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是使学生乐学会学的有效途径

2018-07-20陈彩云

关键词:成功乐学魅力

陈彩云

【摘要】 数学知识看似枯燥乏味,实则美妙无穷。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从直观演示指导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两个方面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会学”到“乐学”。

【关键词】 魅力 兴趣 成功 乐学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161-01

0

大教育家孔子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他认为在教育中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教下去就有特别意义。而要真正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关键在于会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而积极倡导。

小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不仅要会学,还要乐学,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使学生会学、乐学呢?受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启发,作为小学教师的我认为,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是关键。

一、直观演示指导操作,引导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意识的过程,更是促使学生会学乐学的过程

由于课本中的知识是经过精确的提炼抽象概括的科学结论,不可能将过程再一一展示出的静态知识,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将静止的结论变为动态的思维活动程序。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导观察、指导操作、诱导思考、启发探索,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感知和获取与前人发现知识相应方法,从而得到与课本一致的做法。

在教学环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把课外作业剪的半径是5厘米的圆带到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把这个圆的面积计算出来,再用圆规在上面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同心圆,也求出这个圆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动手把中间的圆剪下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边剪边想:剪出小圆,原来半径5厘米的圆的面积起了什么变化?这就使操作过程和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就会从中悟出环形的形成及面积的求法。接着老师告诉学生剩下部分就是环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求这个环形面积吗?试试,看谁能求出来?学生很快分三步1求外圆面积;2求内圆面积;3外圆面积减内圆面积,求出解。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解法给予肯定。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明白环形面积就是两个同心圆外圆面积与内圆面积的差。在这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观察综合式,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有没有简便的算法?学生通过对列出的综合式的观察,很快发现这道综合式实际是两个积相减,而两个积的因数中又有相同的因数π,可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进行简算。接着,引导他们讨论,归纳出求环形面积的简便算法是用圆周率π与外圆半径平方减内圆半径平方的差相乘。这一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操作、计算、讨论;分析和综合,求同和求异,概括归纳,从而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概念,得到了和课本一致的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计算公式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使学生乐意学,懂得怎样学。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因势利导,使之灵活地学习知识。

二、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积极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直接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起到让学生乐学会学效果

课堂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基本训练常常只能面向个体,他们为了提高中下层生的成绩,一般的提问和练习都是面向中下层生的个别,如答不对即换人重答或由教师包办,解答的题目对否,也是教师给予讲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长期这样下去有些学生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认为反正老师不会提问我,干脆懒动脑,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采用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方法,创造机会让一些成績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通过互相提问,互相对话互相辩论来达到学懂知识的目的。

例如:像盐、水、盐水三个量的倍数关系这类问题,历届六年级学生都出现很多错误,尽管老师反反复复分析,讲解多次,仍有不少学生还是分不清,做起这类题,错的仍比较多,我一改教师反复讲解的方法,让学生互教互学。一次我出一道填空题:330克盐水溶液中含盐30克,盐占水的几分之几。我提问一中等程度的学生李明,他回答:盐占水的十一分之一,和他相同答案的学生也不少。我没有急着马上分析正误,而是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梁荣当老师,向李明同学提出问题,引导他重新分析。梁荣问:330克是什么?盐是多少克?水多少克?李明同学想了想回答:330克是盐水,盐30克,水应是300克。梁荣同学接着问:那么盐是水的几分之几应怎样求?这时李明同学发现了自己解题过程的失误,从而懂得了正确的算法及答案。通过学生间的互教互学,不但照顾了中下层生,也调动了中上层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而他们对这样讨论后明白的知识印象特别深。期中试这类题出差错的全班仅剩几个人了。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我常采用这种做法给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创造了机会,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会学、乐学。

综上所述,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老师逐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的教学趋势,更是使学生乐学、会学的关键;学生乐学、会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 参 考 文 献 ]

[1]吕型伟,阎立钦.《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基础教育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7.

[2]颜泽贤,卢晓中.《跨世纪广东教育发展论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猜你喜欢

成功乐学魅力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