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视角下的《基因工程应用》教学策略

2018-07-20钟天敏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案例教学策略

钟天敏

【摘要】 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是历年来全国卷生物选做题部分的重点考查内容,具有重联系、重分析、重表达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好基因工程的这一知识体系,是教师上课的重点,更是难点.为更好地串联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教学课例入手,探究了如何开展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基因工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6-055-01

0

分析近几年的理综高考卷可知,几乎每年都涉及了基因工程知识点的考查。经过笔者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强。然而,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也是重视不够,往往都是轻描淡写地讲授这一节的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应重视《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这样能更好地将基因工程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笔者以《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节为课例,采用以点带面的“发散教学法”,将基因工程的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实践的应用相结合。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对基因工程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教学实效。

1. 教材分析与思考

高中人教版选修三专题一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从“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动物基因工程前景广阔”、“基因工程药物异军突起”以及“基因治疗曙光初照”四个维度,结合实例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应用。教材内容涉及的层次较多,范围较广,所结合的知识点也较为复杂,有常规的知识案例,也有较为前沿的技术介绍。这一节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增强学生对生物前沿技术的探讨能力与兴趣,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但这一章节主要是介绍性的知识内容,教材以资料展示性的叙述方式呈现。因此,很多教师一般就是划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去背相关知识点,就算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

经过对历年高考题分析,笔者发现从高考的命题角度看,命题者比较喜欢从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角度切入命题,以基因工程的应用为命题素材。比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8题以家蚕为例,考查了基因工程知识体系中的“载体”等内容,这些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传统教法中,利用各种图片或文字去陈述基因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种教法虽然比较吸引学生眼球,但容易使知识点表面化和边缘化,没有针对性地探讨到基因工程应用的实效性以及与考点的关联性。根据命题考查的方向指引,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进行科学设计,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综合归纳,串联系列知识点,同时采用“教而学,学而练”的循环教学手法,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思维能力培养,以达成“教为学,学为用”的课程目标。在专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先建构、后引导、再反思的教学策略,将“教”与“学”的各步骤要环环相扣,以达到升华知识的目的。

3. 教学过程与反思

3.1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网络

上课伊始,教师抛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网络,比如: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领域?每一个层次包含那些一些技术操作?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本内容,并自行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根据内容在作业本上整理出知识网络。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务必限定时间完成以上内容。

3.2教师展示教学,引导归纳要点

教师随机抽查三位同学的限时作业,对学生归纳的知识点进行展示,对知识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根据这些正确的范例,掌握和熟记基因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这一内容的知识点,选一道经典题型进行“练”和“评”。在时间安排上,对这道题的练习和讲评时间安排在八分钟为宜。根据经典例题,串联基因工程的主干知识,考查基因工程的系列知识,包括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细节等。并通过这道题分析有关内容的考查方式、重点考查范围,以提高分析与解题能力。经过这道题讲解后,再对“动物基因工程前景广阔”以及“基因工程药物异军突起”方面也选定两道综合性的经典练习题。本文限于篇幅问题,笔者不再展示练习题。通过三道经典例题的讲学,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是如何结合高考方向去学习的,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

3.3学生反思总结,提升解题能力

典例题讲解后,教师分配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对知识点和考题进行反思,归纳知识点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关联度和相似度,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该如何形成规范的答案,这也是基因工程知识点学以致用的关键。因为标准作答是学生解答相关题目时的薄弱点,也是难点。学生反思沉淀积累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板书整理,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模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增强课堂实效。

笔者认为,以上的“教”与“学”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将浅显的教材案例引导进入知识点的内在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完善了學生的知识体系,不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这也是关于基因工程的学习关键。

[ 参 考 文 献 ]

[1]秦峰梅.“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命题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152):124.

[2]钱益锋.江苏近几年高考。“基因工程”命题分析及备考对策[J]。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2012(5):59.

猜你喜欢

基因工程教学案例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农业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探究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