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8-07-19易萌
易萌
摘 要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出版行业的内容产品供给框架、行业制度、相关政策、市场环境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新时期、新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进行思考,研究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主要矛盾;出版行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4-0159-02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做出了关键判断,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关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全局,出版行业自然也深受其影响。但现阶段,出版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所隐藏的是许多制约因素。根据新时代的各种变化,积极思考和解决出版行业的一些问题,让出版行业与时俱进,焕发生机,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出版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出版行业发展阶段性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大众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也逐渐转变为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向精神丰富靠拢,这就让出版行业有了巨大的前景和市场,同时,国家出台的相应的政策亦有扶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出版行业体系,同时拥有一套普遍认可、相对成熟的行业规范。传统出版的推陈出新、数字出版的激流勇进都是这个行业在新时期背景下不断脉动的证明。
1.2 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2.1 内容产品供给结构的不平衡
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让市场对出版行业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一般性需求转向为更专业、高层次、精细化需求转化。由于出版行业的产品内容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现阶段我国出版业内容产品供给的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高层次、精品型作品结构性短期和一般性、普遍型产品机构性过剩并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以满足读者较高层次需求为目的的作品偏少,以满足受众一般性需求为目的的作品过多;第二,精品佳作较少,中等水平的作品偏多;第三,内容陈旧、重复、雷同的作品偏多,有新意、具有独创性和思想性的作品较少;第四,资料汇编型作品较多,原创著作较少;第五,偏实用型研究的作品较多,重思想、文艺和艺术类的佳作偏少;第六,各类专业教材和辅助教学书籍较多,大众科普类作品较少。
1.2.2 事业与企业制度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
由于体制所限,出版单位企业制度建设与事业单位制度建设相较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从当前情况来看,虽然出版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已出具规模,但符合時代潮流的现代化的事业单位制度尚未完善。有诸多大学出版社和地方人民出版社,在改制的过程中,为了享受免税优惠待遇而转制为企业单位,但却仍然保持着适用于事业单位体制的老的体制,这并不利于这些出版行业健康的融入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一些已经通过改制转变为企业的出版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拥有相对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公司,仅仅停留在国有企业的阶段,并没有向股份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进一步发展转型。还有一部分出版企业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之后,对内管理方式仍然是事业管理方式,甚至停留在行政管理的阶段迟疑不前。这就对出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并购、重组、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产生了阻碍。
1.2.3 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的诸多规则多属于各部门的规章制度,现行法规对出版市场的规范程度距一个完备、规范、普及的法律体系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与新闻出版行业直接相关、能直接起到规范行业行为的法律尚未出现,对一系列规范政府部门引导调控行为的法律政策同样遥遥无期。市场执法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版权保护不够,盗版、非法出版、违规盗印层出不穷,行业之间壁垒严重,这些都是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法制体系有待完善的具体 表现。
1.2.4 人才建设上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良性、健康运转的灵魂,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自然难以离开人才这一关键。在出版行业完成改制转企之后,出版行业的使命感和行业荣誉感较之以前有所回落,薪资待遇与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了一些企业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人才的流失,高素养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能很好的适应出版产业现下发展的需求。这一问题在出版行业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内部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较少,中等水平的一般性人才较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单向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较多;能运营新媒体、多媒体等新兴出版传媒项目的人才较少,传统出版领域的人才较多;进入传播出版行业工作的人才远远少于高校传媒出版专业毕业学生数量。
2 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相关对策
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
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国家在新时期发展的指路标,更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坚定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对出版行业供给结构的改力度。深入推进出版行业的供给可够改革,依据出版行业发展现状,结合党中央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思考得出的方向。这要求企业发展机构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要,根据读者所想所望,创新出符合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期望的作品产品,同时调整出版物机构,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供销能力,增强以人为中心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思。为出版行业内部减少积压库存,提升攻击能力有着关键 作用。
2)引导出版企业注重社会效益,出版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精品力作。近几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开始着手于对图书出版单位组织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试点工作。这是国家所提倡的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重要举措的落实。
2.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
深化出版行业体制改革,建立出版行业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国有单位、民营公司统一规范的运营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出版行业整体生产力需要我们从两方面下手。进一步推进出版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建立规范行业运营机制。这需要国内出版事业单位积极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同时积极探索规范的事业单位的体制。我国前几年就已经提出关于培育文化非盈利组织的一些构想,但处于种种原因,目前为止还未得到有效实施。未来国内出版行业事业单位的改制可以参考国际上的非盈利文化组织,面向社会接受资金涌入,以市场化手段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进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国有出版企业尽快建立起体现文化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事业部制与项目负责制,鼓励国有出版企业于民营出版公司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行项目、技术、资本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适应新时期市场竞争的机制。
2.3 加强出版行业政策扶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为出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离不开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实行和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出版行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也需要相关部门和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规范。加强法制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用法律规范出版行为的主要途径。加强法制建设,首先是加强出版行业的相关立法,让出版行为有法可依,将一系列出版发行的内容以法律的行为固定下来,形成规范,实现政策与法律的接轨;其次是对已有法律严格遵守,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对行业内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全面提高出版行业工作人员和社会上下对出版行业法律规范的理解,做到自律、 他律。
2.4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整体素养
专业人才是出版行业发展的挑担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一系列新兴技术与出版行业的深入融合,对人才的需要于渴求在出版行业更加迫切。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出版行业的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可以参考两个方面: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3 结论
出版行业担任这传承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责任,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更是处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的文化助推力的一种体现。重重挑战之后才能获得成长,希望出版行业面对挑战可以在发展道路上更進一步。
参考文献
[1]陈灿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意义及要求[J].学习与实践,2018,24(2):13-19.
[2]尹天怡.我国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164,166.
[3]韩震.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效应[J].新视野,2018,7(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