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维度下的高考历史选择题研究
——以近五年全国卷中对唯物史观的考查为例

2018-07-20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1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发展

广东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理论是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应让学生“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在2017年的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里也明确地写道:“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求都对高中历史教学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样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近五年新课标高考卷中有大量关于唯物史观的试题呈现,这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并将其渗透进课堂的教学之中。下面就近五年历史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进行简要分析。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例1.(2017·全国Ⅲ卷·26)

表1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此题答案为A。

分析:土地占有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自耕农经济属于生产方式(生产力)的范畴。唐代的土地制度为均田制,材料反映的是敦煌某地的土地占有情况,根据表1的数据,结合均田制的内容(分田亩数)可知,这一时期的敦煌某地是以自耕农(一家一户经营)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均田制下的自耕农经营方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特性。

例2.(2015·全国Ⅱ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江南经济发展属于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体现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例3.(2014·全国Ⅱ卷·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此题答案为A。

分析:试题材料体现的是19世纪初期英国工业革命的情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领域的变革,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进步。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例1 .(2017·全国Ⅱ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此题材料的信息为1977、1988、2001年三个时段高校在校人数的情况,通过数据变化及结合时代背景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通过改革人才选拔制度以扩大招生人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例2 .(2016·全国Ⅱ卷·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此题答案为B。

分析:此题呈现的是宋代租佃关系盛行与政府“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了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发展。

备考建议: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经济基础”,它是指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二是“上层建筑”,它是指国家层面的意志与决策。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建构框架,而上层建筑的构建是否科学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如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适应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政策促进了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战时”状态的结束,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得不做出调整,实施“新经济政策”。因此在复习必修二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殖民扩张、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等知识时,应特别注意对这个角度的学习。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例1.(2017·全国 I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此题答案为B。

分析:材料的主旨是明朝在前中期与后期使用饮食器具上的变化,从有等级规定到无等级性,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等级观念的冲击。体现了社会存在(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意识。

例2 .(2017·全国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此题答案为A。

分析:材料体现的主旨是1904年留日学生的分布不平衡(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多,其他地方较少)。它是由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观念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近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是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通商口岸,也是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思想开放程度较高的地方。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例3 .(2017·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北朝到唐中期北方对喝茶的态度变化,茶叶自江淮而来,反映了唐中期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是由于其经济的发展而影响了北方人嘲笑南方人喝茶的习俗,改变了北方人对喝茶的观念,北方人也喝茶了。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例4.(2017·全 国 Ⅱ 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此题答案为A。

分析:13世纪后半期,随着佛罗伦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教堂要与市民阶层的意志与心灵相一致。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例5.(2014· 全 国 Ⅱ 卷·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材料的时间定位在1926年,这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也成为指导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推进,三民主义(民主)思想得到非常大的传播。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例6.(2013·全国Ⅱ卷·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亦发展壮大,与之相适应的是世俗化的市民文学。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备考建议:此类型试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种主要类型。“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思想、文化、观念、意识等的发展变化与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总是相伴随的。如宋代以后,文学艺术的“世俗化”特点与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密切相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艺术,无不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精神面貌与社会现状。因此,在复习文化史部分时,要注意这一视角的认识。

三、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例1.(2016·全国Ⅰ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此题答案为D。

分析:此材料的主题是1943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亲日、长征、共产党、统一战线”等的态度,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对异己政党的排斥与打击,以维护其代表阶级的利益。体现了阶级关系中的阶级分析法。

例2 .(2016·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此题答案为D。

分析:材料主旨是张之洞为维护统治集团(地主阶级)利益而拟定相关禁止的章程。体现了阶级关系中的阶级分析法。

备考建议: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要想实现梦想与追求,只能以阶级斗争的形式推翻其统治。作为侵略者、压迫者和统治者,它们的所有“策略”在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在复习政治史部分时,要学会用阶级分析法来解读历史。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例1 .(2016·全国Ⅱ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此题答案为A。

分析: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民对根据地建设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促进水稻产量增加。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例2.(2016·全国Ⅱ卷·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此题答案为C。

分析:材料的主旨是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必须要参加公民大会。虽然是“驱使”参加,但是体现了民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人民是民主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民主政治的参与者、创造者。

例3.(2015· 全 国 Ⅱ 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此题答案为A。

分析:1931—1932年代的苏联,工业化是其最大的任务,苏联人民为了工业化而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同时增加粮食出口以换得资金。为推动工业化,苏联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甚至是牺牲)。体现了人民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例4.(2014·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此题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旨为罗马平民为迫使贵族让步而拒绝作战,最终使贵族做出妥协,通过了《十二铜表法》,从而推动了罗马法律的发展。体现了罗马平民在人类向法制化迈进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备考建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后期,由于统治的腐朽、制度的僵化、社会的“停滞”,无不是人民群众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推动着历史的变革与社会的前进。“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当下国家稳定发展的法宝之一。革命的胜利、社会的稳定、民主制度的确立完善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同样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创造。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一知识点,是贯穿备考的一条重要线索。

从上述的考查情况来看,唯物史观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的考查非常常见且形式多样。而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与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中都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导:“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因此,加大对历史高考试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研究与理解,洞晓其密码,对高考历史备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发展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