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

2018-07-21冷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

冷玲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动手绘画或制作中实现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深入开展美术作品赏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强化手工制作教学,并且拓展课外生活,全方面地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动手能力 培养 策略

最近几年,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动手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美术教师就要注重满足他们这样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培养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教学情景的创设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需要小学美术教师认真对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情景。例如在进行“动物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应动物的图片或者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小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十分喜爱,一下子就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结合图片或者动画片内容在头脑中加深印象,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画。通过采用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眼界,还可激发学生对于某一种动物的具体思考,加深学生对绘画动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对陌生事物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然后通过自己的绘画将头脑中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二、注重鉴赏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动手创作

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但是在进行鉴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鉴赏的方式和方法,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学生在鉴赏之前,教师要向学生适当的讲解作品的意义以及基本绘画方法,让小学生在鉴赏之后能够说出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意见和看法,并积极鼓励学生结动手创作。学生可以临摹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鉴赏作品之后结合头脑中的印象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紧跟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不能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搞一刀切,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质疑,将自己的见解在绘画纸上更好的体现出来,通过不断交流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开展多样化动手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这是小学生的显著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有趣的瓶盖”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多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瓶盖,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并说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学生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然后由全体同学评出一个最美丽的瓶盖,并给予这位学生相应的奖励,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瓶盖绘画出来。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观察细微事物的耐心,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后绘画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还可以制定游戏式的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性,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四、开设手工制作课,丰富课堂活动形式

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缺乏课堂互动,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差。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认识到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制作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徑,进而通过教学安排,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视频、动漫等辅助教学设施,积极开展手工课,丰富手工制作等课堂活动形式,调动小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自己来制作陶艺品,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比赛看看哪个学生捏的最好。通过手工制作课的开展,使小学生自愿参加到小学美术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有利于实现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更高阶段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丰富课外生活,从生活寻找灵感

传统的课堂基本都是在教室进行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开始延伸到课外,走出教室,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美术学习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教师把孩子带出课堂,呼吸新鲜空气,看见真实的鸟儿,虫子,树叶,小草,感受这些食物的立体形态,有助于孩子在画画时,丰富大脑感知,画出更真实多彩的画作。例如在“画画叶子”教学中,可以不使用多媒体展示,而是带着孩子走出课堂,让孩子自己去找多种多样的叶子,树的叶子,草的叶子,花的叶子,只要可以找到都可以,然后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形态,比较不同植物的不同叶子,让孩子感受到真实叶子的形态、纹路、结构、颜色,提高审美能力。回到课堂之后,可以让学生看着自己采集的叶子来画叶子,并能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并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真实情感。

结语

总之,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开展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赏析,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军霞.打造小学美术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89.

[2]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04):57-60.

[3]林万丽.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106-108.

[4]罗宇.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J].中外交流,2017(02):50-51.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培养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