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
2018-07-21钟国亮
钟国亮
摘 要: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他们产生热爱运动的情感,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坚持运动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率不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要发挥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互动教学,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体育情感,同时还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体育 要求 创新思维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开展各项人性化的体育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坚毅的人格品质,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推行,我国的教育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置身于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再满足于当前教育的要求和需要,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使高中体育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在其课程结构中增加了一些供学生选修的内容,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丰富了教学内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内容,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在体育课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体育情感
在传统的教學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掌控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则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新形势下,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构架知识并提升自己的体育能力。高中生正处于其情感的成熟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并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对生活充满着青春期应有的激情和活力。体育老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教育活动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技能,从而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比如铅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并组合成组进行练习,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喜欢什么就去学习什么,通过小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压力。
2.多关注和引导学生,加强互动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参与互动环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提高自己。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使他们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在教学中我们总是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都很感兴趣,总是表现积极,踊跃参与,但是有些学生则相反,他们对任何体育运动都不感兴趣,甚至对一切都存在厌倦心理,这实际上是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消极情绪。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多加关注,以朋友的姿态与他们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在游戏中把这些消极的学生挑选出来做游戏的主导者,对他们的积极表现进行不断地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参与价值,使他们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去除他们的倦怠心理,使他们重新自信起来。
3.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采取的都是班级授课式,但是教师只能做到“统筹”而无法做到“兼顾”,一旦学生能力差异和兴趣差异被忽略,学生根本无法从体育教学中受益。高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学生”的做法,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选项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发展。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能测试、问卷调查、以往体育成绩分析等,对学生身体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愿将学生按性别、个性、身心素质分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体育是一项涉及多种项目的教育形式,比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太极拳、健美操、跆拳道等体育教学内容,并且鼓励学生课外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可以交流各自的看法,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价值。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将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看重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公平性,还要评价对于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影响,争取做到公平合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体育评价体系应该朝着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将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程度以及最后的考试成绩综合起来,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表现做出合理判断,更多地给予鼓励和引导。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素质教育改革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加重视,高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良好情感,把体育运动锻炼养成为一种习惯,做到热爱体育、终身运动。
参考文献
[1]董祥战.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J].学周刊,2017(05):60-61.
[2]张继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02):58-59.
[3]李永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下),2016(02):28-29.
[4]黄一宁.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