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8-07-19林龙波
林龙波
复杂骨盆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科外伤,现代社会骨盆骨折多是发生于交通伤或者高处坠落伤[1]。由于盆腔内含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盆腔内脏器等,骨盆骨折的发生可合并局部软组织、血管、盆腔内脏器的损伤,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发生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复杂骨盆骨折临床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经常出现双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腰骶部疼痛等并发症[3]。降低复杂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难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成为当前创伤骨科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该技术被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相关报道[4-6],但其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上的应用报道有限。本研究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医院接诊的复杂骨盆骨折患者3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中,男8例,女11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5±18.5)岁;骨折Tile分型:B型9例,C型10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1例,重物砸伤患者6例,高空坠落致伤患者2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6.5±15.5)岁;骨折Tile分型:B型8例,C型11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0例,重物砸伤患者5例,高空坠落致伤患者4例。两组患者骨折分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就诊后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髋部、骨盆的X光片、CT扫描等相关辅助检查,确定诊断为复杂骨盆骨折。同时排除要求保守治疗,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其它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排除既往有髋部、骨盆疾患可能影响手术临床疗效评价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复杂骨盆骨折术前常规检查与手术。X线检查主要包括骨盆入口X线片、骨盆出口X线片、骨盆前后位片。三维CT检查采用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将扫描数据进行传送处理,观察患者软组织、骨窗等具体情况,结合人体解剖学采用VR等进行处理,对患者骨折情况、周围关系进行评估,制定手术方式。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CT三维重建、3D打印技术、血管造影等模式建立手术计划,包括:①术前准备:术前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对全骨盆进行扫描并行血管造影,采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得到动静脉血管、骨盆三维重建图像,判断患者骨盆骨折的部位、分型;采用计算快速自动成型机制作含有动静脉以及骨盆骨折的标本,于计算机上模拟手术复位,对复位方式、距离、角度等进行模拟;同时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手术中所用到的钢板、螺钉的位置、角度等进行模拟分析。②术中处理:对于耻骨的联合分离:首先于耻骨联合上行弧形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充分暴露耻骨并进行复位,然后将6孔重建钢板置于耻骨上缘,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对于双侧高位耻骨支骨折处理:于脐下处至耻骨处联合行纵行切口,将腹膜分离,于两侧复位并利用重建钢板将骨折端进行固定;对于耻骨支骨折:于耻骨联合上行弧形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充分显露血管鞘、肌肉神经鞘,将其分离,切口内侧充分显露耻骨支,复位后于血管鞘和肌肉神经鞘下缘置入重建钢板,并采用螺钉进行固定。③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引发伤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并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切口常规引流2 d左右,若患者术后大量出血则给予输血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如切口感染、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7]
①X线检查提示骨折移位距离<4 mm;②良:4 mm≤骨折移位距离<10 mm;③可:10 mm≤骨折移位距离<20 mm;④差:X线检查提示骨折移位距离≥20 mm。复位优良率=(优+良)/总病例×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Fisher确切率检验(样本资料少),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n=19,n(%)]
2.2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126.39±23.42)min、切口长度(6.17±1.28)cm、术中出血量(628.19±213.26)mL,均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切口感染、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n=19 ,n(%)]
组别切口感染率尿路感染率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5.26)0(0.00)1(5.26)2(10.53)对照组2(10.53)3(15.79)2(10.53)7(36.84)21.90417.1551.90419.196P0.1680.0000.1680.000
3 讨论
骨盆骨折对人体危害较大,临床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淤血、阴部膨胀等,严重者可能引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骨盆骨折,但对于复杂骨盆骨折来说,手术高危因素较多,处理难度较大,对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骨盆周围组织结构的复杂等,常规的CT、X线检查无法满足手术的具体需求[9]。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采用3D打印技术于术前进行手术模拟,选择合适的入路、切口、复位方式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效果。3D打印技术精度极高,在医药卫生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0-12],并且能够制造出极大的模型,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来说,模型更直观、更清晰,能够全面地体现出骨折处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手术医师根据模型,能够确定手术入路的方式、复位方法等,帮助医师划分出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从而手术时更加注意避免对重要器官造成损伤[13-16]。而且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手术医师的操作水平,从而维持患者骨盆的稳定性,降低出血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骨盆骨折手术中动静脉血管分布较为复杂,因此术前一般采用血管造影CT对动脉血管、骨盆骨折等进行三维重建,并制作出包含患者动静脉血管以及骨盆骨折的标本,因此无论是对于复位效果、手术出血、术后恢复等方面都更具优势,极大地降低了患者骨盆的容量,以及手术的风险,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17]。
临床上对于神经系统被严重损伤、骨盆稳定性极差的患者,可以适当加以牵引方式进行治疗,纠正骨折处的畸形,并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损伤。而且患者入院后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将其安置于硬板床上,并迅速对其进行止血控制,加以血容量的补充和吸氧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来说,术后长期的卧床导致了患者压疮、泌尿感染、肌肉萎缩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并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阻碍到患者的恢复进程,因此术后需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18-19]。例如,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肥腻、刺激性食物,不要盲目补充钙质,不能过量食用含糖量高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在身体情况允许的基础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例如练习肺部的通气以及换气、负重功能训练等,一般骨盆骨折B、C型患者术后8周左右可以开始进行负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拒绝锻炼,因此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并告知患者正确有效的锻炼方法。此外,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适应性以及骨折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加训练强度,避免盲目训练导致效果适得其反[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运用到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帮助手术医师更直观、精确地对骨折进行复位,提高了手术的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