须要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廖慧贞.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
[2]辛瑞军.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3]余守萍.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启[J].兰台世界, 2015(04).
[4]蒋洁.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J].传承,2014(03).
[5]付朝.浅析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
[6]廖慧贞.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