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班《玩颜色》为例浅谈教学具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2018-07-2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中心 浙江杭州 311400)
一、研究背景
1.理论指导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名言:“如果让我用一句话说明教育心理学的要义,我认为影响学习的首要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先备知识。”只有“研究并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具有的先备知识,进而配合设计教学”,才能“产生有效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指导思想是针对集体教学中提出来的。而集体教学中的教学具准备就是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因此,只有教学具准备充分,才能保障集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2.现状分析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对如何提高集体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从中也反映出来不少问题。如,在《指南》解读中,就对当前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提到了“教学方法单一,与幼儿学习特点不符,或者虽花样翻新,但华而不实,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这句话中也涵盖了教师在教学具的使用方面,或形式单一,或是华而不实,或与幼儿学习特点不符,不能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等缺点。
因此,在集体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学具的作用,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呢?现以中班科学领域的《玩颜色》为例展开研究。
二、主题由来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教研组成员都会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梳理,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建构课程中《红黄蓝绿》这一主题下,我们教研组成员发现,《颜色对对碰》和《颜色抱一抱》这两节课中都涉及到了三原色,即红、黄、蓝,而且都存在让幼儿探究三原色两两混合后产生变色的问题,于是我们尝试将《颜色对对碰》和《颜色抱一抱》合二为一,形成了新的集体教学活动《玩颜色》。
三、研磨过程
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中,对4——5岁的要求中提到“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因此,经教研组成员商讨之后,初步将《玩颜色》的教学活动中关于教学具的准备如下:
1.教学具准备之一研
片段一:教学具准备
A.每个幼儿一瓶用矿泉水装的清水,瓶盖内已事先挤有红色(或黄色或蓝色)颜料少许。
B.装有少许红色(或蓝色或黄色)颜料的瓶盖若干。
C.六块抹布。
D.展台。
E.红、黄、蓝、橙、紫、绿的圆形纸片,若干。
F.固体胶若干。
(图一)
G.记录纸,每组一份。
(1)分析研讨
对整节课当中,教学具准备方面的闪光点:一、发现孩子们对色彩融合的变化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对于清水能变出颜色,都感到很神奇。二、整个活动过程,教师能够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引发幼儿自主思考、探索、记录,得出结论,而教师只是适时地提问,引导幼儿得出结论。但还是由于教学具准备方面的一些不足,影响了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教具示范太快。当原色变出来之后,由于教师在教具示范过程中讲述太快,对于幼儿来讲可能对两个原色记忆还不够深,然后就出现了混合后的颜色。在幼儿记录时,因之前的记忆不深,而影响记录的真实性。
其次,材料准备不充分。当时交代幼儿摇出第一种颜色后,换另外一个瓶盖再进行摇晃。结果,同组内幼儿将取下的瓶盖与新的瓶盖混淆了,导致幼儿摇出的颜色太浅,达不到橙、绿、紫的效果,影响幼儿记录。
再次,颜色比例欠妥当。当黄色与红色或蓝色相融合时,由于黄色颜色较淡,很难摇出橙色或绿色。从而影响幼儿的观察记录。
最后,记录卡不便操作。图一这种“( )+( )=( )”的等式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操作起来有难度,对幼儿的有效性学习有一定影响。
(2)措施改进
《纲要》中,提到了“弹性教学”。即“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自行研究、设计适合本班教学实际的课程计划”。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对教学具准备进行了相应的措施改进。
首先,材料准备要充分。为了防止幼儿对第一次取下的瓶盖二次使用,可以增设垃圾筐,让幼儿将第一次的瓶盖直接放进垃圾筐内,然后盖上另一个颜色的瓶盖。
其次,颜色比例要准确。由于教具准备之一研中,对颜料比例把握不准确,导致幼儿观察记录不准确。所以,我们认真对颜色比例进行了调整。在清水同样多的情况下,瓶盖上所放颜料: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比例为1:2;蓝色和黄色的颜料比例为1:2;红色和蓝色的颜料比例为1:1。
最后,调整操作记录卡。为了便于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表述颜色混合后所产生的新颜色,我们将采用分合的形式进行记录。
2.教学具准备之二研
片段二:教学具准备
A.每个幼儿一瓶用矿泉水装的清水,瓶盖内已事先挤有红色(或黄色或蓝色)颜料少许。(注:在清水同样多的情况下,瓶盖上所放颜料:红色和黄色的颜料比例为1:2;蓝色和黄色的颜料比例为1:2;红色和蓝色的颜料比例为1:1。)
B.装有少许红色(或蓝色或黄色)颜料的瓶盖若干。
C.六个垃圾筐。
D.六块抹布。
E.展台。
F.红、黄、蓝、橙、紫、绿的圆形纸片,若干。
G.固体胶若干。
H.记录纸,每组一份。
(图二)
(1)分析研讨
由于老师在教具操作示范过程中,讲解地一细、二慢,边讲边操作,让幼儿清楚变色过程,并准确记录。因此,整体记录与一研相比明显清晰性、准确性高了。幼儿在三原色两两混合后产生新的变色,也基本能用自己话语表述清楚。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观察并记录结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不过,教学具准备也存在一点小小的不足,即与一研相比,虽然记录卡有所变化,但三个小朋友合用一张记录纸时,只能满足一名,另外两名除了要消极等待以外,对于之前做的结论也受到了影响,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只能记录混合后的颜色,忘记了是哪两种原色摇出来的。导致记录出现错误,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
(2)措施改进
再次调整操作记录卡。为了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发现颜色之间的明显关联,我们将一张纸上记录三种实验结果的形式变成单张实验结果单张记录的形式。
3.教学具准备之三研
片段三:教学具准备
前面7点与“片段二:教学具准备”中的前7点相同。
H.记录纸,每人一份。
(图三)
由于这次的记录是分阶段的,所以幼儿能够自发的观察活动,并将每一次的颜色进行记录。在讲解过程中也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而且思路非常清晰。与二研相比,这次的记录纸是单独一张的,幼儿在操作中无消极等待现象,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兴趣和愿望都非常浓厚。
四、收获和体会
通过对《玩颜色》的教学具准备的研磨,我发现在集体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教学具的作用,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具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在集体教学中,只有在教学具的准备能唤起全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能衔接他们的已有经验时才能发挥幼儿学习的有效性。而他们的已有经验必须要符合当前幼儿的认知水平,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如《玩颜色》教学具之一研中,表格的设计,像这种太难的教学具,已经超出了幼儿的认知水平,会让幼儿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幼儿的学习兴趣都没了更何谈学习的有效性。
2.教学具必须准备充分
在集体教学中,教学具必须准备充分,考虑周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预设时,要考虑到多种情况。教学具中物质的准备要便于幼儿的活动、教师的组织,应利于幼儿的整体发展考虑。充分的教学具准备,可以减少组织环节的混乱,保障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3.教学具应适于幼儿操作
教学具运用得当可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思考,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提高集体教学效率。孩子在探究变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结果,这种操作形式更能让幼儿接受,孩子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能够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4.教学具要具有引导性
现代幼儿教育更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我们在制作教学具的时候也要注意用教学具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玩颜色》教学具之二研中,采用分合的形式进行记录,就是体现了教学具具有引导性的一面。它教会幼儿梳理、概括自己探究结果的方法,使幼儿清晰地表述三原色是如何变复色的。
学习是儿童成长的基本要求。影响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有很多,但只要每一种影响都像我们对教学具的准备这样深刻的反思研究,我相信,会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兴趣和强烈愿望,并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