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城市老年群体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群体老年人服务

夏 凌

(浙江老年报,浙江 杭州 310006)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手机已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但老年人接收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还是基于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这对发展城市老年群众信息服务事业来说,是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加强新媒体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我们思考并努力的方向。

一、当前社会老龄化形势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据预测,老年人口在2033年将突破4亿人,2053年前后达到峰值4.87亿人,即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以浙江省为例,截止到2016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979.71万人,超过了全国老龄化平均水平。

近期,在一份对杭州市老年群体的新媒体应用的抽样调查问卷(发放500份,收回474份)中,发现城市老年群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应用新媒体有着较为明显的年龄区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新媒体的应用较为普遍,接受程度也很高,但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新媒体应用呈下降趋势,且使用比例有较大下降;新媒体应用的比例与老年人的文化层次呈正比,文化层次越高,应用比例越高;新媒体的应用类型和关注内容较为单一;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信任程度相对较高。

二、城市老年群体新媒体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总体上看,目前即使在生活水平、文化层次、接触使用新媒体频率相对较高的城市人口中,老年群体仍属于新媒体的边缘受众。在应用率上远远低于其他年龄层次的群体。主要原因有:

1.老年群体自身对新媒体适应性不强

在步入老年生活后,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老年群体逐渐远离社会中心,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频率下降,与社会其他群体交流的空间缩小,生活重心以家庭和自身为主,对外界及新事物呈现保守消极心态。而新媒体应用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门槛,如网络、技术、知识甚至是经济状况等。同时,老年群体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概念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接触,他们也没意识到新媒体的信息已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些因素造成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信息服务较为淡漠,既有认为相对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没必要”的排斥心理,也有“不会弄”“学不会”的担忧心理,其接受程度和适应性远远低于其他年龄层次的社会群体。

2.新媒体的应用体验针对性不强

在新媒体研发和使用对象上,往往重点聚合活跃度高的年轻受众,市场上的产品极少有针对老年群体的推广,很难吸引老年群体的注意力,更不可能成为老年群体追捧的热门产品。同时,新媒体产品设计方面也没有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性,没有照顾到老年群体的接受能力与使用习惯,对许多年轻群体能够方便应用的日常新媒体产品,对老年群体来说却有着诸多困难,往往很多功能没法运用,造成老年群体认为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麻烦”“不好用”,导致老年群体对其的排斥感更加强烈。

3.社会公共服务还存在欠缺

目前,杭州市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为全体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普惠制的,但在针对老年群体特征的精准公共服务上还较为匮乏。以老年群体最急需的养老、就医、公共交通、家政服务等方面来看,总体上信息化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老年群体的需求,而且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停留在较低层次。在新媒体环境下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所需要的信息,建立老年群体信息化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通过新媒体信息获取心理慰藉、情感满足、知识需求等方面,还未涉足其中。

三、增强新媒体在城市老年群体中信息传播功能的策略

老龄化与新媒体普及化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增强新媒体在城市老年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功能,可以更好地推进老年群体的社会化养老,也能为新媒体市场开发出更多的成长空间。

1.提高新媒体应用的普及率

新媒体应用的普及是提高信息传播功效的基础。老年群体由于闲暇时间较多,本身也有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内在需求,因此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潜在受众,也是忠诚度最高的受众。要提高普及率,首先,社会要加强引导,在老年群体中加强新媒体应用的宣传,消除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排斥心理,鼓励老年群体尝试应用。其次,加强对相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关于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协助提升老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及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再次,通过在老年群体聚集场所,如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对老年群体开设新媒体应用的教学课程或者在城市社区举办一些新媒体应用的讲座,并通过志愿者一对一的辅助,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最后,可以通过城市社区举办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新媒体应用方面的活动,鼓励子女、孙辈指导老年群体应用新媒体。

2.增强新媒体产品应用的针对性

在硬件方面,产品设计要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开发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手机、老年计算机,如按键较大、带语音智能操作、音量较大、初始字体较大、耐磨损耐摔、功能较少价格相对适中等设计,让老年群体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在软件方面,要按照简单化、快捷化、清晰化、个性化的原则,实现页面简洁明了,操作步骤简单,图像文字清晰度高、有常用的信息列表等,降低老年群体的操作使用难度。

3.增加信息的多样化与实用性

根据城市老年群体关注的信息类型,丰富个性化信息。如增加老年群体关注的医疗信息,可以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整合城市各大医院信息、专科门诊信息、医保定点药店目录、医保报销药物目录等,有条件的可以开通网上预约绿色通道、网上专家咨询等,为老年群体就医提供便利。增加老年群体关注的养生保健类信息,与当地各大医院合作,对老年群体日常养生保健提供建议,特别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支气管炎等,提供一些保健知识,为老年群体延年益寿提供指导。增加文化艺术旅游方面的信息,与当地老龄委、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合作,为老年群体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帮助。在丰富信息类型的基础上,也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内容和广告推广方面进行严格把控,不能发布虚假信息、诈骗广告,提高传播内容的可信度,也可以与当地市场监督部门、公安部门、金融部门、通讯公司进行合作,及时发布一些温馨提示类的信息内容,保护老年群体更好地远离诈骗等犯罪行为。

4.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在民生实事方面,对老年群体多加关注,加大地方财政补贴力度,扶持新媒体产品在老年群体中的推广销售,提高新媒体产品在老年群体中的拥有率。扶持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当地服务产业相挂钩,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使老年群体急需的家政服务、医疗急救、交通出行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产品来实现,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云上养老院”,让新媒体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老年群体生活各个方面。让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交互信息、链接服务成为老年群体提升生活质量的必要工具,促进老年群体新媒体市场的开发和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

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向大会正式提交“积极老龄化”的书面建议书,被大会接受并写进大会的《政治宣言》和《老年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老年群体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更多途径,使老年群体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让老年群体达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群体老年人服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