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机电艺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7-2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机电艺术专业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看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规划发展纲要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是一脉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领域,都涵盖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当前机电产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艺术个性设计。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区别于现有的工业设计专业。现有的工业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有艺术类和工科类两大类。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偏重于艺术设计,优势在于他们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好的视觉敏感性和较强的造型能力,比较适宜于轻工产品方面的设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侧重于设计的内部结构、机械原理、加工工艺,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好理工科方面的知识基础,但由于高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大都设置在机械学院,缺乏对工业设计这种文理交叉专业特点的认识。学生的学习环境缺乏艺术氛围,他们的审美造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设计表现能力较差。

本文通过企业调查,着重从校企合作这一角度,探讨和研究如何将企业需要和学校教育资源进行紧密结合,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这一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使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的找到工作并能得心应手的适应企业岗位,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并能为企业创造出好的效益,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实现共赢的途径。

一、跨专业构建“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机电+艺术”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跨专业人才培养是指具有教学内容相关、技能学习相关的几个专业,通过研究,将专业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机电+艺术”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了增减和调整。例如,把原来计划安排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的平面设计软件分离出去,另设置为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对于素描和色彩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两门课程代替原来的素描、色彩基础两门课程,在专业基础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调整为与我院其它专业相同内容相同进度,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基础课平台。经过修订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现代电子技术、材料成型与模型制作、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产品设计效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以及大量选修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型电子产品制作、材料成型与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机电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2.构建五层次的艺术能力训练体系

依据职业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五层次的艺术设计能力训练体系,如图3 所示。在公共素质课程模块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路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专业群平台课程中开设专业入门与职业探索课程,让学生了解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将来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以及职业能力在岗位升迁或岗位迁移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在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中,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积累设计知识;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构成设计、产品设计效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产品造型设计等;在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中,通过暑期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等企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产品设计能力。

图2 五层次艺术设计能力训练体系

三、“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1.“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具备企业产品设计实践经验和机电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团队是进行“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保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团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机电类专业专任教师、机电类专业兼职教师、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任教师、公共基础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教师。机电类专业专任教师中有25% 来自企业,他们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企业产品设计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室建设、项目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承担专业入门与职业探索以及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机电类专业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车间主任、高技能人才、项目经理等,他们有着丰富的企业产品设计经验和操作技能,在校企合作、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资源库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承担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任务。艺术设计类专业专任教师艺术理论知识丰富,了解产品设计流程和色彩搭配,主要承担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产品设计效果、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电产品造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思政部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教师有着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大赛的经验,主要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大学入学教育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跨专业共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复合型人才培养因学时短、内容多,必须通过加强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扩充学习内容、建立“机电+艺术”复合的知识体系。资源共享和重组是实现跨专业共建优质数字化资源库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充分利用机电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与企业兼职教师、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企业机电产品设计、教学标准、校本教材、教学方案、技术标准、专家讲座、在线测试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重组和开发。

跨专业组建学习团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突破专业学科和院系,界限,跨专业组建学习团队,专业组建学习团队,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各抒己长,进行技能互补,为完成共同的项目任务而努力,从而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团队中,团队成员是任务导向共同体而不是单一的个体,他们为完成任务相互合作必不可少。合作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积极互赖、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评等五个基本要素,都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为了提高跨专业团队培养成效,还可以通过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选修相关的课程,提高接受交叉学科知识的自主权和兴趣,跨专业学习团队的建设,是学生根据专业优势分工协作,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通过任务互换等方式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2.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过教学建设、教学运行、检查评估、信息收集与反馈、质量改进与提升的闭环运行,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质量标准;通过教学信息化大赛、学生评教、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巡视等途径,完善教师自评、学生评教、督导员评教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完善以岗位技能考核为核心的“多元考核、用户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利用状态数据平台分析报告、麦可思报告、质量报告、专项调查报告等,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建立质量改进与提升机制。

结语

“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不同专业的相关学习内容融入个体发展需要中,实现专业间的交叉融合; 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能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能在日后复杂的岗位。发展和变迁中,满足学生的自我转岗、换岗、跨行业就业的多元化需要,使职业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学院声誉和品牌建设。“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是简单地在原有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几门艺术类课程,而是将两个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高职院校只有通过跨专业或跨学院办学,加强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才能真正实现“机电+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机电艺术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