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带教对实习护士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研究

2018-07-19朱夏玲李莉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评判批判性分值

朱夏玲,李莉芬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

临床护理带教可以快速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技能,提高护生的服务能力,实习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循证护理带教指的是带教导师引导护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评审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旨在通过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患者提供更佳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1]。有研究数据表明,将循证护理应用到护理带教中,可培养和提高护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护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快速评估患者的情况,从而提高护生的护理能力。为了进一步验证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本研究分别给予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式,现将研究报告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中选取106名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均为女性,所有护生分别轮流在我院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实习。根据带教模式的不同将护生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年龄在21岁-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06±23)岁;大专30名,本科21名,研究生2名。研究组护生年龄为22-25岁,平均为(23.08±0.42)岁;研究生1名,本科22名,大专30名。将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较小,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

所有护生均由本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护理经验和带教经验丰富的护理老师带教。

参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带教模式,教师向护生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老师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示范,让护生跟班学习。

研究组:对护生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主要带教内容如下:(1)提出循证问题:带教教师向实习护生传授相关循证护理知识,作为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护生在护理工作中发现和确定护理问题。(2)查找文献:带教老师告知护生数据库和相关搜索引擎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护生检索和所查阅的循证护理问题有关的资料,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3)解决问题:指导护生将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与临床需求相结合,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方法,并将护生相出的解决方案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中,观察该方案指导下所取得的护理效果。

(三)观察指标。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分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为10-60分,总分为70-420分。每个项目分值为10-30分,说明批判性思维较差;分值为40-60分,说明批判性思维较强。总分为210-280分,说明批判性思维矛盾;分值在210分以下,说明批判性思维较差;分值超过350分,说明批判性思维较强[2]。

(四)统计学分析。

二、结 果

研究组的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均<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对比(分,

三、讨 论

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常以护理带教老师为中心,护生跟在带教教师身后学习,护生的学习范围受带教老师的影响较大,并且容易导致护生出现盲从现象,不利于护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3]。作为近年来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和标准,为高等护理教育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并指明新的思维方向[4]。在查找、筛选与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护生运用批判性的方式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和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循证护理带教的过程中,带教教师通过对护生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引导护生找出患者需要护理的方面,进而在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用批判性思维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护理方案,并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来检验护理的效果。如此,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水平,也提高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7个评分项目的分数以及总分均较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均较明显,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评判批判性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分层次音乐欣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