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以郫都区为例

2018-07-19王雪琴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群众

王雪琴

(成都市郫都区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1730)

1 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调查概述

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16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平时主要参加哪些文化活动、平时常去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平时每天上网娱乐休闲花费的时间、目前的公共数字化文化存在哪些不足、对目前这些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和服务满足程度、使用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目的、建设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更倾向于采用哪种方式使用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等方面。调查对象为郫都区和相关周边区域的基层群众(含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调查地点为郫筒镇、德源镇、红光镇、犀浦镇等,在相关的文化广场、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室)、居民小区等地方发放问卷。针对外部公众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2份,然后对回收来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

1.1 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①性别构成: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208人,占比为53.6%,女性184人,占比为46.4%。

②年龄构成:本次调查对象中18岁以下的45人,占比为11.5%;18岁至59岁的318人,占比为81.1%;60岁以上29人,占比为7.4%。

③文化构成:本次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20人,占比为5.1%;初中学历63人,占比为16.1%;高中学历142人,占比为36.2%;大专和大学及以上学历167人,占比为42.6%。

④户籍构成:本次调查对象中,成都市户籍人员294人,占比为75%;成都市以外户籍人员98人,占比为25%。

⑤职业构成:本次调查对象中,从职业分布看,农民11人,占比为2.8%;企业人员90人,占比为23%;公务员64人,占比为16.3%;教师35人,占比为8.9%;学生62人,占比为15.8%,其他职业者130人,占比为33.2%。

⑥调查对象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本次调查对象中,对计算机技术不熟悉的7人,占比为17.512%;一般的196人,占比为50.0%;比较熟悉的98人,占比为25.0%,非常熟悉的51人,占比为13%。

1.2 调查满意度分析

群众对郫都区政府文化部门提供的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活动满意度(见表一)。从表一可看出,目前群众对郫都区政府文化部门提供的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活动满意的(含比较满意与满意)占比受访群众的30.1%,感觉一般满意的为57.9%,不满意的(含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比12%,可见基层群众对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方面的满意度还不够高,这说明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尤其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待加强,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1.3 调查需求分析

①群众工作之余经常参加的文化活动中(见图一):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冲浪,占比25.8%;看书读报,占比19.7%;看电影电视占比18.1%。

图一 被调查者经常参加的文化活动分布

图二 被调查者常去的文化场所分布

②群众工作之余经常去的文化场所(见图二):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化广场及文化公园类,占比27.1%;图书馆、图书室等,占比19.4%;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位列第三,占比17%。

③在被问及每天上网娱乐休闲花费的时间时(包括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有183人选择每天上网2~4小时,占比46.7%;106人选择1~2小时,占比27.0%;57人选择1小时以内,占比14.5%;29人选择5~6小时以上,占比7.4%;10人选择不上网,占比2.6%;7人选择6小时以上,占比1.8%。

④在认为目前的公共数字化文化存在哪些不足中,有212人选择资源不足,没有足够想要的资源,占比29.8%;有189人选择宣传不够,推广度低,占比25.7%;有168人选择缺少评论、在线咨询等互动功能的,占比22.9%;有153人选择资源与服务分散,没有统一的资源平台管理,占比20.8%;有12人选择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无明显不足的,占比1.6%。

⑤在有效问卷调查样本中,对于目前这些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和服务的满足需求的程度,有232人选择一般,占比59.2%;有139人选择基本满足,占比35.5%;有15人选择基本不能满足,占比3.8%;有4人选择完全不能满足,占比1.0%;有2人选择完全满足,占比0.5%。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每天花费2-4小时在网络休闲娱乐的群众比例很高,而网络又是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基本途径,因此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是便于推广和使用的;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大部分群众认为目前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和服务的满足需求程度一般,而数字化资源不足、宣传不够、缺少评论、在线咨询等互动功能、资源与服务分散、没有统一的资源平台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

1.4 使用需求情况分析

在被问及使用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目的时,有156人选择娱乐休闲,占比35.2%;有133人选择学习需要,占比30.0%;有98人选择兴趣爱好,占比22.1%;有56人选择协助完成工作任务,占比12.6%。

在认为建设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方面,有168人选择比较重要,占比42.9%;有124人选择非常重要,占比31.6%;有76人选择一般,占比19.4%;有24人选择不太重要,占比6.1%;有0人选择很不重要。

在更倾向于采用哪种方式使用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方面,选择手机或移动设备排第一,占比35.6%;选择计算机网络的占比34.1%;选择触摸屏设备的17.5%;选择公共电子阅览室的9.9%;选择数字电视的2.9%。

从使用需求情况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众对公共数字化文化的需求在逐渐加大,有74.5%的群众认为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群众对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逐步完善县域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建设,特别是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化文化建设。

2 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可发现,虽然郫都区的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在服务的网络建设布局不够完善,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资源和设备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等县一级公共服务机构,镇、村等基层服务阵地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载体陈旧和匮乏;二是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紧缺。由于经费有限,图书馆除了共享工程资源外,能够购买的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很少,很多地方特色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也尚未进行整理、收集、建设;三是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需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维护。郫都区率先建设了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但其主要功能趋向管理,且经过几年的使用,平台建设功并未根据技术的进步和群众的需求进行改进和完善,资源共享能力及与群众互动的需求功能都非常薄弱;四是对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利用的引导和宣传不够,很多读者不了解或不会使用图书馆和其他基层服务阵地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五是缺乏数字化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数字化文化体系的建设、服务和管理都需要稳定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支撑,但目前整个基层服务阵地,包括区图书馆都缺乏此类人才,一定程度阻碍了优质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提供。

3 对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3.1 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其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图书馆应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公共数字化文化体系建设为创新点,增加对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取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和管理的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水平,让读者切实感受到现代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变革、便利和高效。如在人群聚集的区域多设置触摸屏阅读机、24小时书屋、朗读亭等现代化数字设备,让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载体随处可见,便于群众使用和服务的推广。

3.2 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关键。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县级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存量总体偏低,图书馆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强数字化资源保障。一是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做好共享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区域数字化资源服务能力。目前成都地区已经建成了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由成都图书馆牵头在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上进行了手段创新,实现了将成都市图书馆的全部数字化资源免费提供给成都市21个区(市)县图书馆的读者使用,且管理、经费、技术等全部由成都图书馆负责完成。这种做法对于县(区)图书馆而言不用花钱就享受了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同时解决了数字化资源重复、短缺、低效等现实问题,值得借鉴和推广。二是加强本地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成具有本地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地方数字化资源库,丰富数字化资源的馆藏建设。如馆藏古籍图书的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推广等。

3.3 开发和优化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

始终把握科技进步的脉搏,用科技推动文化建设。按照现代系统集成的思路,采用现代信息工程技术手段,结合县域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的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加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共享功能和群众互动功能,探索包括跨系统、跨体系、跨部门的基础性资源整合模式,满足不同群体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需求,提高公共数字化文化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改进文化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手段,解决基层服务阵地在日常服务和管理中的难题,提高基层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的效率。

3.4 人才队伍是保障

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与传统的人工服务的专业素养要求不同,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现代化信息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要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与公共数字化文化体系建设一体实施。一是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使他们认识了解信息化技术,提高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与管理的能力;二是转变服务模式,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利用其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三是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一支熟悉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和管理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做好各级文化阵地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活动的指导和开展,缓解人才缺失问题。

4 结语

公共数字化文化体现着现代信息社会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图书馆应坚持把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作为本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服务流程的标准化、服务内容的海量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消除城乡群众之间在享受公共数字化文化方面的差距,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群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多让群众咧嘴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图书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数字化制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